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替换型水凝胶敷料
[0001]本技术属于医用敷料
,具体涉及一种可替换的水凝胶敷料。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大量运用于临床的传统敷料主要是纱布和棉垫。在临床使用过程中,以往敷料更换频繁,还需要全部揭除,至少每日需两次,并且换药过程步骤繁杂,辅助物品繁多,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再者,反复揭除敷料,对皮肤会造成一定的机械伤害,特别是皮肤脆弱者,如:老人,儿童等。再者传统敷料只是简单的覆盖创口,不能隔绝外界病菌且没有促进伤口愈合的功能,往往出现创口二次感染、创口愈合缓慢等问题。
[0003]将敷料改为一种组合式敷料,分为固定黏连装置和可替换装置两部分,固定黏连装置的中心是用来嵌入可替换装置的伤口,在使用过程中,该组合型敷料的固定黏连装置无需替换,仅更换可替换装置,这样便不会对皮肤造成二次损伤。且敷料采用水凝胶,是一种具有强吸水性能的三维网状结构高分子聚合物,具有可调节的物理和化学性能、可功能化、生物相容性好等特点。水凝胶敷料作为一种新兴的医用敷料,可抵抗外界病菌入侵,减少二次感染;可覆盖创口,有利于成纤维细胞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可替换型水凝胶敷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组件(1)和活动连接在固定组件(1)上的替换组件(2);所述固定组件(1)由从上至下依次布置的防水隔离层(11)、固定支撑层(12)和固定粘贴层(13)组成,所述固定组件(1)的中部开有缓释通孔;所述替换组件(2)由从上至下依次布置的背衬层(21)、替换粘贴层(22)、壳聚糖吸液层(23)、竹炭纤维缓释网(24)、β
‑
环糊精交联水凝胶层(25)和接触层(26)组成,所述替换粘贴层(22)粘结在防水隔离层(11)的外侧面上,所述替换粘贴层(22)由多根替换粘结条收尾相连组成环形结构,所述替换粘贴层(22)围绕壳聚糖吸液层(23)的外侧布置,所述壳聚糖吸液层(23)、竹炭纤维缓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雪怡,白荣,郑薇,张婷,成凯丽,马宇楚,乔睿达,廖晴雪,王艺璁,陈婧,王欣玥,问宇琪,郭敏馨,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医科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