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模态响应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先进制造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模态响应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以蜂窝夹层为主的多孔结构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但在多种复杂载荷及不利自然条件下,蜂窝夹层多孔结构极易产生孔洞、夹杂、裂纹、结冰、积水等损伤,这些损伤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为对刚度和质量有耦合影响的损伤,另一类为仅对质量有影响的损伤,这些损伤会带来重大的安全隐患。因此,研究结构的损伤识别及损伤成像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0003]弹性成像方法最早应用于医学领域,其原理是对生物体组织施加一个外部的激励,在弹性力学、生物力学等物理规律作用下,生物组织体将产生位移等物理响应,通过弹性模量表征生物体组织物理特性。而在实际工程问题中,结构损伤会改变结构特定部位的弹性模量,从而影响结构的整体物理特性。因此可将弹性成像方法应用于工程问题中的结构损伤结果成像。
[0004]在实际工程问题中难以测量结构的静态响应,而结构的模态响应容易通过传感器测量。目前,已有研究采用模型修正方法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模态响应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测量有损伤结构的模态响应;S2:建立无损结构的有限元模型;S3:在有限元模型上建立损伤的表征方法,建立损伤识别的弹性成像优化模型;S4:求解含有成像参数的无损结构有限元模型,得到结构的模态响应;S5:求解损伤识别的弹性成像优化模型中的目标函数;S6:求解目标函数关于成像参数导数;S7:采用优化算法更新成像参数;S8:判断是否满足收敛条件;S9:若满足收敛则输出结构弹性成像结果,若不满足收敛则重复上述步骤S4
‑
S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模态响应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结构测量位置点需要避开结构约束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模态响应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建立无损结构的有限元模型。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模态响应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将结构损伤分为两类,一类为对刚度和质量有耦合影响的损伤,另一类为仅对质量有影响的损伤;采用结构离散单元刚度矩阵和单元质量矩阵权重系数为成像参数,通过成像参数的变化来表征损伤,结构单元上成像参数的取值范围为0.001≤x
j
≤1,0.001≤y
j
≤1;构建关于成像参数的插值模型如下:构建关于成像参数的插值模型如下:式中,y
j
为第j个单元刚度矩阵权重系数,x
j
为第j个单元质量矩阵权重系数,N为单元数量,p为惩罚系数,1<p<5,其作用是为了让成像参数尽量趋近0或1;K为关于y
j
的结构刚度矩阵,M为关于x
j
的结构质量矩阵,K
j
0为无损伤结构的单元刚度矩阵,M
j0
为无损伤结构的单元质量矩阵;以待测结构与有损伤结构模态响应变化率的平方和为损伤识别的弹性成像目标函数,以成像参数上下限为约束条件,建立损伤识别的弹性成像优化模型:式中,x
j
和y
j
为第j个单元的成像参数,N为单元数量,f(x,y)为关于成像参数矩阵[x,y]的目标函数,m为模态阶数,w
i
为每个固有频率的权重,各权重总和为1,λ
i
为第i...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