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MLCC用离型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853958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8 07: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MLCC用离型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离型材料技术领域。包括防黏连层、离型层和设置于所述防黏连层和离型层之间的基材层,按质量分数计,所述防黏连层包括:低聚物2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MLCC用离型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离型材料
,尤其涉及一种MLCC用离型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5G时代的到来,人们对多层陶瓷电容(Multi

layer Ceramic Capacitors,MLCC)的需求量越来越迫切。在多层陶瓷电容的制造过程中,人们需要对陶瓷浆料进行流延涂布,而流延涂布过程则需要利用到性能优异的专用MLCC离型膜材料(俗称流延载膜)。MLCC离型膜要求具备平整度高、低粗糙度、离型力稳定、高残余、浆料适配性强、高拉伸强度、无针尖、无异物点、无彩虹纹、无排骨纹、无纵纹和高透光率等特点。目前,国内的MLCC制造厂商几乎只能依赖于日韩企业所生产的流延载膜,这一点极大地限制了我国MLCC行业的国产化和成本降低,因此,制备出满足需求的MLCC用离型膜至关重要。通常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选用高平整度基膜,进本以日韩进口为主,或者采用表面处理实现一定的平整度(CN 112280085 A),这些技术方案确实可以实现一定的平整度,但是对基膜材料依赖性非常强或者过多的工艺处理都会影响基膜材料的平整度,从而影响MLCC流延过程易出现表面瑕疵或者堆叠后分层时易出现剥离不良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此,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MLCC流延用离型膜的平整度差、不易剥离的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MLCC用离型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5]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MLCC用离型材料,包括防黏连层、离型层和设置于所述防黏连层和离型层之间的基材层,按质量分数计,所述防黏连层包括:低聚物20

30%、丙烯酸酯类单体10

20%、纳米微球I 4

10%、纳米微球II 2

5%、光引发剂2

5%、流平剂1

2%和有机溶剂40

60%;所述离型层包括:有机硅聚合物30

40%、架桥剂1

5%、锚固剂1

3%、铂族金属催化剂1

5%、稀释剂40

60%,纳米微球I 3

5%,纳米微球II 1

3%和抗静电剂1

5%;所述低聚物为聚氨酯丙烯酸酯低聚物和/或聚丙烯酸酯低聚物。
[000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聚氨酯丙烯酸酯低聚物为3官能度以上的聚氨酯丙烯酸酯低聚物。
[000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聚丙烯酸酯低聚物为3官能度以上的聚丙烯酸酯低聚物。
[000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丙烯酸酯类单体为2官能度以上的丙烯酸酯类化合物。
[000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纳米微球I和所述纳米微球II独立选自纳米氧化铝、纳米二氧化硅和纳米氧化锌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纳米微球I的粒径为150

200nm;所述纳米微球II的粒径为50

100nm。
[001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引发剂选自1

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2

甲基
‑1‑
(4

甲巯基苯基)
‑2‑
吗啉基
‑1‑
丙酮、2,4,6

三甲基苯基甲酰基

二苯基氧化膦、二甲苯酮和2

羟基
‑2‑
甲基苯基丙烷
‑1‑
酮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流平剂选自丙烯酸酯流平剂和/或有机硅聚醚流平剂。
[001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有机溶剂是由酮类溶剂和酯类溶剂混合所得;所述酮类溶剂和所述酯类溶剂的体积比为1.5

2.5:1。
[001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有机硅聚合物为分子内含有2个以上乙烯基的有机硅聚合物。
[0014]优选地,所述有机硅聚合物为端乙烯基硅油,所述端乙烯基硅油结构式如下所示:
[0015][0016]其中,R1为1

8个碳原子的烷烃,R3为乙烯基,p为100

2000,q为0

100,乙烯基含量为0.01

0.3%,粘度为1000

100000mpa.s。
[0017]优选地,R1为甲基,p为200

2000,粘度为2000

50000mpa.s。更优选地,粘度为5000

20000mpa.s。
[0018]优选地,所述有机硅聚合物为陶氏化学LTC759、LTC310、LTC752系列硅油。
[001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架桥剂为分子内含有2个以上Si

H键的含氢有机硅聚合物。
[0020]优选地,所述架桥剂为陶氏交联剂7672。
[002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锚固剂选自环氧丙基三乙氧基硅烷、锚固剂DOW Syl

OffSL9106和锚固剂SL297中的一种或多种。
[002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稀释剂选自甲苯、二甲苯、己烷、庚烷、丙酮、甲基异丁基酮、乙酸乙酯和乙酸丁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002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抗静电剂选自烷基磺酸类化合物、乙氧基化脂肪族烷基胺、聚噻吩类化合物、镍粉、铜粉、银粉、碳纳米管颗粒和季铵盐中的一种或多种。
[002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黏连层的厚度为1

2μm。所述防黏连层具有防黏连功能,同时有一定防刮伤效果。
[002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材层为PET膜、PE膜或PP膜。
[0026]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所述MLCC用离型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7]将防黏连层材料涂布在基材层一侧上,75

85℃光照1

3min烘干,后在基材层另一侧上涂布离型层材料,100

130℃热固化得到所述MLCC用离型材料。
[002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涂布离型层材料的涂布量为0.1

0.3g/m2。
[0029]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30](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MLCC用离型材料不仅具有离型材料的MLCC流延用性能,同时具有离型层面平整、洁净度高,可用于光学胶黏材料的粘结贴附,而且背面采用防黏连层处理,收卷平整,外观整洁。
[0031](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MLCC用离型材料背面的防黏连层处理,不仅具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MLCC用离型材料,包括防黏连层、离型层和设置于所述防黏连层和离型层之间的基材层,其特征在于,按质量分数计,所述防黏连层包括:低聚物20

30%、丙烯酸酯类单体10

20%、纳米微球I 4

10%、纳米微球II 2

5%、光引发剂2

5%、流平剂1

2%和有机溶剂40

60%;所述离型层包括:有机硅聚合物30

40%、架桥剂1

5%、锚固剂1

3%、铂族金属催化剂1

5%、稀释剂40

60%,纳米微球I 3

5%,纳米微球II 1

3%和抗静电剂1

5%;所述低聚物为聚氨酯丙烯酸酯低聚物和/或聚丙烯酸酯低聚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MLCC用离型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微球I和所述纳米微球II独立选自纳米氧化铝、纳米二氧化硅和纳米氧化锌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纳米微球I的粒径为150

200nm;所述纳米微球II的粒径为50

100n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MLCC用离型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引发剂选自1

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2

甲基
‑1‑
(4

甲巯基苯基)
‑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庆杰麦启波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皇冠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