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宋志峰专利>正文

一种快测表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85937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8 08: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快测表笔,包括接地端和检测端,所述接地端和所述检测端通过导线相连接,所述检测端包括外壳和位于所述外壳前端的检测插针,所述外壳内设有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分别与导线和检测插针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快测表笔,在使用时,将接地端压在车体导体上,检测端检测待测点,若绿灯亮为正电,若红灯亮为负电。进而可以根据正负电性进行故障点判断。相比于现有技术中,采用万用表的检测方式而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快测表笔操作简单,解决时间,避免由于检测时间较长耽搁处置时间,尤其是在需要抢修的情况下。同时通过绿灯、红灯判断正负电的方式相比于万用表正负号判断来说,更为清晰明确,能够避免误判。能够避免误判。能够避免误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快测表笔


[0001]本技术涉及的动车检测
,尤其涉及一种快测表笔。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动车事业的高速发展,自主检修势在必行。其中的电路的检测更是重中之重,万用表也因此成为必备的工具。万用表的操作流程为,首先悬挂表身,然后开机(防止锁表)并调档位至电压挡,之后将黑表笔按压在车体导体上,红表笔测量待测点,确认表显是否单位为mV(无电),查看表显正负。
[0003]上述操作存在明显缺陷,操作相对繁琐,耽搁处置时间,并且在应急处置,黑表笔和红表笔容易错接,造成误判。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操作方便、避免误判的一种快测表。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快测表笔,快测表笔,,包括接地端和检测端,所述接地端和所述检测端通过导线相连接,所述检测端包括外壳和位于所述外壳前端的检测插针,所述外壳内设有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分别与导线和检测插针相连接。
[0006]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外壳为透明材质。
[0007]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检测装置包括并联设置的第一发光二极管和第二发光二极管,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和第二发光管的导通方向相反。
[0008]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接地端包括壳体和接地插件,所述壳体外壁上设有标志包覆层。
[0009]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接地端的长度小于所述检测端的长度。
[0010]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检测插针为扁平状。
[0011]本技术的快测表笔,在使用时,将接地端压在车体导体上,检测端检测待测点,若绿灯亮为正电,若红灯亮为负电。进而可以根据正负电性进行故障点判断。相比于现有技术中,采用万用表的检测方式而言,本技术的快测表笔操作简单,解决时间,避免由于检测时间较长耽搁处置时间,尤其是在需要抢修的情况下。同时通过绿灯、红灯判断正负电的方式相比于万用表正负号判断来说,更为清晰明确,能够避免误判。
[0012]此外,本技术的快测表笔,通过设置外壳为透明材质,在接地端的壳体的外壁上设有标志包覆层,例如,标志包覆层可以设置为荧光包覆层,或者间隔设置的包覆带。同时,将接地端的长度小于所述检测端的长度。如此设置,可以避免在使用本申请快测表笔时出现接地端和检测端错接的弊端,避免造成误判。
[0013]本技术的快测表笔,检测插针为扁平状。如此设置,一方是便于在接线端子压紧线头工况下能够准确的接触到线头,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另一方面扁平状的结构相比于现有的圆形针状结构来说,方便在故障处置时,可以用来取放端子排线束。
附图说明
[0014]图1示意性表示根据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快测表笔的结构图;
[0015]图2示意性表示根据本技术的快测表笔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详细地描述,实施方式不能在此一一赘述,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并不因此限定于以下实施方式。
[0018]结合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快测表笔,包括快测表笔,包括接地端1和检测端2,所述接地端1和所述检测端2通过导线3相连接,所述检测端2包括外壳21和位于所述外壳21前端的检测插针22,所述外壳21内设有检测装置4,所述检测装置4分别与导线3和检测插针22相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接地端1包括壳体11和接地插件12,所述壳体11外壁上设有标志包覆层111,并且所述接地端1的长度小于所述检测端2的长度。
[0019]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外壳21为透明材质。所述检测装置4包括并联设置的第一发光二极管41和第二发光二极管42,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41和第二发光管42的导通方向相反。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发光二极管41为绿灯,第二发光二极管42为红灯。
[0020]本技术的快测表笔,在使用时,将接地端1压在车体导体上,检测端2检测待测点,若绿灯亮为正电,若红灯亮为负电。进而可以根据正负电性进行故障点判断。相比于现有技术中,采用万用表的检测方式而言,本技术的快测表笔操作简单,解决时间,避免由于检测时间较长耽搁处置时间,尤其是在需要抢修的情况下。同时通过绿灯、红灯判断正负电的方式相比于万用表正负号判断来说,更为清晰明确,能够避免误判。
[0021]此外,本技术的快测表笔,通过设置外壳1为透明材质,在接地端1的壳体11的外壁上设有标志包覆层111,例如,标志包覆层111可以设置为荧光包覆层,或者间隔设置的包覆带。同时,将接地端1的长度小于所述检测端2的长度。如此设置,可以避免在使用本申请快测表笔时出现接地端1和检测端2错接的弊端,避免造成误判。
[0022]在本实施方式中,检测插针22为扁平状。如此设置,一方是便于在接线端子压紧线头工况下能够准确的接触到线头,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另一方面扁平状的结构相比于现有的圆形针状结构来说,方便在故障处置时,可以用来取放端子排线束。
[0023]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测表笔,其特征在于,包括接地端(1)和检测端(2),所述接地端(1)和所述检测端(2)通过导线(3)相连接,所述检测端(2)包括外壳(21)和位于所述外壳(21)前端的检测插针(22),所述外壳(21)内设有检测装置(4),所述检测装置(4)分别与导线(3)和检测插针(22)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测表笔,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1)为透明材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测表笔,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4)包括并联设置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志峰苏宪聚
申请(专利权)人:宋志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