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射导水管及冲水马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86008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8 08: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喷射导水管及冲水马桶,所述喷射导水管具有进水端和出水端,所述喷射导水管内具有螺旋导流面,一母线绕一竖直轴线从所述进水端向所述出水端作螺旋运动而形成所述螺旋导流面,水流从所述进水端进入并在自身的重力作用下沿所述螺旋导流面流动至所述出水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喷射导水管,使得水流在喷射导水管内做螺旋运动,从而产生了旋转惯性和冲力,一方面提高水流的出水速度,增大了水流的能量;另一方面能确保水流沿螺旋导流面的切向方向流动,减少了管阻,并且避免水流与喷射导水管内的其他部位产生碰撞而产生噪音,同时有利于形成聚集的旋转水流。同时有利于形成聚集的旋转水流。同时有利于形成聚集的旋转水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喷射导水管及冲水马桶


[0001]本技术涉及便器
,特别地,涉及一种喷射导水管及冲水马桶。

技术介绍

[0002]冲水马桶的冲洗需要利用喷射水流引发虹吸现象来排除污物,喷射水流是水从水箱中流出,依次经过喷射导水管和喷射口导流段后,从喷射口喷射至马桶的便盆内,使水流喷射时产生较大的冲力,从而将便盆内的污物排出。并且为了节约用水量,又研发出了节水马桶,但由于用水量较少,而喷射导水管的管阻较大,导致经喷射导水管流出的水流从喷射口喷出时的出水速度较慢,而难以推动污物排放。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喷射导水管及冲水马桶,以解决现有的节水马桶由于喷射导水管的管阻较大,导致经喷射导水管流出的水流从喷射口喷出时的出水速度较慢,而难以推动污物排放的技术问题。
[0004]本技术的上述目的可采用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喷射导水管,其具有进水端和出水端,所述喷射导水管内具有螺旋导流面,一母线绕一竖直轴线从所述进水端向所述出水端作螺旋运动而形成所述螺旋导流面,水流从所述进水端进入并在自身的重力作用下沿所述螺旋导流面流动至所述出水端。
[0006]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螺旋导流面在所述母线方向上的宽度沿螺旋运动方向逐渐减小设置。
[0007]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螺旋导流面在所述进水端处的宽度为50mm

70mm,所述螺旋导流面在所述出水端处的宽度为40mm

55mm。
[0008]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母线的旋转角度为90度

120度。
[0009]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喷射导水管内还具有腹冲圆弧面,所述腹冲圆弧面沿平行于所述螺旋导流面的圆柱螺旋线从所述进水端向所述出水端延伸,且所述腹冲圆弧面位于所述螺旋导流面的远离所述竖直轴线的一侧。
[0010]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喷射导水管内还具有第一圆弧过渡面和第二圆弧过渡面,所述螺旋导流面的靠近所述竖直轴线的一侧与所述便盆的外壁面相连接,所述螺旋导流面的远离所述竖直轴线的一侧通过所述第一圆弧过渡面与所述腹冲圆弧面的一侧连接,所述腹冲圆弧面的另一侧通过所述第二圆弧过渡面与便盆的外壁面连接。
[0011]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腹冲圆弧面在竖直方向上的宽度沿其延伸方向逐渐增大,所述第一圆弧过渡面的弧长从所述进水端向所述出水端逐渐减小,所述第二圆弧过渡面的弧长从所述进水端向所述腹冲圆弧面与所述便盆的外壁面之间的连接位置处逐渐减小。
[0012]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进水端通过连接管与水箱的排水口相连通,且所
述进水端的高度低于所述排水口的高度,所述排水口的高度高于便盆内水封面的高度,且所述连接管的流通截面积沿水流的输送方向逐渐减小。
[0013]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出水端通过喷射导向管与便盆的喷射口相连通,且所述出水端的高度不低于所述喷射口的高度。
[0014]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进水端与所述出水端的高度差为50mm

