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调节植物生长的温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856568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8 07: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植物生长条件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调节植物生长的温控系统。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调节植物生长的温控系统,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开设有数个基坑,所述基坑内设置有吸水层,所述吸水层的底部连接有水源,所述吸水层上设置底盘,所述底盘上开设有数个过水孔,所述过水孔上可拆卸设置有两端开口、且数量小于等于过水孔的固定筒,所述固定筒内设置有伸出其两端的吸水材料,所述固定筒的底部与吸水层接触。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很好的调控植株根际环境的问题。好的调控植株根际环境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调节植物生长的温控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植物生长条件控制
,具体涉及一种调节植物生长的温控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农林业生产过程中的生长条件的控制是影响苗木成功繁育的关键因素之一;若调控不当,可能会造成苗木死亡。尤其是在盆栽植物的培育过程中,夏季高温会导致植株休眠而严重影响生长时效;冬季低温导致植株发生冻害死亡;而且,无论是夏季还是冬季对于水量也无法很好的控制。现阶段的生产过程中,对温度的调控方式主要是铺地膜和设施栽培(如温室大棚、人工气候箱)等;对于水分的调控方式主要是在植株上方安装喷水龙头等。但是,在节约资源方面,上述调控方式容易造成资源的浪费,而且,对于水分的调控,水到达植物根际的用量无法进行控制,需要实时监控土壤的湿度等;对于温度的调控,无论是铺地膜还是温度大棚,都需要大量的薄膜,而且,调控的是植株所在环境的温度,对于植株根际的环境温度无法很好的进行调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调节植物生长的温控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很好的调控植株根际环境的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调节植物生长的温控系统,包括基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上开设有数个基坑(2),所述基坑(2)内设置有吸水层(3),所述吸水层(3)的底部连接有水源,所述吸水层(3)上设置底盘(4),所述底盘(4)上开设有数个过水孔(5),所述过水孔(5)上可拆卸设置有两端开口、且数量小于等于过水孔(5)的固定筒(6),所述固定筒(6)内设置有伸出其两端的吸水材料(7),所述固定筒(6)的底部与吸水层(3)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调节植物生长的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坑(2)的底部开设有至少一个吸水孔(8),所述吸水孔(8)内设置有连接吸水层(3)的吸水条(9),所述吸水条(9)的另一端伸进水源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调节植物生长的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层(3)和底盘(4)之间设置有调节水量的齿盘(29),所述齿盘(29)的底部设置有转轴(10),所述转轴(10)穿过吸水层(3)与基坑(2)的底部转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调节植物生长的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齿盘(29)上设置有数个调节孔(11),所述调节孔(11)内设置有可吸水的过渡层(28),当转动所述齿盘(29)时,所述过水孔(5)与调节孔(11)对应的数量由1个所述过水孔(5)与调节孔(11)对应到所有过水孔(5)与调节孔(11)对应之间变化。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调节植物生长的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上位于基坑(2)的一侧开设有凹槽(12),所述凹槽(12)内转动设置有主动齿轮(13),所述凹槽(12)的一侧开设有与齿盘(29)所在位置相通的通孔(14),所述主动齿轮(13)通过所述通孔(14)与齿盘(29)啮合。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调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鞠文彬徐波邓亨宁李雄高云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