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池池面漂浮物及池底淤泥清排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864267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8 08: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水池池面漂浮物及池底淤泥清排系统,包括溢流排水渠、滤渣拦污网、循环垃圾箱和笛孔式溢流隔断器,溢流排水渠设于水池溢流口处,滤渣拦污网通过回转铰可转动连接于溢流排水渠上部远离水池溢流口的一侧,循环垃圾箱设于滤渣拦污网后下方,笛孔式溢流隔断器包括限位调节器、承插隔离阀、笛孔式承插杆和防晃孔板,笛孔式承插杆上端与限位调节器固定连接,下端固定插接于承插隔离阀内部,防晃孔板固定套接在笛孔式承插杆中上部。本申请在溢流排水渠上部设置滤渣拦污网和循环垃圾箱,实现通过水池溢流水自动收集池面漂浮物,并通过在池顶控制笛孔式溢流隔断器实现池底连续排水清淤,且能调节水池底部排水流量及保障水池水面稳定。池水面稳定。池水面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池池面漂浮物及池底淤泥清排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池清排
,具体涉及一种水池池面漂浮物及池底淤泥清排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温泉泡池或泳池等公共性水池通常设在室外供人们使用,该类水池基本都是露天设置即不会设置天盖进行遮挡,因此会有树木落叶、植被花草、泥沙等淤物进入池中,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使用。目前大多数水池池面树木落叶、植被花草等漂浮物清理均采用人工打捞,而池底淤泥通常采用排空水池后,通过人工冲洗淤泥经水池底部排水口排出处理,然而这样的清理方式不仅费时费力,而且还会影响正常营业,同时水池底部排水口设置的排水阀门只能实现全开或全闭,无法控制排水口出水流量,进而不能保障水池水面稳定,且该排水阀门设在泡池内或地下阀门井内,开启或关闭时很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水池表面漂浮物及水池底部淤泥采用人工清理,这样的清理方式不仅费时费力,而且还会影响正常营业,同时水池底部排水口设置的排水阀门只能实现全开或全闭,无法控制排水口出水流量,进而不能保障水池水面稳定,且该排水阀门设在泡池内或地下阀门井内,开启或关闭时很不方便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水池池面漂浮物及池底淤泥清排系统。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5]一种水池池面漂浮物及池底淤泥清排系统,包括溢流排水渠、滤渣拦污网、循环垃圾箱和笛孔式溢流隔断器,所述溢流排水渠设于水池溢流口处,所述滤渣拦污网通过回转铰可转动连接于溢流排水渠上部远离水池溢流口的一侧,所述循环垃圾箱设于滤渣拦污网后下方;所述笛孔式溢流隔断器包括限位调节器、承插隔离阀、笛孔式承插杆和防晃孔板,所述限位调节器包括中空安装座,所述中空安装座侧边固定连接有旋转把手,所述旋转把手下方的溢流排水渠沟基上设有转动角度刻度,所述中空安装座底部开设有安装孔;所述承插隔离阀包括隔离套和阀芯,所述隔离套固定在溢流排水渠的沟道内与底部综合排水管连接,所述隔离套侧壁上设有用于与水池底部排水管连接的入水口,所述阀芯紧密可转动套接在隔离套的中空内部,所述阀芯包括一体成型的上圆柱体和下圆锥体,所述上圆柱体侧壁沿轴向形成有可转动至与入水口相对的缺口台阶,所述缺口台阶的缺口开始处与旋转把手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缺口台阶内侧的上圆柱体底部开设有与阀芯中空内部连通的排泥孔;所述笛孔式承插杆的上端穿过安装孔与中空安装座固定连接,所述笛孔式承插杆的下端固定插接于阀芯中空内部,且所述笛孔式承插杆的中空内部与上圆柱体底部的排泥孔贯通,在与阀芯连接处以上的笛孔式承插杆上轴向间隔设有多个溢流孔组,每个溢流孔组包括在笛孔式承插杆同一周向表面开设的多个溢流孔,所述多个溢流孔与笛孔式承插杆的内部中空连通;所述防晃孔板固定套接在笛孔式承插杆的中上部,所述防晃孔板上设有过水
孔且外周面固定在溢流排水渠的沟道内。
[000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水池池面漂浮物及池底淤泥清排系统,在通过水池补水恒定水温时,水池溢流水及池面漂浮物通过水池溢流口进入溢流排水渠,溢流排水渠上部设置的滤渣拦污网将水池溢流水及池面漂浮物分离,由此实现了池面漂浮物与水池溢流水同环节处理,并通过水池溢流水自动收集池面漂浮物,而后水池溢流水流入溢流排水渠,池面漂浮物则留在滤渣拦污网上,后续可通过人工转动滤渣拦污网将池面漂浮物倒入后下方的循环垃圾箱中,由此减少了池面漂浮物收集和倾倒的难度,实现了池面漂浮物快捷清理,降低了池面漂浮物收集环节的劳动强度,省时省力;在实现水池底部淤泥清理时,人工先握住旋转把手转动,通过旋转把手带动与中空安装座固定连接的笛孔式承插杆转动,进而带动与笛孔式承插杆固定连接的阀芯在隔离套中空内部转动,通过观察旋转把手相对于水池溢流排水渠沟基上转动角度刻度所对应的转动角度,可以确定承插隔离阀上缺口台阶所对应的开度大小,从而调节水池底