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老旧小区外加电梯的连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866407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8 08: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加固改造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老旧小区外加电梯的连接装置,可连接连廊钢梁和预埋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板、侧板和调节组件,所述侧板对称设在所述固定板两侧,所述固定板通过所述侧板与所述连廊钢梁滑动连接,所述固定板远离所述侧板的侧面通过所述调节组件与所述预埋钢板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调节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来调整新旧建筑的不均匀沉降,既不会对原建筑造成损坏,也使两者之间连接更加稳定,保证了设备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设置支撑杆和弹簧,对原建筑梁起到了稳定的支撑作用;在侧板上设置通孔,可以有效地释放位移差所引起的节点内力。点内力。点内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老旧小区外加电梯的连接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加固改造
,尤其是涉及一种老旧小区外加电梯的连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城市化的进程逐步发展,旧建筑的改造已经成为十分突出的现实问题。随着人口老龄化日益凸现,居住在老旧小区的居民对无障碍设施的呼声越来越强烈。老旧小区增设电梯,可以解决人们出行困难,大大提升住宅的生活品质,弥补城市发展的不足。而新增钢电梯与原有建筑的连接节点是重中之重,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悬挑走廊的铰接节点,采用的是两块钢板中水平长圆孔的限位卡件进行连接,当外加电梯结构发生沉降时,限位卡件在长圆孔内滑动,调节新旧建筑的不均匀沉降,这种结构存在如下技术缺点:原建筑沉降基本稳定,新建结构的沉降问题会对原建筑造成损坏,甚至引发更大的安全隐患;两块连接钢板通过长螺栓连接需要在现场操作完成,钻孔难于一一对应,施工不便,费时费力;此种位置关系,对原结构剪扭作用大,无法保证连接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因此需要一种新的老旧小区外加电梯的连接装置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老旧小区外加电梯的连接装置,能够解决对原建筑造成损坏、现场施工难顾大、工作效率低下、存在安全隐患等技术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老旧小区外加电梯的连接装置,可连接新加电梯的连廊钢梁和原建筑梁的预埋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板、侧板和调节组件,所述侧板对称设在所述固定板两侧,所述固定板通过所述侧板与所述连廊钢梁滑动连接,所述固定板远离所述侧板的侧面通过所述调节组件与所述预埋钢板连接,调整所述调节组件可改变所述预埋钢板和所述固定板之间的距离。
[0005]进一步的,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和支撑板,所述第一连接杆通过所述第一固定块与所述固定板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通过所述第二固定块与所述固定板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远离所述第一固定块的端部、所述第二连接杆远离所述第二固定块的端部均通过所述支撑板与所述预埋钢板连接。
[000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均为可伸缩杆,调整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的长度可改变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固定板之间的距离,进而改变所述固定板和所述预埋钢板之间的距离。
[000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上均设有刻度,所述刻度连接监测模块,以记录变化进行监测。
[0008]进一步的,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支撑杆和弹簧,所述支撑杆一端连接所述支撑板,另一端通过所述弹簧与所述固定板连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远离所述连廊钢梁的侧面设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内设置凹槽,所述弹簧设置在所述凹槽内,所述支撑杆插入所述凹槽内的端部与所述弹簧连接。
[0010]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杆通过滑块与所述弹簧连接,所述滑块设置在所述凹槽内。
[0011]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与所述预埋钢板之间设有防震垫。
[0012]进一步的,所述侧板上均设有通孔,对拉螺栓贯穿所述通孔以连接所述固定板和所述连廊钢梁。
[0013]进一步的,所述通孔为长圆孔,调整所述对拉螺栓在所述通孔内的位置可使得所述固定板远离所述预埋钢板的端部与所述连廊钢梁之间预留安全距离。
