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食用植物叶片外源植物酶制剂的制备工艺及其应用,属于烟叶、茶叶添加剂技术领域。解决烟叶和茶叶发酵工艺的问题。一种可食用的植物外源植物酶的制备工艺,其包括以下步骤:A、原料预处理:叶片与纯净水按质量体积比1: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食用的植物外源植物酶的制备工艺及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食用植物叶片外源植物酶制剂的制备工艺及其应用,属于烟叶、茶叶添加剂
技术介绍
[0002]卷烟的吸味、愉快程度和满足感是香味成分、感官和触觉复杂作用的结果。给卷烟的吸味下一个定义是十分困难的,原因是大量的香韵或香味成分都属于卷烟吸味的一部分,只不过是在某种特定风格的卷烟中一些香韵有比较明显的突显而已。在描述卷烟吸味时,无论何种风格的香型,烟草香韵即烟草的本香都是非常重要的。卷烟除了处理工艺以外,主要影响吸味的因素就是添加的香精香料,对于不同风格的卷烟而言,烟草本香都是占主导地位的。因此,寻找并开发烟草的香味成分是很多烟草化学家所追求的重要目的。
[0003]目前的烟用香精香料大多数是化学合成产品,然而随着国际禁烟运动的愈加盛行,降焦减害的国际大形势,以及烟用香精香料801名单的出炉,对烟用香精香料行业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在此大形势之下,烟草行业必须谋求新的突破口,以适应当前行业形势的发展需求,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0004]烟叶陈化是一种公认的可改善烟叶香味品质、提高烟叶可用性及降低刺激的方法。但是自然陈化时间长、成本高,人工陈化的效果不佳的问题一直是烟草生产厂家无法解决的难题。现阶段国内烟草行业大部分还是使用自然纯化和部分企业使用生物发酵技术来提高烟叶品质。但是生物发酵在烟叶陈化过程中带来很多不确定的因素。
[0005]一片茶鲜叶由于加工技术的不同,其色、香、味、形品质特征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尤其在茶叶加工过程中,茶多酚氧化量的多少而构成六大茶类特征性品质差异最重要的原因之一。研究发现茶多酚包含了30 多种酚类物质,占茶叶干物质总量的 18%~36% ,其主要分为四类,一是黄烷醇类即儿茶素类,约占茶多酚总量的70% 左右,茶多酚因酶促氧化其保留量呈递减趋势,水溶性氧化产物增加。香气是评价茶叶品质的重要因子,仅占茶叶干物质的0.01%~0.05%,却在大宗绿茶品质评分中占有30%的权数,茶叶的香气是由茶叶中芳香物质决定,茶叶香气有个种类型起决定作用的成分也各不相同。
[0006]茶叶制作工艺萎调阶段,随着水分的散失,叶细胞汁浓缩,细胞膜渗透作用加强,酶逐渐活化,引起叶内所含成分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酶的活化使多酚类化合物氧化开始,芳香物质也产生变化,显著地使鲜叶青草气味逐渐消失,继而使其他成分也相应变化,尤其熟茶握堆阶段,发生酶促反应滋味由浓强变为醇厚。传统熟茶如普洱茶发酵时间一般在50~60天左右,发酵过程可控性差,品质难以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从各种天然植物里提取或经产香微生物发酵产生的有益陈化的关键性潜香致香成分来降低分解新烟中的青杂气、刺激性,增加烟草本香香韵,提高吸味和品质,从而进一步的为烤烟自然氧化创造适宜的条件,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达到陈化的目的,
为卷烟生产降低成本;同时对于茶业通过恒温、恒湿控制加入外源性植物酶制剂,加速发酵的同时保证茶叶品质,可增加茶叶香气丰富程度及改善口感的食用植物叶片外源植物酶制剂的制备工艺及其应用。
[0008]一种可食用的植物外源植物酶的制备工艺,其包括以下步骤:A、原料预处理:采摘同一品种食用植物叶片清水洗净除去泥沙等杂质,叶片与纯净水按质量体积比1:3~1:5混合得到混合液,混合液使用破碎机破碎粉碎处理得到破碎液;B、破碎液使用300~400W超声波处理20~30 min,处理液用1000目纱布过滤,弃去残渣,滤过液用7000~10000
×
g高速离心20 min以上;C、外源植物酶用量及操作方法:离心沉淀物(含大量外源植物酶)用纯净水按质量体积比1:10000
‑
1:20000稀释,茶叶丝用喉头喷壶均匀喷洒稀释液,质量体积比为50:1~25:1,不同类型茶叶产生不同功效。
[0009]步骤A中,食用植物叶片在充足而不过量的水溶剂中通过破壁机破碎,使细胞壁中外源植物酶充分释放,此步目的是释放植物叶片中部分植物外源酶。
