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碳燃料氧气储能碳回收动力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856630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8 07: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含碳燃料氧气储能碳回收动力系统,包括氧气单元,用于储存液氧,氧气单元出口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第二换热器的氧气出口连接依次串联的动力单元,每一级动力单元均与燃料单元连接;动力单元,用于接收燃料单元供给的燃料经燃烧做功产生尾气,最末一级动力单元通过管道连接第二换热器的尾气入口,第二换热器的尾气出口通过管道与第一换热器的尾气入口连接;第一换热器底部连接二氧化碳单元;第二换热器底部连接储水单元。以液氧为氧化剂和冷源,经过串联的两组换热器冷却燃烧产物,可以使燃烧产物分别冷凝为水和液体/固体二氧化碳从而回收利用,降低二氧化碳回收过程中的功耗。降低二氧化碳回收过程中的功耗。降低二氧化碳回收过程中的功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碳燃料氧气储能碳回收动力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动力工程
,具体为一种含碳燃料氧气储能碳回收动力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
技术介绍
信息,不必然构成在先技术。
[0003]动力系统一般采用以汽油机、柴油机、甲醇发动机等含碳液体作为燃料燃烧的发动机,或是采用天然气发动机、液化气发动机、二甲醚发动机等含碳气体燃料发动机。含碳燃料动力系统能量密度大,技术成熟,应用广泛,但会排放具有一定温室效应的二氧化碳,并且排放出的二氧化碳呈现高温气态,回收过程需要较高的功耗。
[0004]一些车辆的动力系统采用锂电池、氢气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及其混合动力等系统代替传统的燃料发动机以减少碳排放,虽然能够解决二氧化碳排放的问题,但能量密度低,续驶里程短,可靠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含碳燃料氧气储能碳回收动力系统,将系统产生的二氧化碳回收利用,解决现有含碳燃料动力系统二氧化碳排放的问题。
>[0006]为了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碳燃料氧气储能碳回收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氧气单元,用于储存液氧,氧气单元出口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第二换热器的氧气出口连接依次串联的动力单元,每一级动力单元均与燃料单元连接;动力单元,用于接收燃料单元供给的燃料经燃烧做功产生尾气,最末一级动力单元通过管道连接第二换热器的尾气入口,第二换热器的尾气出口通过管道与第一换热器的尾气入口连接;第一换热器,底部连接二氧化碳单元,以氧气单元中的液氧为冷源,使尾气中的二氧化碳降温凝结成液态或固态并保存在二氧化碳单元中;第二换热器,底部连接储水单元,以液氧汽化后的氧气为冷源,使尾气中水降温凝结成液态并保存在储水单元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碳燃料氧气储能碳回收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一级动力单元均包括相连接的蓄热燃烧器和膨胀机,前一级动力单元的蓄热燃烧器分别与后一级动力单元的膨胀机和燃料单元的出口管道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碳燃料氧气储能碳回收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级动力单元的蓄热燃烧器进口端和出口端均连接膨胀机,进口端的膨胀机通过管道与第二换热器的氧气出口和二氧化碳出口连接。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碳燃料氧气储能碳回收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碳单元通过管道经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曲延涛施月杰王刚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新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