[0014]本专利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通过调节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以及对拉螺栓来改变固定板和支撑板之间距离,以实现调整新旧建筑的不均匀沉降的目的,既不会对原建筑造成损坏,也使两者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保证了设备安装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设置支撑杆和弹簧,对原建筑梁起到了稳定的支撑作用,同时能有效缓冲这一过程中产生的抖动和振动,运行更加平稳,延长了原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在侧板上设置通孔,通过对拉螺栓在通孔的位置来调节竖向高差,可以有效地释放位移差所引起的节点内力,从而大大提高了效率和降低了施工成本;设置监测模块查看沉降位置变化,使建筑物保持动态监测和可持续调整的状态。该结构取材容易,设计简单,适用性强,节省成本。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实施例中固定板和侧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
[0018]1、连廊钢梁;2、预埋钢板;3、固定板;31、凸起部;32、凹槽;4、侧板;41、通孔;51、第一连接杆;52、第二连接杆;53、第一固定块;54、第二固定;55、支撑板;56、支撑杆;57、弹簧;58、滑块;6、防震垫;7、对拉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0019]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老旧小区外加电梯的连接装置,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说明。
[0020]参照图1所示,一种老旧小区外加电梯的连接装置,可连接新加电梯的连廊钢梁1和原建筑梁的预埋钢板2,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板3、侧板4和调节组件,侧板4对称设在固定板3两侧,固定板3通过侧板4与连廊钢梁1滑动连接,固定板3远离侧板4的侧面通过调节组件与预埋钢板2连接,调整调节组件可改变预埋钢板2和固定板3之间的距离。在连廊钢梁1和预埋钢板2之间设置可调节距离的装置,通过调节组件来改变连廊钢梁1和预埋钢板2之间的距离,达到调节新旧建筑的不均匀沉降问题,这种设计既可以减少对原建筑的剪切破坏,还对新旧建筑之间的连接起到了稳定的支撑作用,使连接更加稳固,同时还延长了原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0021]优选的,调节组件包括第一连接杆51、第二连接杆52、第一固定块53、第二固定块54和支撑板55,第一连接杆51通过第一固定块53与固定板3连接,第二连接杆52通过第二固定块54与固定板3连接,第一连接杆51远离第一固定块53的端部、第二连接杆52远离第二固定块54的端部均通过支撑板55与预埋钢板2连接。
[0022]优选的,第一连接杆51和第二连接杆52均为可伸缩杆,调整第一连接杆51和第二
连接杆52的长度可改变支撑板55与固定板3之间的距离,进而改变固定板3和预埋钢板2之间的距离。在本实施例中,使用者可根据连廊钢梁1和预埋钢板2之间的位置提前拼接好调节组件,只需要在施工现场调节第一连接杆51和第二连接杆52的长度即可,极大方便现场施工人员操作,提高了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省时省力。
[0023]优选的,第一连接杆51和第二连接杆52上均设有刻度,刻度连接监测模块,以记录变化进行监测。实际使用时,使用者可通过监测模块查看刻度变化,使建筑物保持动态监测和可持续调整的状态,保证了设备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
[0024]优选的,调节组件还包括支撑杆56和弹簧57,所述支撑杆56一端连接支撑板55,另一端通过弹簧57与固定板3连接。在本实施例中,使用者可通过调整第一连接杆51和第二连接杆52的长度改变连廊钢梁1和预埋钢板2之间的距离,在调整过程中,支撑杆56既起到了稳定的支撑作用,使得施工过程更加平稳,且支撑杆56与固定板3之间设有弹簧57,能有效缓冲操作运行及停顿过程中产生的抖动、振动,操作简单高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老旧小区外加电梯的连接装置,可连接新加电梯的连廊钢梁和原建筑梁的预埋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板、侧板和调节组件,所述侧板对称设在所述固定板两侧,所述固定板通过所述侧板与所述连廊钢梁滑动连接,所述固定板远离所述侧板的侧面通过所述调节组件与所述预埋钢板连接,调整所述调节组件可改变所述预埋钢板和所述固定板之间的距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老旧小区外加电梯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和支撑板,所述第一连接杆通过所述第一固定块与所述固定板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通过所述第二固定块与所述固定板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远离所述第一固定块的端部、所述第二连接杆远离所述第二固定块的端部均通过所述支撑板与所述预埋钢板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老旧小区外加电梯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均为可伸缩杆,调整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的长度可改变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固定板之间的距离,进而改变所述固定板和所述预埋钢板之间的距离。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老旧小区外加电梯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洁张健冮明姝付海军韩仕超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天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