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燃料管弄片堆放胎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胎架
,具体为双燃料管弄片堆放胎架。
技术介绍
[0002]胎架是模具,指主要起承重受力作用的脚手架,是为方便机械设备装配与焊接的专用工艺装备,在模板工程、钢结构安装工程、桥梁工程中应用广泛。与常用单双排脚手架不同,由于其支撑的结构形式、重量差别很大,胎架的设计差异较大。不同的设备不同的工艺,胎架的形式也不同。
[0003]在对双燃料管弄片进行焊接时需要通过胎架进行承载和临时堆放,一般的胎架由于体积较大,且不能够折叠,在存放时的占地空间较大,且移动及其不便,灵活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双燃料管弄片堆放胎架,解决了上述背景中提到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双燃料管弄片堆放胎架,包括:上承载架和下承载架,所述上承载架的一侧和下承载架的一侧均安装有连接梁,所述连接梁的一侧一体式连接有插管,所述插管的内壁安装有外接防护管,所述上承载架靠近连接梁的一侧和下承载架靠近连接梁的一侧均一体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双燃料管弄片堆放胎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承载架(1)和下承载架(2),所述上承载架(1)的一侧和下承载架(2)的一侧均安装有连接梁(3),所述连接梁(3)的一侧一体式连接有插管(4),所述插管(4)的内壁安装有外接防护管(5),所述上承载架(1)靠近连接梁(3)的一侧和下承载架(2)靠近连接梁(3)的一侧均一体式连接有安装柱(6),所述上承载架(1)远离安装柱(6)的一侧和下承载架(2)远离安装柱(6)的一侧均一体式连接有连接柱(7),所述连接柱(7)的外壁转动连接有连接块(8),所述下承载架(2)远离连接梁(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安装块(9),所述安装块(9)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螺纹杆(10),所述螺纹杆(10)的外壁固定套接有转筒(11),所述转筒(11)远离连接块(8)的一端设置有限位齿轮(12),所述转筒(11)的外壁贯穿开设有插孔,且插孔的内壁活动插接有拨动把(13),所述下承载架(2)靠近螺纹杆(10)的一侧设置有定支撑块(14),所述下承载架(2)靠近螺纹杆(10)的一侧滑动连接有动支撑块(15),所述动支撑块(15)的内壁安装有螺纹筒(16),所述下承载架(2)靠近螺纹杆(10)的一侧设置有滚轮折叠机构(17),所述上承载架(1)和下承载架(2)之间设置有缓冲机构(18),所述下承载架(2)靠近螺纹杆(10)的一侧设置有限位换向机构(1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燃料管弄片堆放胎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折叠机构(17)包括第一支撑杆(1701)、第二支撑杆(1702)和滚轮(1703),所述第一支撑杆(1701)转动连接在定支撑块(14)的内壁,所述第二支撑杆(1702)转动连接在动支撑块(15)的内壁,所述滚轮(1703)转动连接在第二支撑杆(1702)远离动支撑块(15)的一端,且第二支撑杆(1702)远离动支撑块(15)的一端与第一支撑杆(1701)远离定支撑块(14)的一端转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燃料管弄片堆放胎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机构(18)包括活塞杆(1801)、活塞筒(1802)、活塞(1803)和密封圈(1804),所述活塞杆(1801)通过安装柱(6)转动连接在上承载架(1)靠近插管(4)的一侧,所述活塞筒(1802)通过安装柱(6)转动连接在下承载架(2)靠近插管(4)的一侧,所述活塞(1803)固定套接在活塞杆(1801)的外壁,且活塞(1803)的外壁与活塞筒(1802)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密封圈(1804)贴合在活塞筒(1802)的内壁,且密封圈(1804)的内壁与活塞杆(1801)的外壁滑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燃料管弄片堆放胎架,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贺,周远,王辉,胡金生,时全,刘坤鹏,房奎凯,傅新华,徐辉,王勇,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