[0010]步骤B中,通过超声处理,使细胞破碎完全充分释放外源植物酶,离心后获得外援植物酶粗提液,此步目的是充分释放破壁机未能破碎释放的植物外源酶。
[0011]步骤C中,将制备的外源植物酶按一定比例稀释后均匀喷洒于茶叶丝中,不同类型茶叶、不同工艺阶段达到不同醇化效果,不同类型茶叶、不同工艺阶段醇化所需外源酶剂量不同,需根据具体需要添加适量外源酶。
[0012]通过恒温、恒湿控制加入外源性植物酶制剂,加速发酵的同时保证茶叶品质;揉捻使茶条紧实,适当破坏叶组织,使茶汁易泡出且耐冲泡,但并不利于香气的进一步转化。因为揉捻时茶汁溢出,让多酚类物质与各种内含物质混合在一起,抑制了香叶醇、芳樟醇等萜烯醇类物质的形成和转化,此阶段加入可食用植物的外源性植物酶制剂保证茶条紧实对同时释放香气物质。
[0013]茶叶中的香气物质主要来源于三方面:一是鲜叶中本身含有的游离态香气物质;二是加工过程中形成的香气物质;三是茶叶对外源香气的吸附作用(如茉莉花茶的窨制)。途径二是茶叶香气物质生成的主要途径,该过程一般会发生热作用下的物理化学变化或酶促反应,大多数香气成分都是通过酶促反应产生。因此,通过添加外来可食用植物提取的粗酶混合物在茶叶加工过程中对改善茶叶品质具有重要作用。
[0014]通过添加外源植物酶加快茶叶代谢分解茶多酚释放环烷烃等小分子香气物质,实现短时间内达到储藏多年的效果,存储时间久茶叶的色、香、味、品质可以得到显著提升。
[0015]本专利技术原料来源于可食用植物本身添加于茶叶丝,属于纯天然添加剂。不同类型茶叶在不同工艺萎调、揉捻及发酵等阶段,通过额外增加外源植物酶可达到不同效果,如红茶发酵阶段加入外源植物酶可辅助分解茶叶内的单宁,增加香气丰富程度,改良口感;熟茶加工过程中揉捻阶段加入外源植物酶可增加茶叶香气丰富程度及改善口感;熟茶渥堆发酵过程加入外源植物酶可辅助分解茶叶内的单宁,促进茶叶快速熟化,显著增加枣香、蜜甜香,减少发酵酸腐气息,改良口感。
[0016]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实施例1以红茶为例,红茶制作工艺为首先萎调8h,其次揉捻20min,然后杀青110摄氏度20min,再次在30摄氏度环境发酵10h,最后烘干/晒干。此传统工艺中存在一些不足,如茶丝沏茶发苦,香气不足及口感一般,为解决此问题在传统工艺发酵阶段加入外源植物酶制剂。
[0018]采摘菊花花瓣300g清水洗净除去泥沙等杂质;用剪刀剪碎叶片,剪好的叶片中加入1L纯净水,混合液使用破碎机粉碎处理,处理液使用300W超声波处理30min;处理液用1000目纱布过滤,弃去残渣,滤过液用7000
×
g高速离心20min,离心后产物除去上清液,沉淀物中为茶叶叶片中1号外源植物酶。
[0019]具体使用方式为:红茶传统工艺阶段不变,在发酵阶段用外源植物酶制剂离心沉淀物用纯净水按质量体积比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食用的植物外源植物酶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几个步骤:A、原料预处理:采摘同一品种植物叶片清水洗净除去泥沙等杂质,叶片与纯净水按质量体积比1:3~1:5混合得到混合液,混合液使用破碎机破碎粉碎处理得到破碎液;B、超声波处理:破碎液使用300~400W超声波处理20~30 min,处理液用1000目纱布过滤,得到过滤液,弃去残渣;C、离心:过滤液用7000~10000
×
g高速离心20 min以上,得到离心沉淀物内含大量外源植物酶保存待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可食用的植物外源植物酶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叶片采用菊花花瓣或香叶天竺葵叶片。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可食用的植物外源植物酶的制备工艺制得的植物外源植物酶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植物外源植物酶在红茶、普洱茶和烟叶发酵过程中的应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可食用的植物外源植物酶的制备工艺制得的植物外源植物酶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植物外源植物酶在烟叶发酵过程中的应用方法,具体包括如下几个步骤:离心沉淀物用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钰,李艺翔,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谷岸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