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沉香叶烘干系统,包括上端敞口底端封闭的柱形壳体、滑动连接于壳体内并能够取出的容器、控制器;所述的壳体设有分级烘干机构,所述的容器的结构与分级烘干机构相配合,所述的控制器配置为对分级烘干机构进行控制。一种沉香叶分级烘干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初步烘干;B、深入烘干;C、收尾烘干,通过初步烘干、深入烘干及收尾烘干的组合使用使沉香叶的烘干程度达到第三设定烘干标准。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使沉香叶的烘干加工规范化,避免了主观操作带来的烘干质量低的问题,可有效延长沉香叶的使用寿命,并提高沉香叶茶的质量。叶茶的质量。叶茶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沉香叶烘干系统及分级烘干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茶叶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沉香叶烘干系统及分级烘干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沉香叶经常被制成茶叶,在制备茶叶的过程中,为了使沉香叶茶的香味与颜色更为浓厚,并脱去沉香叶茶中的水分以延长保质期,通常需要对沉香叶进行烘干。现有的烘干方式是通过铁锅翻炒,也有放在烘箱中烘干的,前者容易在翻炒过程中导致沉香叶炒糊或者破碎,而后者由于沉香叶相互堆叠在一起,烘干时处于表面的沉香叶容易干燥,而处于内部的沉香叶则容易烘干不到位,导致整体烘干的质量下降。另外,现有的方式均缺乏对沉香叶烘干质量的控制,基本全依赖人工的经验进行判断。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沉香叶烘干系统及分级烘干方法,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沉香叶烘干系统,包括上端敞口底端封闭的柱形壳体、滑动连接于壳体内并能够取出的容器、控制器;所述的壳体设有分级烘干机构,所述的容器的结构与分级烘干机构相配合,所述的控制器配置为对分级烘干机构进行控制。
[0006]优选的,所述的容器包括导向环、螺接于导向环内孔的密封盖、贯穿密封盖上下端面的上通气管、同轴设于导向环下方的套筒、压环、竖龙骨、支撑环、钢丝网、中心通气管;所述的导向环的侧壁外表面与壳体的内表面滑动连接,并用于对容器在壳体内的行进轨迹进行导向;所述的套筒的上端与导向环下表面密封固定连接,所述的压环套设于套筒外表面的底端,所述的支撑环的上表面通过多个竖龙骨与套筒的底端固定连接,多个竖龙骨绕套筒的轴线均匀分布,所述的支撑环的中心处还设有圆板,所述的圆板的侧表面通过连接杆与支撑环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的钢丝网分别连接于套筒、相邻的竖龙骨、支撑环围合的空间内以及支撑环、圆板、连接杆围合的空间内;所述的中心通气管上端封闭下端敞口,中心通气管的下端贯穿圆板的下表面,上端沿导向环的轴线向容器内延伸,在中心通气管的侧壁上均匀分布有若干出风孔;所述的支撑环的底端还设有第一支撑腿。
[0007]优选的,所述的分级烘干机构包括绕壳体的轴线均匀分布于壳体上部外表面的多个第一通风管及设于壳体下部外表面的多个第二通风管,所述的竖龙骨的高度与第一通风管和第二通风管之间的距离相配;所述的第一通风管与第二通风管之间的壳体壁内均匀分布有第一加热组件,第二通风管与壳体底部之间的壳体壁内均匀分布有第二加热组件,所述的壳体内壁由导热金属材料制成,所述的第一加热组件与第一通风管内端口之间的壳体壁内表面上还设有密封环,所述的密封环同轴设于壳体内,且密封环的侧壁外表面与壳体内表面密封固定连接,在密封环的顶端设有橡胶垫圈;所述的压环与橡胶垫圈配合使用;所述的壳体的底端下表面设有第二支撑腿,壳体底端的中心处设有进气管,所述的进气管上
设有气泵,所述的壳体底端还设有升举机构,所述的升举机构包括电动推杆、托板,所述的电动推杆的底端与壳体底端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的托板水平设于壳体内,且托板的下表面与电动推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的托板的中心处设有贯通上下端面的对接管,所述的对接管与中心通气管位于圆板上的下端开口配合使用;所述的壳体内表面设有温湿度传感器,所述的上通气管、对接管内分别设有第一电磁阀及第二电磁阀,所述的第二通风管内均设有第三电磁阀,所述的壳体外表面设有插电接口、显示器及控制器,所述的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电动推杆、显示器、气泵、第一加热组件及第二加热组件分别通过导线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的控制器通过插电接口与电源电连接,所述的温湿度传感器与显示器电连接,并通过导线与控制器信号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的壳体为圆柱形结构,所述的托板的侧表面与壳体内表面密封滑动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的密封盖上设有把手,所述的第一通风管及第二通风管均各自包括多组关于壳体轴线对称设置的通风管。
[0010]优选的,所述的第二通风管的内孔截面积的总和大于第一通风管内孔截面积的总和。
[0011]一种沉香叶分级烘干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初步烘干;B、深入烘干;C、收尾烘干,通过初步烘干、深入烘干及收尾烘干的组合使用使沉香叶的烘干程度达到第三设定烘干标准。
[0012]优选的,所述的步骤A包括如下具体步骤:
[0013](A1)在容器内放入沉香叶,使沉香叶的高度低于竖龙骨的高度,将容器插入到壳体内,旋紧密封盖,通过导线将第一电磁阀与控制器电连接,调节电动推杆,并使第一支撑腿的下端与托板上表面相抵;