部排水口开度实现水池底部排水口出水流量调节可控,进而能够保障水池水面稳定以及能够实现池顶溢流出水和水池底部排水;同时在实现水池底部排水口出水流量调节可控的基础上,通过控制水池底部排水口大小调节排水流量和排水速度,可以实现水池水连续补水和排水清淤及不排空清理池底淤泥,即通过水池底部排水水流可将进入水池内的泥沙顺便带走,实现水池底部连续排水清淤,池底泥沙基本不再堆积,仅有部分大块石头无法被冲走,延长了水池清理时间,而排出的泥沙通过上圆柱体底部的排泥孔和笛孔式承插杆上的溢流孔排除,且通过水流冲刷后无泥沙在承插隔离阀处堆积残留;另外,从水池底部排水口流出的清淤排水经承插隔离阀流入水池溢流排水渠,而从水池顶部溢流口溢出的溢流水经滤渣拦污网后也流入水池溢流排水渠,之后溢流排水渠内的水通过笛孔式承插杆的上端中空流口和笛孔式承插杆上的溢流孔直排至底部综合排水管中排放;而固定套接在笛孔式承插杆中上部的防晃孔板,可以增强笛孔式承插杆的稳定性防止晃动,以便在笛孔式承插杆转动时能够控制偏移在两度内。至此,本申请创新地一方面在溢流排水渠上部设置滤渣拦污网和循环垃圾箱,实现了通过水池溢流水自动收集池面漂浮物,快捷省力;另一方面通过在池顶地面手动操作笛孔式溢流隔断器,很方便开启或关闭底部的承插隔离阀,而通过控制承插隔离阀关闭底部排水口及增大水池补水口流量可以增大水池溢流口排水流量及流速,进而加速池面漂浮物清理,同时通过控制承插隔离阀开度大小调节控制水池底部排水口出水流量,能实现水池底部连续排水清淤,并能调节水池液面高度及保障水池水面稳定,省时省力的同时还能保持水池正常营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0007]进一步,所述滤渣拦污网采用防腐蚀材料制成。
[0008]进一步,所述滤渣拦污网上方设有自带支撑的排水渠盖,所述排水渠盖可转动连接于溢流排水渠上部靠近水池溢流口的另一侧。
[0009]进一步,所述限位调节器还包括螺旋升降机,所述螺旋升降机通过支撑架固定设置于溢流排水渠的沟基上,所述螺旋升降机的螺旋杆通过连接扣可拆卸与中空安装座表面固定连接。
[0010]进一步,所述笛孔式溢流隔断器还包括水位调节器,所述水位调节器包括水平进水管和竖直出水管,所述水平进水管与溢流排水渠连通,所述竖直出水管与水平引水管垂直连通,所述笛孔式承插杆的上端口内固定设置有弹性密封材料,所述竖直出水管可滑动
紧密插接于弹性密封材料上并与笛孔式承插杆的中空内部连通。
[0011]进一步,所述笛孔式承插杆上端外侧的中空安装座内设有缓冲隔离垫,所述笛孔式承插杆上端、缓冲隔离垫和中空安装座侧壁之间通过穿置的锁紧螺栓固定连接。
[0012]进一步,所述隔离套和阀芯均采用耐磨弹性材料制成。
[0013]进一步,所述缺口台阶的缺口角度与转动角度刻度的刻度量程均为0~120度。
[0014]进一步,所述上圆柱体底部开设的排泥孔坡度为1%~3%。
[0015]进一步,所述多个溢流孔组之间的间距为50~100cm,每个溢流孔组在笛孔式承插杆同一周向表面开设的溢流孔数不超过4个,所述溢流孔的孔径为10~20mm。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池池面漂浮物及池底淤泥清排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溢流排水渠、滤渣拦污网、循环垃圾箱和笛孔式溢流隔断器,所述溢流排水渠设于水池溢流口处,所述滤渣拦污网通过回转铰可转动连接于溢流排水渠上部远离水池溢流口的一侧,所述循环垃圾箱设于滤渣拦污网后下方;所述笛孔式溢流隔断器包括限位调节器、承插隔离阀、笛孔式承插杆和防晃孔板,所述限位调节器包括中空安装座,所述中空安装座侧边固定连接有旋转把手,所述旋转把手下方的溢流排水渠沟基上设有转动角度刻度,所述中空安装座底部开设有安装孔;所述承插隔离阀包括隔离套和阀芯,所述隔离套固定在溢流排水渠的沟道内与底部综合排水管连接,所述隔离套侧壁上设有用于与水池底部排水管连接的入水口,所述阀芯紧密可转动套接在隔离套的中空内部,所述阀芯包括一体成型的上圆柱体和下圆锥体,所述上圆柱体侧壁沿轴向形成有可转动至与入水口相对的缺口台阶,所述缺口台阶的缺口开始处与旋转把手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缺口台阶内侧的上圆柱体底部开设有与阀芯中空内部连通的排泥孔;所述笛孔式承插杆的上端穿过安装孔与中空安装座固定连接,所述笛孔式承插杆的下端固定插接于阀芯中空内部,且所述笛孔式承插杆的中空内部与上圆柱体底部的排泥孔贯通,在与阀芯连接处以上的笛孔式承插杆上轴向间隔设有多个溢流孔组,每个溢流孔组包括在笛孔式承插杆同一周向表面开设的多个溢流孔,所述多个溢流孔与笛孔式承插杆的内部中空连通;所述防晃孔板固定套接在笛孔式承插杆的中上部,所述防晃孔板上设有过水孔且外周面固定在溢流排水渠的沟道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池池面漂浮物及池底淤泥清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渣拦污网采用防腐蚀材料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池池面漂浮物及池底淤泥清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春华潘培军石永泉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华捷地热能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