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震平衡自行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86946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8 08:15
本申请涉及平衡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减震平衡自行车。包括车轮、车把、车座组件、车架组件,所述车轮、车把、车座组件安装在所述车架组件上;其中,所述车架组件包括前车架、后车架,前部所述车轮与所述前车架连接,后部所述车轮与所述后车架连接,所述前车架与所述后车架连接;在所述前车架与所述后车架之间设置有减震组件,所述减震组件一端与所述前车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后车架连接。本申请车架组件设置前车架、后车架两部分,两部分之间连接,并且在前车架与后车架之间的连接处设置减震组件,通过减震组件起到减震的作用,从而提高减震效果,提升使用体验。提升使用体验。提升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震平衡自行车


[0001]本申请涉及平衡车
,具体涉及一种减震平衡自行车。

技术介绍

[0002]儿童平衡车主要针对幼儿设计,没有车链和脚踏,儿童需要用脚持续蹬地来提供滑行动力,宝贝双脚着地,双腿共同用力向前滑动,锻炼儿童的双腿肌肉均衡发展,锻炼儿童的平衡能力,是适幼儿期的儿童的代步、运动和娱乐工具,是骑自行车前很好的过渡产品。
[0003]平衡车在锻炼平衡力的同时其实也可以锻炼儿童的自信能力,越是敢于接触外界,对儿童的独立能力会更有帮助。平衡车更像是儿童的极限运动,儿童骑着能自由自在、能较为轻松的自信全面掌控车车。所以平衡车会让儿童更容易感受到安全感、更容易驾驭、安全性更高;更重要的是让他们享受骑行的成就感,而更加喜欢户外运动。
[0004]目前市场上平衡车的车架前车架与后车架都采用一体设计或刚性连接,减震通常是通过轮胎减震来实现,这种结构减震效果欠佳,对于儿童的使用体验并不好。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1920447829.4的一种新型儿童平衡车,此平衡车车架采用尼龙材料制成,塑性较高,一体成型,利用车架尼龙具有弹性及轮胎来实现减震。再如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621364750.8的一种儿童减震平衡车,它包括设置为一体的车架主管和车架中管,所述车架中管通过座管连接座垫,所述车架中管上转动安装有旋转轴体,所述旋转轴体的两端分别固定有用于安装平衡车后轮的车架后管,所述车架后管与车架中管之间设有减震块,其减震块为高分子弹性材料制成的减震本体,减震本体内设有镂空部,减震本体具有分别连接所述安装座和车架中管的两个端面,减震本体的两个端面上分别设有连接装置,安装座和车架中管上均设有与连接装置相对应的安装孔。其通过减震块解决现有平衡车减震效果差的技术问题。但是参看其附图,减震本体通过螺栓连接在车架上设置的安装孔中,车架上设置安装孔,对于车架的刚度和抗折性能有显著的不利影响。前车架与后车架采用刚性连接,在运动过程中发生较大冲击时,容易在车架的安装孔位置发生危险。因此,对于儿童减震平衡车仍存在研究和改进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改进平衡车的减震效果,本申请提供一种减震平衡自行车。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减震平衡自行车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减震平衡自行车,包括车轮、车把、车座组件、车架组件,所述车轮、车把、车座组件安装在所述车架组件上;
[0008]所述车架组件包括前车架、后车架,前部所述车轮与所述前车架连接,后部所述车轮与所述后车架连接,所述前车架与所述后车架连接;
[0009]在所述前车架与所述后车架之间设置有减震组件,所述减震组件一端与所述前车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后车架连接。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车架组件设置前车架、后车架两部分,两部分之间连接,并且在前车架与后车架之间的连接处设置减震组件,通过减震组件起到减震的作用。从而提高减震效果,提升使用体验。
[0011]可选的,所述前车架的下部设置有贯穿的通孔,该通孔与所述后车架通过空心联轴器连接。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公开了前车架与后车架之间的连接通过空心联轴器连接。空心轴是指在轴体的中心制有一通孔,并在通孔内开有内键槽,轴体的外表面加工有阶梯形圆柱,并开有外键槽。空心轴可以降低重量。根据材料力学分析,在转轴传递扭矩时,从径向截面看,越外的地方传递有效力矩的作用越大。在转轴需要传递较大力矩时,就需要较粗的轴径。而由于在轴心部位传递力矩的作用较小,所以一般采用空心的,以减少转轴的自重。
[0013]可选的,所述减震组件设置在靠近所述前车架与所述后车架连接处,在所述前车架设置有第一连接部,在所述后车架设置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设置有避震器。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公开了减震组件的结构,构成对本申请减震的重要组件。
[0015]可选的,所述避震器为弹簧、阻力胶、气压或油压型避震器。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公开了避震器的选择类型。
