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乙烯极性高分子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852595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8 07: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聚乙烯极性高分子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高分子材料领域。其原辅材料配方组成如下,PE树脂、极性单体、引发剂、极性高聚物、抗氧剂。所述聚乙烯极性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采用失重式计量秤分区域加料方式,从双螺杆挤出机的不同区域加料口准确计量加入相应原辅材料,所有配方物料在双螺杆挤出过程中,极性单体与聚乙烯和极性高聚物之间发生化学接枝反应,同时熔融共混,得到性能稳定的聚乙烯极性高分子复合材料;所述分区域加料方式,是根据接枝反应进程加入相应配方原辅材料,可以有效发挥各原辅材料对复合材料性能的贡献和相互协同作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复合材料具体极性单体接枝率高,凝胶含量低,高强度且性能稳定。度且性能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聚乙烯极性高分子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高分子材料
,尤其是涉及一种聚乙烯极性高分子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聚乙烯(PE)是世界上消费量最大的通用塑料树脂产品,主要包括高密度聚乙烯(HDPE)、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低密度聚乙烯(LDPE)三大类,化学稳定性好,物理性能优良,可加工成各类塑料制品,相对性价比较高,广泛应用于电器、能源、化工、交通运输、包装等生产生活中的各个方面。
[0003]聚乙烯PE属于非极性高分子材料,表面能较低,与其他极性高分子材料、无机填料、纤维等材料混合或覆合界面相容性较差,而且聚乙烯PE材料本身的热变形温度低,熔点低,尺寸稳定性差,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在诸多领域的推广使用,因此赋予聚乙烯极性成为拓展聚乙烯应用领域的一个热点研究课题。其中,共混极性聚合物技术和应用化学接枝改性技术,是最常用的方法。
[0004]共混极性聚合物技术,是根据相似相容的原理,采用共混改性技术,选择极性聚合物高分子材料与聚乙烯共混,提高聚乙烯材料的极性。极性高聚物分子链上大多含有乙烯聚合链段,具有与聚乙烯相似的结构,故二者共混相容性较好,可以形成稳定的高聚物共混体系。此类极性高聚物主要以乙烯基类共聚物为主,包括乙烯丙烯酸共聚物(EAA)、乙烯

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等。
[0005]化学接枝改性技术是将某些极性单体在过氧化物引发剂作用下,通过自由基引发反应,和高聚物分子链形成共价键连在一起,将极性单体接枝到聚乙烯链上,从而获得极性高分子材料,业内一般通过接枝率这个指标来判定接枝高分子极性的高低,接枝率越高,高分子极性越高。极性单体主要指含有羧基、羟基、酯基等极性基团的单体,如甲基丙烯酸甲酯、马来酸酐及其衍生物、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等,其中马来酸酐是最常用的极性单体,其分子双取代结构的立体位阻效应,可以阻碍接枝过程发生自聚反应,在提高单体利用率的同时,保证高聚物的宏观性能不变。
[0006]目前,市面上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产品很多,包括马来酸酐接枝高密度聚乙烯(MAH

g

HDPE或HDPE

g

MAH)、马来酸酐接枝线性低密度聚乙烯(MAH

g

LLDPE或LLDPE

g

MAH),存在接枝率低、凝胶含量高、强度低、性能不稳定等问题。
[0007]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在制备过程中,采用接枝改性和共混改性相结合技术,利用分区域加料方式,确保原辅材料在双螺杆挤出机熔融挤出过程中的接枝反应稳定发生,同时达到稳定的共混效果,形成一个稳定高分子复合材料体系,此法制备的聚乙烯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接枝率、无凝胶产生,强度高且性能稳定。本专利技术方法未见相关文献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产品存在的接枝率低、凝胶含
量高、强度低、性能不稳定等问题,通过马来酸酐接枝和引入极性高聚物,获得性能优异的聚乙烯极性高分子复合物。
[0009]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聚乙烯极性高分子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聚乙烯极性高分子复合材料,其原辅材料配方组成按重量百分比如下,PE树脂82%~92%、极性单体3%~5%、引发剂0.3%~0.5%、极性高聚物5~10%、抗氧剂0.3%~0.6%。
[0010]所述一种聚乙烯极性高分子复合材料,所述PE树脂,包括低密度LDPE、线性低密度LLDPE、高密度HDPE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HDPE/LLDPE复配使用。
[0011]所述的一种聚乙烯极性高分子复合材料,所述极性单体,包括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马来酸酐及其衍生物、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中的任一种或多种。优选马来酸酐,马来酸酐又称顺丁烯二酸酐,简写MAH,室温下为有酸味的无色或白色固体。
[0012]所述的一种聚乙烯极性高分子复合材料,所述极性聚合物,是乙烯基类共聚物,主要包括乙烯丙烯酸共聚物(EAA)、乙烯

