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盾构隧道变形快速加固体系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852135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8 07: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盾构隧道变形快速加固体系及方法,特点是包括两块对称设置在隧道内道床两侧的底部加固块、两块对称设置在隧道内两侧的侧部加固块和一块位于隧道内顶部的顶部加固块,侧部加固块的底部与底部加固块之间通过直螺栓连接,侧部加固块的顶部与顶部加固块之间通过弯螺栓连接,侧部加固块和顶部加固块内开设有连通的拟合盾构隧道弯矩受力状态的预应力孔道,所述预应力孔道内设置有钢绞线,其加固方法包括底部加固块安装、侧部加固块和顶部加固块安装后预应力初步张拉的步骤,最后盾构隧道复位施工的步骤,优点是可根据隧道复位情况实时张拉预应力调整加固体的形状,保证加固体与隧道基本密贴以及隧道注浆复位过程隧道结构安全性。过程隧道结构安全性。过程隧道结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盾构隧道变形快速加固体系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城市轨道交通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盾构隧道变形快速加固体系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城市轨道交通盾构隧道会因周边局部堆载、基坑开挖等建筑活动而发生过大的横断面变形,变形过大则需对结构进行加固修复。目前,主要可分为内部加固和外部加固两大类。其中,内部加固可分为黏贴钢板加固法、黏贴复合腔体加固法、黏贴芳纶布加固法、黏贴碳纤维布加固法,外部加固主要为侧向注浆加固法。黏贴芳纶布加固法、黏贴碳纤维布加固法能避免隧道单块管片的破坏但较难提供足够的刚度,黏贴钢板加固法、黏贴复合腔体加固法虽然能提供足够的刚度,但无法实现隧道变形的恢复,且施工过程需要进行焊接等作业,作业时间长,同时无法随着隧道变形的恢复进一步实现结构的变形;侧向注浆加固法虽然能实现隧道结构变形的恢复,但施工过程隧道变形控制困难,易造成隧道的变形过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根据隧道复位情况实时张拉预应力调整加固体的形状,保证加固体与隧道基本密贴以及隧道注浆复位过程隧道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盾构隧道变形快速加固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两块对称设置在盾构隧道内道床两侧的底部加固块、两块对称设置在盾构隧道内两侧的侧部加固块和一块位于盾构隧道内顶部的顶部加固块,所述的侧部加固块的底部与所述的底部加固块之间通过直螺栓连接,所述的侧部加固块的顶部与所述的顶部加固块之间通过弯螺栓连接,所述的侧部加固块和所述的顶部加固块内开设有连通的拟合盾构隧道弯矩受力状态的预应力孔道,所述预应力孔道内设置有钢绞线,所述的钢绞线端头设置有预应力施加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盾构隧道变形快速加固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部加固块在与所述的侧部加固块连接的端面上对称设置有两个液压顶升装置槽和两个一号斜螺栓孔,所述的底部加固块上且位于两个所述的液压顶升装置槽之间设置有若干个机械限位装置,所述的液压顶升装置槽内设置有用于将所述的侧部加固块向上顶升的液压顶升装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盾构隧道变形快速加固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械限位装置包括限位轴和限位圈,所述的限位轴固定在所述的底部加固块内的槽孔中,所述的限位圈置于所述的底部加固块与所述的限位轴之间的环形空隙内且可沿着所述的限位轴上下转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盾构隧道变形快速加固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号斜螺栓孔内设有内螺纹,所述的液压顶升装置为微型液压千斤顶。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盾构隧道变形快速加固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侧部加固块的底部对称设置有两个二号斜螺栓孔和两个预应力施加端头,所述的直螺栓穿入所述的二号斜螺栓孔和所述的一号斜螺栓孔内,所述的侧部加固块的顶部对称设置有两个一号弯螺栓孔和两个一号预应力孔道,所述的侧部加固块的中间位置设置有一个用于插入注浆管的预留槽。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盾构隧道变形快速加固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部加固块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两个二号弯螺栓孔和两个二号预应力孔道,所述的弯螺栓穿入所述的二号弯螺栓孔和所述的一号弯螺栓孔内,所述的钢绞线穿入所述的一号预应力孔道和所述的二号预应力孔道内,所述的预应力施加装置在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燕明周俊宏陈明清汤继新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地铁产业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