[0017]可选的,所述后车架包括板状支撑体,所述板状支撑体设有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所述前车架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端处的通孔与所述板状支撑体连接;后部所述车轮通过所述第二连接端处的通孔与所述板状支撑体连接;所述板状支撑体的靠近第一连接端的侧面设置所述第二连接部设置,且所述第二连接部设置位于所述板状支撑体的靠近后部车轮侧。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公开了后车架的结构。
[0019]可选的,所述前车架包括前管、连梁、座管;所述前管内贯穿设置前叉,所述车把与所述前叉的上部连接;前部所述车轮与所述前叉的下部连接;所述座管为顶部开孔的管状体;在所述座管侧壁上设置有第一连接部。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公开了前车架的结构。
[0021]可选的,所述车座组件包括鞍座、设置于鞍座底部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能够自所述座管顶部穿设。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公开了车座组件的结构。
[0023]可选的,所述座管的顶部附近的管壁上设置有锁紧组件;所述锁紧组件包括套设在所述座管的管壁上的环状体,环状体的一侧设有断口,断口两端设有凸板,断口两端的凸板通过连接杆连接;连接杆的一端与其中一个凸板固定连接,连接杆的另一端贯穿另一个凸板、并与手柄块可活动的连接,通过转动手柄块能够扩大或缩小断口凸板之间的间距,以使所述车座的支撑杆能够在所述座管内移动或固定。
[00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公开了固定车座用的锁紧组件的结构,通过锁紧组件可以实现对车座高度的调整,从而适应儿童随着身高变化,通过调整车座高度,使该平衡车依然能够适应,避免了由于身高不同而需要购买不同尺寸的平衡车造成浪费。
[0025]可选的,该减震平衡自行车还设置有自动回正组件,所述自动回正组件包括设置
在所述连梁上的第三连接部、设置在所述前叉上的第四连接部、弹性组件,所述弹性组件连接在所述第三连接部和所述第四连接部之间。
[00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公开了设置有自动回正组件,能够在骑行过程中,使平衡车产生一个自动回正的力,方便骑行过程的稳定和状态的持续,避免前轮大幅偏转导致车辆摔倒,使儿童受伤。
[0027]可选的,所述弹性组件为尼龙弹性绳和橡胶环。
[002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公开了弹性组件的材质。
[0029]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30]1.本申请通过车架组件设置前车架、后车架两部分,两部分之间连接,并且在前车架与后车架之间的连接处设置减震组件,通过减震组件起到减震的作用。从而提高减震效果,提升使用体验。
[0031]2.本申请前车架与后车架之间的连接通过空心联轴器连接。空心轴可以降低重量,以减少转轴的自重。
[0032]3.本申请设置有车座锁紧组件的结构,通过锁紧组件可以实现对车座高度的调整,从而适应儿童随着身高变化,通过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震平衡自行车,包括车轮、车把、车座组件、车架组件,所述车轮、车把、车座组件安装在所述车架组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组件包括前车架、后车架,前部所述车轮与所述前车架连接,后部所述车轮与所述后车架连接,所述前车架与所述后车架连接;在所述前车架与所述后车架之间设置有减震组件,所述减震组件一端与所述前车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后车架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震平衡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车架的下部设置有贯穿的通孔,该通孔与所述后车架通过空心联轴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震平衡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组件设置在靠近所述前车架与所述后车架连接处,在所述前车架设置有第一连接部,在所述后车架设置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设置有避震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减震平衡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避震器为弹簧、阻力胶、气压或油压型避震器。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减震平衡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车架包括板状支撑体,所述板状支撑体设有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所述前车架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端处的通孔与所述板状支撑体连接;后部所述车轮通过所述第二连接端处的通孔与所述板状支撑体连接;所述板状支撑体的靠近第一连接端的侧面设置所述第二连接部设置,且所述第二连接部设置位于所述板状支撑体的靠近后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天奇赵兰敏周旺
申请(专利权)人:邢台金天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