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组装InGaN量子点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854813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8 07: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组装InGaN量子点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S1、基于分子束外延工艺,持续通入In源、Ga源及N源,在衬底上外延生长InGaN浸润层;S2、基于分子束外延工艺,持续通入In源及Ga源,周期性通入和/或中断N源,在InGaN浸润层上进行InGaN量子点的成核及生长。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两步生长法实现InGaN量子点的自组装生长,相对于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组装InGaN量子点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半导体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自组装InGaN量子点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自InGaN蓝光发光二极管(LED)被专利技术以来,GaN基发光二极管在固态照明、新型显示、可见光通信等领域获得了广泛应用,其有源区一般采用InGaN/GaN多量子阱结构。但是,随着In组分的增加,InGaN材料中位错密度会增加,制备更为困难;另外异质结构中存在很强的极化电场,导致能带倾斜,造成电子空穴波函数的空间分离,波函数交叠量减少,引起发光效率降低,即量子限制斯塔克效应(QCSE),这极大地限制了绿光甚至红光器件的发光性能。
[0003]InGaN量子点作为一种零维材料,可以通过释放外延层中的应力而降低位错密度,并且能够减小InGaN/GaN异质结构中的压电极化而显著抑制QCSE的影响,因此InGaN量子点及异质结构具有更高的晶体质量,更强的发光性能,更短的载流子寿命,有望克服传统InGaN量子阱器件所面临的挑战,在高效三基色Mini/Micro
‑<br/>LED、激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组装InGaN量子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S1、基于分子束外延工艺,持续通入In源、Ga源及N源,在衬底上外延生长InGaN浸润层;S2、基于分子束外延工艺,持续通入In源及Ga源,周期性通入和/或中断N源,在InGaN浸润层上进行InGaN量子点的成核及生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和/或步骤S2中,In源的束流等效压强为1
×
109~9
×
109Torr,Ga源的束流等效压强为1
×
109~9
×
109Torr,N源的流量为0.5~3.0sccm,N源的等离子激发功率为150~500W。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和/或步骤S2中的外延生长温度为580~650℃。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N源的通入时间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文献陆书龙张雪金山邱海兵魏铁石顾颖张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