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消防工程快速排烟报警用消防窗,涉及消防工程技术领域。该用于消防工程快速排烟报警用消防窗,包括墙体、窗盖、输送机构和开窗机构,所述墙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通风窗架,通风窗架的外壁固定安装有固定环,通风窗架与固定环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饮水槽,饮水槽呈C型设置。该用于消防工程快速排烟报警用消防窗,在火灾产生时,烟雾报警器会感知火灾中产生的烟雾,对伺服电机和双轴电机进行启动,并使紧急疏散器产生报警信号,使紧急疏散器对居民提示紧急疏散,自动的对窗盖进行拉动,并使两个扇叶进行转动,可以加快对烟雾疏散的速度,降低通道中烟雾的含量,提高逃生人员的逃生几率。高逃生人员的逃生几率。高逃生人员的逃生几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消防工程快速排烟报警用消防窗
[0001]本技术涉及消防工程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消防工程快速排烟报警用消防窗。
技术介绍
[0002]“消防”即是消除隐患,预防灾患,当居民楼房产生火灾时,火源因为物质的燃烧,会产生大量的烟雾,如果楼房较为密闭或逃生通道的门窗处于密闭状态,会导致烟雾充满至整个消防通道,使居民在逃生过程中,会对居民的呼吸与视线产生影响,如果烟雾较大,还可能使居民因为缺氧和有害物质的吸入,导致发生居民昏厥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用于消防工程快速排烟报警用消防窗,能够解决楼房较为密闭或逃生通道的门窗处于密闭状态,会导致烟雾充满至整个消防通道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消防工程快速排烟报警用消防窗,包括墙体、窗盖、输送机构和开窗机构,所述墙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通风窗架,通风窗架的外壁固定安装有固定环,通风窗架与固定环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饮水槽,饮水槽呈C型设置;
[0005]所述墙体与窗盖之间设置有导向组件,输送机构位于通风窗架上,开窗机构位于墙体的另一侧,输送机构包括伺服电机、旋转杆、固定架、转动轴、扇叶、第一伞形齿轮和第二伞形齿轮,开窗机构包括传动组件与拉动组件。
[0006]优选的,所述导向组件包括C型导向杆和导向块,C型导向杆固定安装于墙体的一侧,导向块固定安装于窗盖上,导向块滑动安装于C型导向杆的外壁上,对两个窗盖定向移动。
[0007]优选的,所述伺服电机固定安装于通风窗架的后侧外壁,旋转杆的两端分别转动安装于通风窗架的前后侧内壁,固定架固定安装于通风窗架的前后侧内壁,转动轴转动安装于固定架上,扇叶固定安装于转动轴的外壁,第一伞形齿轮固定安装于转动轴的一端,第二伞形齿轮固定安装于旋转杆的外壁,第一伞形齿轮与第二伞形齿轮相啮合,伺服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贯穿通风窗架的后侧并与旋转杆的一端固定安装,可以使两个扇叶进行转动,可以加快对烟雾疏散的速度,降低通道中烟雾的含量,降低对逃生人员的呼吸与视线产生的影响,提高逃生人员的逃生几率。
[0008]优选的,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双轴电机、第一传动杆、第二传动杆、固定块、第三伞形齿轮和第四伞形齿轮,墙体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垫块,双轴电机固定安装于垫块的一侧,双轴电机的两个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分别于第一传动杆的一端和第二传动杆的一端固定安装,固定块转动安装于第一传动杆和第二传动杆的外壁上,固定块与墙体的另一侧固定安装,第三伞形齿轮固定安装于第一传动杆和第二传动杆的外壁。
[0009]优选的,所述拉动组件包括传动轴、传动齿和齿杆,传动轴转动安装于墙体上,传动齿固定安装于窗盖的后侧外壁,齿杆固定安装于传动轴的一端,传动齿与齿杆相啮合,第四伞形齿轮固定安装于传动轴的另一端,第三伞形齿轮与第四伞形齿轮相啮合,在火灾发生时,可以自动的对窗盖进行拉动,使墙体上的通风口处于通风状态。
[0010]优选的,所述墙体上开设有通风口,窗盖和拉动组件均有两个且呈对称设置,饮水槽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烟雾报警器,窗盖的一侧外壁固定安装有紧急疏散器,墙体和通风窗架上固定安装有防护壳,可以对伺服电机和双轴电机进行启动,并使紧急疏散器产生报警信号,提示居民紧急疏散,还可以对雨水进行引导,避免雨水流入通风窗架的内部。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该用于消防工程快速排烟报警用消防窗,在火灾产生时,烟雾报警器会感知火灾中产生的烟雾,对伺服电机和双轴电机进行启动,并使紧急疏散器产生报警信号,使紧急疏散器对居民提示紧急疏散,通过双轴电机、第一传动杆、第二传动杆、固定块、第三伞形齿轮、第四伞形齿轮、传动轴、传动齿和齿杆的配合使用,在火灾发生时,可以自动的对窗盖进行拉动,使墙体上的通风口处于通风状态,通过伺服电机、旋转杆、固定架、转动轴、扇叶、第一伞形齿轮和第二伞形齿轮的配合使用,可以使两个扇叶进行转动,可以加快对烟雾疏散的速度,降低通道中烟雾的含量,降低对逃生人员的呼吸与视线产生的影响,提高逃生人员的逃生几率。
附图说明
