一种基于交直流电源的回路继电器状态检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86947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8 08: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回路继电器状态检测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基于交直流电源的回路继电器状态检测系统,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具有电池,所述电池固定于所述壳体内部,所述电池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逆变模块,所述逆变模块输出端电性连接整流模块,所述整流模块输出端分别电性连接有交流继电器以及直流继电器,所述直流继电器以及交流继电器的负载端电性连接有检测模块,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交直流电源的回路继电器状态检测系统,能够对控制回路中的继电器元件进行性能校验,有效把控继电器的入网关,快速诊断缺陷,缩小故障范围,通过检测继电器接点导通性能为检修提供依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技术中的问题。技术中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交直流电源的回路继电器状态检测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回路继电器状态检测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交直流电源的回路继电器状态检测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继电器作为断路器二次回路中的主要二次元件,其功能的优良与否直接关系到断路器设备能否正确动作及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第12.1.1.6.2条规定:断路器出厂试验、交接试验及例行试验中,应进行中间继电器、时间继电器、电压继电器动作特性校核。在日常的例行检修或消缺工作中,经常遇到继电器元件功能异常而引发的缺陷。
[0003]现有技术中,二次回路消缺处理过程中对继电器性能的检测手段比较简单,只能通过回路带电的情况下进行单纯导通性的检查,对于继电器实际动作性能的好坏和全部节点性能好坏很难做到检测判断。此外在实际的检修消缺工作中,为了人身安全起见都是在断电情况下进行回路消缺的,通常会采用机械方法去启动继电器,然后对继电器元件节点进行逻辑判断。不论是回路带电还是机械逻辑判断,对于继电器性能的检查都存在着不准确性和局限性。
[0004]回路带电量导通性不仅存在着触电的安全隐患还容易发生因人员错误操作而引发短路、触电等风险,也不能对继电器元件中的全部节点做出全面检测。机械逻辑检测方法,是通过外力来实现继电器元件动作的,在某种程度上是不符合二次回路工作状态的,与回路带电继电器元件自吸合的运行状态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形式,忽略了装配机械阻力和机械卡涩问题。由此实际工作中的两种校验手段对于继电器元件性能校验均存在弊端,并不能很好的对继电器元件性能做出准确全面安全的校验。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交直流电源的回路继电器状态检测系统,能够对控制回路中的继电器元件进行性能校验,有效把控继电器的入网关,快速诊断缺陷,缩小故障范围,通过检测继电器接点导通性能为检修提供依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交直流电源的回路继电器状态检测系统,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具有电池,所述电池固定于所述壳体内部,所述电池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逆变模块,所述逆变模块输出端电性连接整流模块,所述整流模块输出端分别电性连接有交流继电器以及直流继电器,所述直流继电器以及交流继电器的负载端电性连接有检测模块,所述壳体的外侧具有把手,所述把手活动地卡接于所述壳体内侧,所述把手的内部具有腔体,所述腔体开设于所述把手内部,所述腔体内部具有压板,所述压板活动地设置于所述腔体内部,所述把手延伸至壳体内部的位置内侧具有推板,所述推板活动地设置于所述把手内部,所述推板的一侧具有顶板,所述顶板活动地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
[0007]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顶板的一侧具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一端固定于所述壳体内部,且所述压缩弹簧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顶板外表面用于对顶板进行支撑。
[0008]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压板的一侧具有卡块,所述卡块固定于所述把手外表面,所述腔体内部填充有可流动液体。
[0009]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检测系统包括:主回路、继电器触点控制回路、信号分压电路以及数据的采集存储平台。
[0010]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负载主回路由包括直流稳压电源E、负载R及继电器触点K构成。
[0011]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继电器触点的开合控制回路由继电器线圈、小功率直流电源U及可编程控制器PLC构成。
[0012]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信号分压电路由两路阻容分压电路组成,数据的采集存储平台主要有数据采集卡和安装有LabVIEW虚拟仪器软件的集成PC机构成。
[0013]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可编程控制器PLC,主要包括电源、输入、逻辑处理和输出四个部分,逻辑处理部分可根据用户需要进行编程设计,通过程序来控制存储器内部的逻辑运算、计数、时序控制。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交直流电源的回路继电器状态检测系统,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5]1、本专利技术通过逆变器将电压升压成220V交流电源。将220V电压分别调制为直流和交流两路。两路电压可单独控制电压范围来检测继电器吸合的临界电压值与继电器正常工作时的功率。
[0016]2、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出厂验收、交接验收、常规例试检修及故障消缺工作中可以利用该检测仪对控制回路中的继电器元件进行性能校验,有效把控继电器的入网关,快速诊断缺陷,缩小故障范围,通过检测继电器接点导通性能为检修提供依据。
[0017]3、本专利技术解决传统检测方式可靠性低、劳动强度大、作业效率低等难题,以便于能够推动智能化设备作业的使用率。
[0018]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专利技术。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基于交直流电源的回路继电器状态检测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基于交直流电源的回路继电器状态检测系统的电性能测试电路图;
[0021]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基于交直流电源的回路继电器状态检测系统的阻容并联分压电路原理图;
[0022]图4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基于交直流电源的回路继电器状态检测系统的阻容并联分压电路电路图;
[0023]图5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基于交直流电源的回路继电器状态检测系统的测触点
电阻示意图一;
[0024]图6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基于交直流电源的回路继电器状态检测系统的测触点电阻示意图二;
[0025]图7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基于交直流电源的回路继电器状态检测系统的壳体结构剖视图;
[0026]图8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基于交直流电源的回路继电器状态检测系统的推板结构侧视图。
[0027]其中:1壳体、11电池、12逆变模块、13整流模块、14交流继电器、15直流继电器、16检测模块、2把手、3卡块、4压板、5腔体、6推板、7顶板、8压缩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9]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30]如图1

8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交直流电源的回路继电器状态检测系统,包括壳体1,壳体1的内具有电池11,电池11固定于壳体1内部,电池11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逆变模块12,逆变模块12输出端电性连接整流模块13,整流模块13输出端分别电性连接有交流继电器14以及直流继电器15,直流继电器15以及交流继电器14的负载端电性连接有检测模块16,壳体1的外侧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交直流电源的回路继电器状态检测系统,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具有电池(11),所述电池(11)固定于所述壳体(1)内部,所述电池(11)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逆变模块(12),所述逆变模块(12)输出端电性连接整流模块(13),所述整流模块(13)输出端分别电性连接有交流继电器(14)以及直流继电器(15),所述直流继电器(15)以及交流继电器(14)的负载端电性连接有检测模块(16),所述壳体(1)的外侧具有把手(2),所述把手(2)活动地卡接于所述壳体(1)内侧,所述把手(2)的内部具有腔体(5),所述腔体(5)开设于所述把手(2)内部,所述腔体(5)内部具有压板(4),所述压板(4)活动地设置于所述腔体(5)内部,所述把手(2)延伸至壳体(1)内部的位置内侧具有推板(6),所述推板(6)活动地设置于所述把手(2)内部,所述推板(6)的一侧具有顶板(7),所述顶板(7)活动地设置于所述壳体(1)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交直流电源的回路继电器状态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7)的一侧具有压缩弹簧(8),所述压缩弹簧(8)一端固定于所述壳体(1)内部,且所述压缩弹簧(8)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顶板(7)外表面用于对顶板(7)进行支撑。3.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彪彭佳严宇刘旭辉李晓武熊一帆郑斌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超高压变电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