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电梯轿底安全装置和平台电梯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85905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8 08: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平台电梯轿底安全装置和平台电梯,平台电梯轿底安全装置包括:触发开关,其设置在平台本体的底部,所述触发开关设置有触发条;以及触发板,其设置在框架的底部,所述触发板的触发部分延伸至平台本体的下方并且位于所述触发条的上方;其中,当框架相对于平台本体向下移动时,所述触发板的触发部分接触所述触发开关的触发条,以触发所述触发开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平台电梯轿底安全装置将触发开关设置在平台本体的底部,而将触发板设置在框架的底部,当人的手或者脚放在框架上时,会使得框架相对于平台本体和井道侧壁向下移动,进而带动触发板的触发部分能够接触触发开关的触发条,以触发所述触发开关,避免事故的发生。的发生。的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平台电梯轿底安全装置和平台电梯


[0001]本技术涉及电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平台电梯轿底安全装置和平台电梯。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平台电梯是没有轿厢的,轿底四周直接与玻璃或者是其他材质的井道壁靠着,人(尤其是幼儿)在乘坐时,手脚可能会卡在边框间隙,造成安全隐患。
[0003]因此,现有的平台电梯存在进一步改进的需要。
[0004]公开于本技术背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平台电梯轿底安全装置和平台电梯,平台电梯轿底安全装置通过本技术的平台电梯轿底安全装置,能在人的手或者脚放在框架上时,避免事故的发生。
[0006]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平台电梯轿底安全装置,其包括:触发开关,其设置在平台本体的底部,所述触发开关设置有触发条;以及触发板,其设置在框架的底部,所述触发板的触发部分延伸至平台本体的下方并且位于所述触发条的上方;其中,当框架相对于平台本体向下移动时,所述触发板的触发部分接触所述触发开关的触发条,以触发所述触发开关。
[0007]优选地,所述触发开关通过支架安装在所述平台本体。
[0008]优选地,所述触发开关通过支架安装在所述平台本体。
[0009]优选地,所述触发部分包括:第一安装板;连接板,其从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一侧向斜下方延伸;第二安装板,其从所述连接板的远离第一安装板的一侧向远离第一安装板的方向水平延伸;延伸板,其从所述第二安装板的远离连接板的一侧向上延伸;以及压板,其从所述延伸板的顶侧向远离第一安装板的方向水平延伸;其中,所述压板位于所述触发条的上方。
[0010]根据本技术的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平台电梯,其配备有如第一方面所述的平台电梯轿底安全装置。
[0011]优选地,所述平台电梯配备有多个平台电梯轿底安全装置。
[0012]本技术的平台电梯轿底安全装置,将触发开关设置在平台本体的底部,而将触发板设置在框架的底部,当人的手或者脚放在框架上时,会使得框架相对于平台本体和井道侧壁向下移动,进而带动触发板的触发部分能够接触触发开关的触发条,以触发所述触发开关,避免事故的发生。
[0013]本技术的装置具有其它的特性和优点,这些特性和优点从并入本文中的附图和随后的实施方案中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将在并入本文中的附图和随后的实施方案中进
行详细陈述,这些附图和实施方案共同用于解释本技术的特定原理。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平台电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16]图3为根据本技术实施方案的平台电梯轿底安全装置在平台电梯的位置示意图;
[0017]图4为根据本技术实施方案的平台电梯轿底安全装置的安装示意图;
[0018]图5为根据本技术实施方案的触发部分和触发开关的位置示意图。
[0019]应当理解,附图不一定是按照比例绘制,而是呈现各种特征的简化表示,以对本技术的基本原理进行说明。本技术所公开的具体设计特征(包括例如具体尺寸、方向、位置和形状)将部分地由具体所要应用和使用的环境来确定。
[0020]在这些图中,贯穿附图的多幅图,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本技术的相同或等同的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详细参考本技术的各个实施方案,这些实施方案的示例呈现在附图中并描述如下。尽管本技术将与示例性的实施方案相结合进行描述,应当理解本说明书并非旨在将本技术限制为这些示例性的实施方案。相反,本技术旨在不但覆盖这些示例性的实施方案,而且覆盖可以被包括在本技术的精神和由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之内的各种选择形式、修改形式、等价形式及其它实施方案。
[0022]下面结合图1至图5对本技术实施方案的平台电梯轿底安全装置进行说明。
[0023]如图1和图2所示,平台电梯的轿底一般包括平台本体100和设置在平台本体100周围的框架200。框架200设置在平台本体100的外围,框架200和井道侧壁300之间存在间隙203。
[0024]当人(尤其是幼儿)位于轿厢外侧或者轿厢内侧,并且不小心将手或者脚放在框架200上时,可能会受到间隙203的挤压,从而造成事故。
[0025]如图4和图5所示,本技术实施方案的平台电梯轿底安全装置600包括触发开关400和触发板500。
[0026]触发开关400设置在平台本体100的底部,所述触发开关400设置有触发条401。触发条401被触发后,触发开关400能够产生触发信号。
[0027]触发板500安装在框架200的底部,所述触发板500的触发部分延伸至100的下方并且位于在所述触发条401的上方。
[0028]其中,当框架200相对于平台本体100向下移动时,框架200带动触发板500也一起向下移动,从而使得所述触发板500的触发部分501能够接触所述触发开关400的触发条401,以触发所述触发开关400。
[0029]当人(尤其是幼儿)位于轿厢外侧或者轿厢内侧,并且不小心将手或者脚放在框架200上时,会向框架200施加向下的压力,该压力使得框架200相对于平台本体100和井道侧壁300向下移动,触发板500的触发部分501能够接触所述触发开关400的触发条401,以触发
所述触发开关400,使得触发开关400向相关控制中心(未示意)发出报警信号,相关控制中心在接收到报警信号后会控制电梯停止运行,以防止间隙203误伤乘客。
[0030]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如图4所示,所述触发开关400通过支架402安装在所述平台本体100的底部。
[0031]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如图4和图5所示,触发板500包括连接部分507和触发部分501。
[0032]所述触发部分501通过连接部分507安装至所述框架200。
[0033]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触发部分501为一弯折的板条,并且依次包括:第一安装板502、连接板503、第二安装板504、延伸板505和压板506。
[0034]第一安装板502设置有安装孔508,用于配合紧固件与框架200连接,从而将触发板500固定在框架200上。
[0035]连接板503从所述第一安装板502的一侧向斜下方延伸。
[0036]第二安装板504从所述连接板503的远离第一安装板502的一侧向远离第一安装板502的方向水平延伸。第二安装板504包括孔509,用于配合紧固件与框架200连接,从而将触发板500固定在框架200上。
[0037]延伸板505从所述第二安装板504的远离连接板503的一侧向上延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平台电梯轿底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触发开关,其设置在平台本体的底部,所述触发开关设置有触发条;以及触发板,其设置在框架的底部,所述触发板的触发部分延伸至平台本体的下方并且位于所述触发条的上方;其中,当框架相对于平台本体向下移动时,所述触发板的触发部分接触所述触发开关的触发条,以触发所述触发开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台电梯轿底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开关通过支架安装在所述平台本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台电梯轿底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板进一步包括连接部分,所述触发部分通过连接部分安装至所述框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平台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雷丁敏豪
申请(专利权)人:蒂升家用电梯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