[001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地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A部放大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饮水槽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7]附图标记:墙体1、窗盖2、导向组件3、C型导向杆301、导向块302、通风窗架4、固定环5、饮水槽6、输送机构7、伺服电机701、旋转杆702、固定架703、转动轴704、扇叶705、第一伞形齿轮706、第二伞形齿轮707、防护壳8、开窗机构9、双轴电机901、第一传动杆902、第二传动杆903、固定块904、第三伞形齿轮905、第四伞形齿轮906、传动轴907、传动齿908、齿杆909、垫块10、烟雾报警器11、紧急疏散器12。
具体实施方式
[0018]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技术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
[0019]实施例一:
[0020]请参阅图1
‑
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消防工程快速排烟报警用消防窗,包括墙体1、窗盖2、输送机构7和开窗机构9,墙体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通风窗架4,通风窗架4的外壁固定安装有固定环5,通风窗架4与固定环5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饮水槽6,饮水槽6呈C型设置,墙体1与窗盖2之间设置有导向组件3,输送机构7位于通风窗架4上,开窗
机构9位于墙体1的另一侧,输送机构7包括伺服电机701、旋转杆702、固定架703、转动轴704、扇叶705、第一伞形齿轮706和第二伞形齿轮707,开窗机构9包括传动组件与拉动组件。
[0021]实施例二:
[0022]请参阅图1
‑
3,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导向组件3包括C型导向杆301和导向块302,C型导向杆301固定安装于墙体1的一侧,导向块302固定安装于窗盖2上,导向块302滑动安装于C型导向杆301的外壁上。
[0023]进一步的,伺服电机701固定安装于通风窗架4的后侧外壁,旋转杆702的两端分别转动安装于通风窗架4的前后侧内壁,固定架703固定安装于通风窗架4的前后侧内壁,转动轴704转动安装于固定架703上,扇叶705固定安装于转动轴704的外壁,第一伞形齿轮706固定安装于转动轴704的一端,第二伞形齿轮707固定安装于旋转杆702的外壁,第一伞形齿轮706与第二伞形齿轮707相啮合,伺服电机701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贯穿通风窗架4的后侧并与旋转杆702的一端固定安装,伺服电机701的启动会对旋转杆702和第二伞形齿轮707进行转动,第二伞形齿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消防工程快速排烟报警用消防窗,包括墙体(1)、窗盖(2)、输送机构(7)和开窗机构(9),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通风窗架(4),通风窗架(4)的外壁固定安装有固定环(5),通风窗架(4)与固定环(5)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饮水槽(6),饮水槽(6)呈C型设置;所述墙体(1)与窗盖(2)之间设置有导向组件(3),输送机构(7)位于通风窗架(4)上,开窗机构(9)位于墙体(1)的另一侧,输送机构(7)包括伺服电机(701)、旋转杆(702)、固定架(703)、转动轴(704)、扇叶(705)、第一伞形齿轮(706)和第二伞形齿轮(707),开窗机构(9)包括传动组件与拉动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消防工程快速排烟报警用消防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组件(3)包括C型导向杆(301)和导向块(302),C型导向杆(301)固定安装于墙体(1)的一侧,导向块(302)固定安装于窗盖(2)上,导向块(302)滑动安装于C型导向杆(301)的外壁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消防工程快速排烟报警用消防窗,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电机(701)固定安装于通风窗架(4)的后侧外壁,旋转杆(702)的两端分别转动安装于通风窗架(4)的前后侧内壁,固定架(703)固定安装于通风窗架(4)的前后侧内壁,转动轴(704)转动安装于固定架(703)上,扇叶(705)固定安装于转动轴(704)的外壁,第一伞形齿轮(706)固定安装于转动轴(704)的一端,第二伞形齿轮(707)固定安装于旋转杆(702)的外壁,第一伞形齿轮(706)与第二伞形齿轮(707)相啮合,伺服电机(701)的输出轴通过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世勇,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威尔特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