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试样用摆锤冲击试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85196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8 07: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金属试样用摆锤冲击试验装置,包括;摆锤式冲击试验机主体,设置在所述摆锤式冲击试验机主体下端的中空基座,设置在所述中空基座的两组通孔,穿插两组所述通孔的两个夹板部,设置在所述中空基座内的操作部,设置在所述操作部上的两组侧推部以及设置在所述中空基座上端的若干缓冲支撑部;两个所述夹板部能够侧抵两个所述两组侧推部,且两个所述夹板部能够侧抵外置金属试样件,与现有技术相比,设置有两组夹板部,通过两组夹板部的对向活动过程侧推不同规格的外置金属试样件,使其保持精准的测试位置,通过操作部对于两组侧推部的径向驱动过程,让两组夹板部受力得到的对向活动幅度保持一致性,提高外置金属试样件校正位置的效率。校正位置的效率。校正位置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属试样用摆锤冲击试验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检测
,具体涉及一种金属试样用摆锤冲击试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摆锤式冲击试验机用于检测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在动负荷下抵抗冲击的性能,以便判断材料在动负荷下的性质。
[0003]现有技术中,外置金属试样件,需要参照两块设置在摆锤冲击试验机基座上的两个板的间隙为参考居中摆放,让外置金属试样件满足精准受力需求,但是,外置金属试样件尺寸不一,其位置摆放的精准度只能人为调控,让测试数据不精准;且外置金属试样件一般直接摆放在基座,其过程让基座长期受到撞击作用力容易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不同外置金属试样件放置位置不精准和外置金属试样件摆放方式不佳的问题,提供一种金属试样用摆锤冲击试验装置。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金属试样用摆锤冲击试验装置,包括;摆锤式冲击试验机主体,设置在所述摆锤式冲击试验机主体下端的中空基座,设置在所述中空基座的两组通孔,穿插两组所述通孔的两个夹板部,设置在所述中空基座内的操作部,设置在所述操作部上的两组侧推部以及设置在所述中空基座上端的若干缓冲支撑部;两个所述夹板部能够侧抵两个所述两组侧推部,且两个所述夹板部能够侧抵外置金属试样件,其中;旋转所述操作部,两组所述侧推部能够侧推两组所述夹板部,以使两组所述夹板部对向活动;外置金属试样件下压放置在若干所述缓冲支撑部上时,以使若干所述缓冲支撑部形变卸力。
[0006]进一步地,所述操作部包括贯穿转动设置在所述中空基座上的半牙螺栓操作杆以及螺旋连接在所述半牙螺栓操作杆上的活动架,其中;旋转所述半牙螺栓操作杆,所述半牙螺栓操作杆能够带动所述活动架活动,以使所述活动架带动两组所述侧推部活动。
[0007]进一步地,所述活动架包括螺旋设置在所述半牙螺栓操作杆上的竖杆以及垂直连接在所述竖杆上的两个横杆;所述竖杆的长度大于两个所述横杆之间的间距;所述竖杆的两端与所述中空基座内两侧相接触,其中;所述竖杆能够摩擦所述中空基座内两侧。
[0008]进一步地,所述侧推部包括设置在所述横杆上的第一直角梯形块以及设置在所述横杆上的第二直角梯形块;所述第一直角梯形块与所述第二直角梯形块之间颠倒对称,其中;所述横杆能够带动所述第一直角梯形块移动和所述第二直角梯形块移动,以使所述第一直角梯形块和所述第二直角梯形块侧推所述夹板部移动。
[0009]进一步地,所述夹板部包括穿插设置在所述通孔内的压板;所述压板下抵所述中空基座内底端,且所述压板侧抵所述通孔两侧;所述压板宽度小于所述通孔宽度,其中;所述压板移动时能够分别摩擦所述中空基座和所述通孔。
[0010]进一步地,所述夹板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压板内侧的若干球槽以及设置在若干所
述球槽的若干滚珠;若干所述滚珠能够侧抵外置金属试样件,其中;外置金属试样件适于摩擦若干所述滚珠滚动。
[0011]进一步地,所述缓冲支撑部包括镜像设置在所述中空基座上的两根弧形撑杆以及一体设置在两根所述弧形撑杆上的两根弧形中空杆;两根所述弧形撑杆和两根所述弧形中空杆均具有弹性,其中;外置金属试样件下压放置在两根所述弧形中空杆时,两根所述弧形中空杆和两根所述弧形撑杆能够依次弯曲形变卸力。
[0012]进一步地,所述弧形中空杆为网格状;且所述弧形中空杆截面为半圆环形。
[0013]进一步地,所述弧形撑杆上端面设置有若干粘连槽,且若干所述粘连槽上胶合连接有若干椭圆气囊,并且若干所述椭圆气囊上设置有若干通气孔,其中;外置金属试样件下压放置在所述弧形中空杆时,所述弧形中空杆能够形变压缩若干所述椭圆气囊,以使若干所述通气孔泄气排压。
[0014]进一步地,所述通气孔为沙漏形,且所述通气孔侧边线为拱形。
[00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不同规格的外置金属试样件放置在工位的过程缺乏辅助作用,使其受力位置不够精准;且外置金属试样件直接放置在工位缺乏防护作用,容易让用于支撑的物体受到冲击力和摩擦力而快速损耗,与现有技术相比,设置有两组夹板部,通过两组夹板部的对向活动过程侧推不同规格的外置金属试样件,使其保持精准的测试位置,通过操作部对于两组侧推部的径向驱动过程,让两组夹板部受力得到的对向活动幅度保持一致性,提高外置金属试样件校正位置的效率;若干缓冲支撑部能替代中空基座与外置金属试样件摩擦接触和冲撞接触,在支撑外置金属试样件时,通过自身的形变特性,让外置金属试样件的放置作用力受到多级缓冲卸力作用,保持其工作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7]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侧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俯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操作部连接侧推部俯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侧推部局部侧视剖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图5中A处放大图。
