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晶碳基空间抗菌耐磨固体润滑复合膜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851470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8 07: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非晶碳基空间抗菌耐磨固体润滑复合膜层,由打底层、金属掺杂非晶碳过渡层、非晶碳层、Cu/Ag共掺杂非晶碳过渡层、Cu/Ag共掺杂非晶碳层以及表层无掺杂非晶碳层构成。沉积基底包括钛合金、不锈钢、铝合金、镁合金、轴承钢等材料制成的零部件及相对运动件。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非晶碳基空间抗菌耐磨固体润滑复合膜层能够很好的提高空间站运动部件的抗菌特性及润滑特性。菌特性及润滑特性。菌特性及润滑特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非晶碳基空间抗菌耐磨固体润滑复合膜层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空间环境用润滑减摩涂层
,特别涉及一种空间居留舱环境反作用轮、陀螺仪、齿轮、泵、传动装置、密封装置等涉及相对运动部件表面抗菌耐磨固体润滑复合膜层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为满足我国空间资源探索和深空探测的需求,空间站的建立健全能够为我国提供更好的平台和基础,空间站搭建工作也在稳步推进过程中。载人空间站为航天员长期驻留创造的良好环境,同样也为微生物的滋生提供了有利条件。致病微生物会导致航天员生病;真菌和霉菌会腐蚀和降解空间站的各种材料,导致空间站设备故障,出现平台失效和密封性下降等风险。航天员长期处在空间辐射环境下,自身免疫力会有所降低,空间站材料的性能会退化,而微生物的活性却会得到增强,对人体和空间站的危害性将逐渐增大。因此,微生物控制成为空间站工程设计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同时也是一项伴随空间站长期运行的持续性工作,它需要随时了解和掌握微生物的演变及规律,不断地改进和更新控制措施。
[0003]在国际空间站上发现的主要致病细菌有葡萄球菌、链球菌和微球菌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晶碳基空间抗菌耐磨固体润滑复合膜层,其特征在于,由打底层、金属掺杂非晶碳过渡层、非晶碳层、Cu/Ag共掺杂非晶碳过渡层、Cu/Ag共掺杂非晶碳层以及表层无掺杂非晶碳层构成;所述非晶碳基空间抗菌耐磨固体润滑复合膜层的制备方法为:S1、沉积碳化钨打底层:基底表面刻蚀清洗后沉积碳化钨打底层;S2、沉积金属掺杂非晶碳过渡层:在所述碳化钨打底层上沉积金属掺杂含量逐渐降低的非晶碳过渡层;S3、沉积非晶碳层:在所述金属掺杂非晶碳过渡层上沉积非晶碳层;S4、沉积Cu/Ag共掺杂非晶碳过渡层:在所述非晶碳层上沉积Cu/Ag含量逐渐增加的共掺杂非晶碳过渡层;S5、沉积Cu/Ag共掺杂非晶碳层:维持所述共掺杂非晶碳中Cu/Ag含量不变,沉积Cu/Ag共掺杂非晶碳层;S6、沉积Cu/Ag共掺杂非晶碳过渡层:减少Cu/Ag掺杂含量,在Cu/Ag共掺杂非晶碳层上沉积Cu/Ag含量逐渐减少的共掺杂非晶碳层;S7、沉积无掺杂类石墨非晶碳层:在所述积Cu/Ag共掺杂非晶碳过渡层上沉积非晶碳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晶碳基空间抗菌耐磨固体润滑复合膜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金属掺杂非晶碳过渡层的过渡族金属元素为Ti、Cr、W或Cu中的一种。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晶碳基空间抗菌耐磨固体润滑复合膜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Cu/Ag共掺杂非晶碳过渡层中Cu、Ag...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鞠鹏飞刘京周翟运飞臧旭升徐州肖金涛周宏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航天设备制造总厂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