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P-U曲线插值变论域模糊控制的光伏有功上调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852312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8 07: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光伏发电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P

U曲线插值变论域模糊控制的光伏有功上调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光伏发电
,具体的是一种基于P

U曲线插值变论域模糊控制的光伏有功上调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截止到2021年底,我国光伏累计装机容量达到了3.06亿千瓦,占全国总发电装机容量的12.9%。由于光伏能源本身的间歇性和波动性,光伏最大功率点跟踪虽然能确保光伏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但是极易造成有光满发和无光不发的不良现象,这极易对电网的稳定性造成影响。随着光伏渗透率的持续增加,电力系统对光伏除了提供电能的常规要求外,还需要其提供一些辅助功能,包括频率响应在内。
[0003]光伏参与电网调频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在光伏侧增加储能,但是储能装置的的成本较高。另一种方法是使光伏发电单元工作在电网调度模式,其输出功率持续跟踪系统的有功功率指令。本专利技术针对电力系统频率低于额定频率时需要提高有功功率输出的要求,提出了一种光伏有功快速上调方法。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功率跟踪速度较慢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P<br/>‑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P

U曲线插值变论域模糊控制的光伏有功上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估计光伏发电单元当前可发最大输出功率,然后光伏阵列接收有功上调指令;步骤2:通过基于P

U曲线插值的变论域模糊控制快速上调光伏发电单元的当前工作点至有功上调指令附近;步骤3:在有功指令附近通过小步长的扰动观察法精确平稳跟踪至有功上调指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P

U曲线插值变论域模糊控制的光伏有功上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通过设置主逆变器,使其一直工作在最大功率点跟踪模式的方式,获取当前光伏发电单元可发最大功率P
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P

U曲线插值变论域模糊控制的光伏有功上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有功上调指令与最大功率点之间应满足以下关系来进行光伏有功快速上调,P
PV
<P
ref
<P
M
其中,P
PV
为光伏发电单元当前实际工作点的功率,P
ref
为有功上调指令,P
M
为光伏发电单元最大输出功率。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P

U曲线插值变论域模糊控制的光伏有功上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基于扰动电压步长模糊控制提出了一种光伏有功快速上调方法,记k

1步的电压变化量和k

1步的功率变化量分别为:ΔU
k
‑1=U
k
‑1‑
U
k
‑2,ΔP
k
‑1=P
k
‑1‑
P
ref
其中,ΔU
k
‑1为第k

1步的电压变化量,U
k
‑1为第k

1步的电压,U
k
‑2为第k

2步的电压,ΔP
k
‑1为第k

1步的功率变化量,P
k
‑1为第k

1步的功率,P
ref
为有功上调指令。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P

U曲线插值变论域模糊控制的光伏有功上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ΔU
k
‑1和ΔP
k
‑1作为模糊控制器的输入被模糊化后,根据设计的模糊规则得到模糊输出量再经过解模糊可以得到第k步的电压扰动量ΔU
k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P

U曲线插值变论域模糊控制的光伏有功上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糊规则的设计为:第一,对电压的调整方向,即ΔU
k
的正负,当增大电压导致P
PV
靠近P
ref
时或者当电压减小导致P
PV
远离P
ref
时,应提高电压,即ΔU
k
>0;当电压减小导致P
PV...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丙团王满亮孙睿哲
申请(专利权)人:东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