65mm。
[0015]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冲水马桶,包括上述喷射导水管。
[0016]本技术的特点及优点是:
[0017]本技术的喷射导水管,通过设置螺旋导流面,水流在进水端进入后能在自身的重力作用下沿螺旋导流面流动至出水端,使得水流在喷射导水管内做螺旋运动,从而产生了旋转惯性和冲力,一方面提高水流的出水速度,增大了水流的能量;另一方面能确保水流沿螺旋导流面的切向方向流动,减少了管阻,并且避免水流与喷射导水管内的其他部位产生碰撞而产生噪音,同时有利于形成聚集的旋转水流。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为本技术的喷射导水管的立体图。
[0020]图2为本技术的喷射导水管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0021]图3为本技术的喷射导水管的再一视角的立体图。
[0022]图4为图3中A、B、C、D四处的截面图。
[0023]图5为本技术的冲水马桶的局部剖视图。
[0024]图6为本技术的冲水马桶的侧剖图。
[0025]图中:
[0026]100、喷射导水管;101、进水端;102、出水端;1、螺旋导流面;2、腹冲圆弧面;21、第一侧边;22、第二侧边;23、第三侧边;24、第四侧边;3、第一圆弧过渡面;4、第二圆弧过渡面;200、水箱;201、排水口;202、连接管;300、喷射导向管;400、便盆;401、喷射口;402、水封面;403、排污口;500、虹吸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8]实施方式一
[0029]如图1、图2以及图5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喷射导水管100,其具有进水端101和出水端102,喷射导水管100内具有螺旋导流面1,一母线绕一竖直轴线从进水端101向出水端102作螺旋运动而形成螺旋导流面1,水流从进水端101进入并在自身的重力作用下沿
螺旋导流面1流动至出水端102。
[0030]本技术的喷射导水管100,通过设置螺旋导流面1,水流在进水端101进入后能在自身的重力作用下沿螺旋导流面1流动至出水端102,使得水流在喷射导水管100内做螺旋运动,从而产生了旋转惯性和冲力,一方面提高水流的出水速度,增大了水流的能量;另一方面能确保水流沿螺旋导流面1的切向方向流动,管阻小,并且能避免水流与喷射导水管100内的其他部位产生碰撞而产生噪音,同时有利于形成聚集的旋转水流。
[0031]具体的,水箱200的排水口201通过喷射导水管100与喷射导向管300相连接,进而从便盆400的喷射口401喷出。母线大体为沿水平方向设置的直线,即螺旋导流面1为平螺旋面。通过将螺旋导流面1设置成平螺旋面能够更好地与喷射导向管300相连通,进而使水流经喷射导向管300沿喷射口401的轴向从便盆400的喷射口401喷出。喷射导水管100的进水端101与水箱200的排水口201连通,喷射导水管100的出水端102与便盆400的喷射口401相连通。由于现有的冲水马桶中,水流从水箱200排出时的速度较小,除了外加有水泵的冲水马桶,其他冲水马桶中,水流从水箱200的排水口201输送至便盆400的喷射口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喷射导水管,其特征在于,其具有进水端和出水端,所述喷射导水管内具有螺旋导流面,一母线绕一竖直轴线从所述进水端向所述出水端作螺旋运动而形成所述螺旋导流面,水流从所述进水端进入并在自身的重力作用下沿所述螺旋导流面流动至所述出水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射导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导流面在所述母线方向上的宽度沿螺旋运动方向逐渐减小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射导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导流面在所述进水端处的宽度为50mm

70mm,所述螺旋导流面在所述出水端处的宽度为40mm

55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射导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母线的旋转角度为90度

120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射导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射导水管内还具有腹冲圆弧面,所述腹冲圆弧面沿平行于所述螺旋导流面的圆柱螺旋线从所述进水端向所述出水端延伸,且所述腹冲圆弧面位于所述螺旋导流面的远离所述竖直轴线的一侧。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喷射导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射导水管内还具有第一圆弧过渡面和第二圆弧过渡面,所述螺旋导流面的靠近所述竖直轴线的一侧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威谢伟藩毕大岩王玉涛彭志遒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恒洁卫浴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