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配电系统线路保护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网故障保护
,具体涉及一种配电系统线路保护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配电负荷不断增长,网架结构变得更加复杂,加之因故障或检修改变运行方式及绿色能源的接入,电力配电系统线路保护依据动作时差、电流或重合配合等技术已经无法满足保护的选择、快速、灵敏及可靠性要求。
[0003]公布号为CN114243898A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5G通信网络的配电网差动保护系统及保护方法,其实现步骤为:步骤(1):测量被保护线路两端的电气量;步骤(2):将测得的电气量通过通信通道传送到对端;步骤(3):判断被保护线路是否发生故障,若发生故障则保护装置动作,若没发生动作,保护装置不动作。步骤(3)具体为在线路处于正常运行时,所测到的两端电气量是幅值相等,大小相反,矢量和为零;而在故障情况下,线路两端电气量的矢量和不再为零。
[0004]该方案位通用的差动保护基本原理,常规差动保护采用故障前差流为0,区内故障则差流不为0。但实际应用中,配网的结构复杂性和检测元件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配电系统线路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配电系统线路每一开关位置对应设置有保护安装处,所述方法包括:配电系统正常运行时,实时检测各保护安装处的电气量并基于电气量确定正常运行数据及判断逻辑后进行存储,所述电气量包括各相序电压、电流及电流方向;配电系统发生故障时,检测各保护安装处的故障电气量,并基于故障电气量、正常运行数据及判断逻辑,进行逻辑判断,得到逻辑判断结果,所述逻辑判断结果包括故障相各序电压逻辑和故障相各序电流逻辑;基于所述逻辑判断结果,得到故障逻辑判断结论,所述故障逻辑判断结论包括故障类型及故障区域;各所述保护安装处将本保护安装处故障类型及故障区域与电气直接连接的各保护安装处的故障类型及故障区域进行各自逻辑判断,根据逻辑判断执行保护动作。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系统线路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实时检测各保护安装处的电气量,包括:采集包括配电变压器监测终端、数据传输装置及配网中各线路各终端保护安装处的电气量。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系统线路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系统发生故障时,检测各保护安装处的故障电气量,并基于故障电气量、正常运行数据及判断逻辑,进行逻辑判断,得到逻辑判断结果,包括:基于各保护安装处的各相序故障电压,进行逻辑判断,计算故障相各序电压逻辑及方向;基于各保护安装处的各相序故障电流及故障电流方向,进行逻辑判断,计算故障相各序电流逻辑及电流方向逻辑。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配电系统线路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各保护安装处的各相序故障电压,进行逻辑判断,计算故障相各序电压逻辑,包括:将正序故障电压与短路故障前正序电压U
′
(1)
对比,电压突变降低则逻辑数值U
(1)
为1,电压正常则逻辑数值U
(1)
为0;将负序故障电压与短路故障前电压U
′
(2)
对比,电压突变升高则逻辑数值U
(2)
为1,电压正常则逻辑数值U
(2)
为0;零序故障电压与短路故障前电压U
′
(0)
对比,电压突变升高则逻辑数值U
(0)
为1,电压正常则逻辑数值U
(0)
为0;短路故障时保护安装处检测故障相电压突变降低则逻辑数值U
(故障相)
为1,电压正常或突变升高趋线电压则逻辑数值U
(故障相)
为0;基于故障相电压U
(故障相)
计算故障相各序电压逻辑U
(相)
,公式表示为:U
(相)(1)
=U
(1)
×
U
(故障相)
U
(相)(2)
=U
(2)
×
U
(故障相)
U
(相)(0)
=U
(0)
×
U
(故障相)
式中:U
(相)(1)
表示正相序故障相电压逻辑,U
(相)(2)
表示负相序故障相电压逻辑,U
(相)(0)
表示零相序故障相电压逻辑。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配电系统线路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各保护安装处的
各相序故障电流及故障电流方向,进行逻辑判断,计算故障相各序电流逻辑及电流方向逻辑,包括:将正序故障电流与短路故障前电流A
′
技术研发人员:叶秋诗,叶宏,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爱科锐特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