[0018]图中:1、摆锤式冲击试验机主体;2、中空基座;3、通孔;4、夹板部;41、压板;42、球槽;43、滚珠;5、操作部;51、半牙螺栓操作杆;52、活动架;521、竖杆;522、横杆;6、侧推部;61、第一直角梯形块;62、第二直角梯形块;7、缓冲支撑部;71、弧形撑杆;72、弧形中空杆;8、粘连槽;
9、椭圆气囊;10、通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9]现在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专利技术有关的构成。
[0020]请参阅1所示,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请参阅2所示,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侧视图,如图1

2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金属试样用摆锤冲击试验装置,包括;摆锤式冲击试验机主体1,设置在所述摆锤式冲击试验机主体1下端的中空基座2,摆锤式冲击试验机主体1上设置有试验锤体,设置在所述中空基座2的两组通孔3,两组通孔3之间的中轴线与试验锤体的中轴线共线,穿插两组所述通孔3的两个夹板部4,设置在所述中空基座2内的操作部5,设置在所述操作部5上的两组侧推部6以及设置在所述中空基座2上端的若干缓冲支撑部7;两个所述夹板部4能够侧抵两个所述两组侧推部6,且两个所述夹板部4能够侧抵外置金属试样件,其中;旋转所述操作部5,两组所述侧推部6能够侧推两组所述夹板部4,以使两组所述夹板部4对向活动;外置金属试样件下压放置在若干所述缓冲支撑部7上时,以使若干所述缓冲支撑部7形变卸力,具体的,现有技术中,不同规格的外置金属试样件放置在工位的过程缺乏辅助作用,使其受力位置不够精准;且外置金属试样件直接放置在工位缺乏防护作用,容易让用于支撑的物体受到冲击力和摩擦力而快速损耗,与现有技术相比,设置有两组夹板部4,通过两组夹板部4的对向活动过程侧推不同规格的外置金属试样件,使其保持精准的测试位置,通过操作部5对于两组侧推部6的径向驱动过程,让两组夹板部4受力得到的对向活动幅度保持一致性,提高外置金属试样件校正位置的效率;若干缓冲支撑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试样用摆锤冲击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摆锤式冲击试验机主体(1),设置在所述摆锤式冲击试验机主体(1)下端的中空基座(2),设置在所述中空基座(2)的两组通孔(3),穿插两组所述通孔(3)的两个夹板部(4),设置在所述中空基座(2)内的操作部(5),设置在所述操作部(5)上的两组侧推部(6)以及设置在所述中空基座(2)上端的若干缓冲支撑部(7);两个所述夹板部(4)能够侧抵两个所述两组侧推部(6),且两个所述夹板部(4)能够侧抵外置金属试样件,其中;旋转所述操作部(5),两组所述侧推部(6)能够侧推两组所述夹板部(4),以使两组所述夹板部(4)对向活动;外置金属试样件下压放置在若干所述缓冲支撑部(7)上时,以使若干所述缓冲支撑部(7)形变卸力。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试样用摆锤冲击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部(5)包括贯穿转动设置在所述中空基座(2)上的半牙螺栓操作杆(51)以及螺旋连接在所述半牙螺栓操作杆(51)上的活动架(52),其中;旋转所述半牙螺栓操作杆(51),所述半牙螺栓操作杆(51)能够带动所述活动架(52)活动,以使所述活动架(52)带动两组所述侧推部(6)活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金属试样用摆锤冲击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架(52)包括螺旋设置在所述半牙螺栓操作杆(51)上的竖杆(521)以及垂直连接在所述竖杆(521)上的两个横杆(522);所述竖杆(521)的长度大于两个所述横杆(522)之间的间距;所述竖杆(521)的两端与所述中空基座(2)内两侧相接触,其中;所述竖杆(521)能够摩擦所述中空基座(2)内两侧。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金属试样用摆锤冲击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推部(6)包括设置在所述横杆(522)上的第一直角梯形块(61)以及设置在所述横杆(522)上的第二直角梯形块(62);所述第一直角梯形块(61)与所述第二直角梯形块(62)之间颠倒对称,其中;所述横杆(522)能够带动所述第一直角梯形块(61)移动和所述第二直角梯形块(62)移动,以使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文明吴贫卞晨桂鑫崔怿然桂鹏潘正村宗泽周翔吴文双丁杉吕晨郑兰斌吴志华艾晓蕾赵薇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春谷增材检验检测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