[0014](A2)关闭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打开第三电磁阀,调节电动推杆,使压环位于第一通风管上方且使托板位于第二通风管下方,并锁定位置;
[0015](A3)开启第一加热组件,通过控制器控制壳体内的温度恒定,对沉香叶进行初步烘干,当壳体内的湿度达到第一设定标准时,初步烘干完成。
[0016]优选的,所述的步骤B包括如下具体步骤:
[0017](B1)打开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并开启气泵;
[0018](B2)启动第二加热组件,通过控制器控制壳体内的温度恒定,开始深入烘干;
[0019](B3)当湿度达到第二设定标准时,完成深入烘干。
[0020]优选的,所述的步骤C包括如下具体步骤:
[0021](C1);关闭第三电磁阀,通过电动推杆的收缩带动容器向下移动,并使压环的下表面与橡胶垫圈的上表面依靠容器自身的重力压紧;
[0022](C2)通过气泵持续向中心通气管内泵入空气,当湿度数值达到第三设定标准时,停止泵入空气,并通过控制器检验壳体内的湿度是否能在设定时间段内保持相对恒定,在检验过程中,关闭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检验完成后打开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
[0023](C3)若湿度在设定时间段内升高并超过第三设定标准,则重复具体步骤(C2),直到设定时间段内壳体内的湿度始终处于第三设定标准范围内,收尾烘干完成。
[0024]本专利技术一种沉香叶烘干系统及分级烘干方法的有益效果:
[0025]1、本专利技术可以使沉香叶的烘干加工规范化,避免了主观操作带来的烘干质量低的问题,可有效延长沉香叶的使用寿命,并提高沉香叶茶的质量。
[0026]2、本专利技术通过初步烘干、深入烘干及收尾烘干的组合使用使沉香叶的烘干程度达到第三设定烘干标准,在烘干过程中,沉香叶受热均衡,水分排出效率高,烘干速度可调节,尤其在关系到烘干质量的收尾烘干过程中,通过反复检测和减慢烘干速度确保了沉香叶的质量。
附图说明
[0027]图1、本专利技术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8]图2、本专利技术初步烘干或深入烘干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9]图3、本专利技术收尾烘干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30]图4、本专利技术容器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31]图5、本专利技术容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32]图6、本专利技术支撑环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003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沉香叶烘干系统,其特征为:包括上端敞口底端封闭的柱形壳体、滑动连接于壳体内并能够取出的容器、控制器;所述的壳体设有分级烘干机构,所述的容器的结构与分级烘干机构相配合,所述的控制器配置为对分级烘干机构进行控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沉香叶烘干系统,其特征为:所述的容器包括导向环、螺接于导向环内孔的密封盖、贯穿密封盖上下端面的上通气管、同轴设于导向环下方的套筒、压环、竖龙骨、支撑环、钢丝网、中心通气管;所述的导向环的侧壁外表面与壳体的内表面滑动连接,并用于对容器在壳体内的行进轨迹进行导向;所述的套筒的上端与导向环下表面密封固定连接,所述的压环套设于套筒外表面的底端,所述的支撑环的上表面通过多个竖龙骨与套筒的底端固定连接,多个竖龙骨绕套筒的轴线均匀分布,所述的支撑环的中心处还设有圆板,所述的圆板的侧表面通过连接杆与支撑环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的钢丝网分别连接于套筒、相邻的竖龙骨、支撑环围合的空间内以及支撑环、圆板、连接杆围合的空间内;所述的中心通气管上端封闭下端敞口,中心通气管的下端贯穿圆板的下表面,上端沿导向环的轴线向容器内延伸,在中心通气管的侧壁上均匀分布有若干出风孔;所述的支撑环的底端还设有第一支撑腿。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沉香叶烘干系统,其特征为:所述的分级烘干机构包括绕壳体的轴线均匀分布于壳体上部外表面的多个第一通风管及设于壳体下部外表面的多个第二通风管,所述的竖龙骨的高度与第一通风管和第二通风管之间的距离相配;所述的第一通风管与第二通风管之间的壳体壁内均匀分布有第一加热组件,第二通风管与壳体底部之间的壳体壁内均匀分布有第二加热组件,所述的壳体内壁由导热金属材料制成,所述的第一加热组件与第一通风管内端口之间的壳体壁内表面上还设有密封环,所述的密封环同轴设于壳体内,且密封环的侧壁外表面与壳体内表面密封固定连接,在密封环的顶端设有橡胶垫圈;所述的压环与橡胶垫圈配合使用;所述的壳体的底端下表面设有第二支撑腿,壳体底端的中心处设有进气管,所述的进气管上设有气泵,所述的壳体底端还设有升举机构,所述的升举机构包括电动推杆、托板,所述的电动推杆的底端与壳体底端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的托板水平设于壳体内,且托板的下表面与电动推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的托板的中心处设有贯通上下端面的对接管,所述的对接管与中心通气管位于圆板上的下端开口配合使用;所述的壳体内表面设有温湿度传感器,所述的上通气管、对接管内分别设有第一电磁阀及第二电磁阀,所述的第二通风管内均设有第三电磁阀,所述的壳体外表面设有插电接口、显示器及控制器,所述的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宁,
申请(专利权)人:太樾中医药研究院山东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