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中的一种。优选,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树脂),VA含量低于40%。
[0013]所述的一种聚乙烯极性高分子复合材料,所述引发剂,是过氧化物引发剂,包括过包括过氧化二异丙苯(DCP)、叔丁基过氧化氢(TBHP)、过氧化二苯甲酰(BPO)、2,5

二甲基

2,5

二(叔丁基过氧化)己烷(双25)、过氧化二叔丁基中的任一种。优选,过氧化二异丙苯(DCP),白色结晶体,分解温度120~125℃。
[0014]所述的一种聚乙烯极性高分子复合材料,所述抗氧剂,包括四[β

(3,5

二叔丁基
‑4‑
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1010)、抗氧剂β

(3,5

二叔丁基
‑4‑
羟基苯基)丙酸十八碳醇酯(1076)、三[2.4

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168)、硫代二丙酸双月桂酯(DLTP)中的的任一种或多种。优选,抗氧剂1010/抗氧剂168复配使用。
[0015]所述的一种聚乙烯极性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采用失重式计量秤分区域加料方式,根据接枝反应进程,准确计量加入相应原辅材料,可以有效发挥各原辅材料对复合材料性能的贡献和相互协同作用;所述PE树脂、极性单体、引发剂按配方重量百分比称量,依次加入高速搅拌机中,先低速混合再高速混合,得到均匀混合料,混合料通过一个失重式计量秤从主喂料口加入双螺杆反应挤出机中;极性高聚物EVA按配方百分比,通过一个失重式计量秤计量从双螺杆挤出机的侧喂料口A加入;抗氧剂由主抗氧剂1010和辅助抗氧剂168组成,按一定比例混合后,通过一个失重式计量秤在双螺杆挤出机侧喂料口B加入。
[0016]所述的一种聚乙烯极性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双螺杆挤出机长径比为(L/D)44:1,螺杆直径为D62mm,自主喂料口至模头按十一加热区设定温度,分别设定为:一区/100℃(主喂料口)、二区/180℃、三区/235℃、四区/240℃、五区/240℃、六区/240℃(侧喂料口A)、七区/235℃(侧喂料口B)、八区/235℃、九区/230℃(真空口)、十区/230℃、十一区/模头200℃,各区温度波动控制不超过5℃;螺杆转速300

350rpm、装置真空度不低于(

0.06)MPa。
[0017]所述配方原辅材料,在规定的工艺技术条件下,在双螺杆挤出机中熔融共混反应挤出,挤出的料条经水冷、风冷、切粒和干燥,即制得一种聚乙烯极性高分子复合材料。
[001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9]本专利技术选用马来酸酐作为极性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乙烯极性高分子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材料配方组成按重量百分比如下:PE树脂82%~92%、极性单体3%~5%、引发剂0.3%~0.5%、极性高聚物5~10%、抗氧剂0.3%~0.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聚乙烯极性高分子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PE树脂包括低密度LDPE、线性低密度LLDPE、高密度HDPE中的一种或多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乙烯极性高分子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性单体包括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马来酸酐、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中的任一种或多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乙烯极性高分子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性聚合物是乙烯基类共聚物,包括乙烯丙烯酸共聚物、乙烯

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中的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乙烯极性高分子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发剂是过氧化物引发剂,包括过氧化二异丙苯、叔丁基过氧化氢、过氧化二苯甲酰、2,5

二甲基

2,5

二(叔丁基过氧化)己烷、过氧化二叔丁基中的任一种。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乙烯极性高分子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剂包括四[β

(3,5

二叔丁基
‑4‑
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抗氧剂β

(3,5

二叔丁基
‑4‑
羟基苯基)丙酸十八碳醇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丹云黄晓艳
申请(专利权)人:丹阳嘉力士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