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解安全含氢水杯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851392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8 07: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解安全含氢水杯及其使用方法,属于一般的气体与液体物理混合装置技术领域。该氢水杯在杯体的一端或与杯体配接的连接件内设有水解反应室和曲折的气道;水解反应室的底面和侧面均与所述杯体的盛液腔隔开,通过气道将水解反应室与杯体的盛液腔连通;因此使用时可以将需要饮用的水等液体与水解反应室隔离而不被污。此外该氢水杯承压并在盛放液体达到标识后具有不含液体的空间V;气道上或杯体上设有连通空间V并向外泄压的安全阀,气道上设有具有两个流路的三通阀,通过控制三通阀两个流路的开关,使水解反应室分别与空间V和外界彼此连通和切断;因此可以让氢气更多地溶于水等液体中,提高氢气在液体中的溶氢率。率。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解安全含氢水杯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以安全可靠重复使用的氢液杯及其使用方法,属于一般的气体与液体物理混合方法
落。

技术介绍

[0002]氢分子医学指出,氢气可以选择性清除人体内的有害自由基(如羟基自由基

OH),而有害自由基又称为“万病之源”。氢分子医学的诞生与快速发展,催生了氢产品市场;其中常见有可提供饮用含氢气的水等液体的氢液制备产品。日常生活中,人们更习惯于随身携带可重复使用的杯子,如目前市售的富氢水杯,可以随时随地方便饮用。
[0003]据了解,目前市场上的可随身携带并反复使用且可自带产氢气的杯子(装水或其他液体),其自带产氢气方式之一是采用金属水解产氢气(例如镁水反应)这种金属水解产氢模块(尤其是金属水解材料)往往和需要饮用的水等液体直接接触,因此有可能在制氢过程中生成有害毒副产物,污染产品水水质,存在饮水安全隐患。此外,这种杯子产生的氢气在水等液体中都是常压下溶于液体的方式,因此液体中的溶氢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一是:使含氢水杯的水解产氢模块和需要饮用的水等液体不接触,从而使饮用水等液体更安全。
[0005]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二是:提高含氢水杯的水等液体中的溶氢率。
[0006]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提出的技术方案一是:一种水解安全含氢水杯,包括用于盛放液体的杯体,所述杯体上设有进出液口并在进出液口设有与所述杯体形成相互密封配接的连接件,所述杯体的一端或所述连接件内设有水解反应室和曲折的气道;所述水解反应室的底面和侧面均与所述杯体的盛液腔隔开,所述气道的一端从所述水解反应室的上面与水解反应室连通,所述气道的另一端连通所述杯体的盛液腔,所述水解反应室上方的杯体或连接件上还设有加料口和配接所述加料口的封盖。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二提出在上述技术方案一基础上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杯体上设有限制盛放液体容量的标识,所述杯体和连接件能够承受0.2~1Mpa压力,所述杯体的盛液腔在盛放液体达到所述标识后具有不含液体的空间V;所述气道上或所述杯体上设有连通所述不含液体的空间V并向外泄压的安全阀,所述气道上设有三通阀,所述三通阀具有第一流路和第二流路;当所述三通阀处于所述第一流路并打开时,所述第一流路将所述水解反应室与所述杯体的盛液腔彼此连通,当所述三通阀处于所述第一流路并关闭时,所述第一流路将所述水解反应室与所述杯体的盛液腔彼此切断;当所述三通阀处于所述第二流路并打开时,所述第二流路将所述杯体的盛液腔与外界彼此连通,当所述三通阀处于所述第二流路并关闭时,所述第二流路将所述杯体的盛液腔与外界彼此切断。
[0007]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二提出的技术方案二是:一种使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水解安全含氢水杯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使连接件与杯体分离,向杯体内倒入可饮用液体,在达到标识后停止倒入可饮用液体,使杯体内具有不含液体的空间V,然后将连接件与杯体密封配接;2)打开水解反应室的上方的封盖,从加料口向水解反应室加入金属水解材料,然后盖上封盖;3)使三通阀处于第一流路并打开,金属水解材料在水解反应室形成水解产生的氢气从水解反应室上面通过气道进入杯体内不含液体的空间V;4)当空间V的气压达到安全阀的设定值并报警时,关闭处于第一流路的三通阀,此时所述水解反应室与所述杯体的盛液腔之间被切断,再打开封盖并排出水解反应室内的氢气并倒出剩余金属水解材料,然后盖上封盖;5)对杯体施加机械外力使杯体形成振动一段时间后停止振动;6)使三通阀处于第二流路并打开,杯体的盛液腔内残余氢气被排出杯体外,然后关闭处于第二流路的三通阀;7)使连接件与杯体分离,从杯体向外倒出液体或向杯体内插入吸管,即可饮用。
[0008]进一步,所述标识是在所述杯体外壁上的最高注液刻度线,所述连接件是杯盖或杯塞。
[0009]进一步,所述金属水解材料是金属镁和水的混合物。
[0010]进一步,所述连接件是杯盖,所述水解反应室和气道设于所述杯盖内,所述气道在杯盖内呈U形。
[0011]进一步,所述连接件是杯塞,所述杯塞与所述杯体另一端的塞孔配接。
[0012]进一步,上述使用方法的第5)步骤是通过手摇对所述杯体施以外力。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由于将水解反应室的底面和侧面均与杯体的盛液腔隔开并设置曲折的气道来连接水解反应室与杯体的盛液腔,可以有效地将水解反应室的金属水解材料与杯体的盛液腔隔开,避免了需要饮用的水等液体因直接接触金属水解材料而被污染;2)由于当水解反应室产生的氢气通过气道进入杯体内后,可以在杯体内不含液体的空间V内聚集,从而逐步形成气压,该气压可以让氢气更多地溶于水等液体中,提高氢气在液体中的溶氢率;3)由于对杯体施力使之形成振动,因此可以使氢气在与杯体的液体在振动中物理性溶于液体中,即让更多的氢气容存在液体中,从而进一步提高氢气在液体中的溶氢率。
附图说明
[001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水解安全含氢水杯及其使用方法作进一步说明。
[0014]图1是实施例一的水解安全含氢水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实施例二的水解安全含氢水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是实施例三的水解安全含氢水杯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是实施例四的水解安全含氢水杯的结构示意图。
[0018]具体实施方式
[0019]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的一种水解安全含氢水杯,如图1所示,包括盛放液体的杯体1,杯体上设有进液口并在进出液口设有与杯体1形成相互密封配接的连接件,本实施例的连接件是位于杯体1一端的杯盖2。在杯盖2内设有水解反应室3和曲折的气道4,气道4在杯盖2内呈曲折的U形(也可以是S形、W形或其他曲折的迷宫形等)。水解反应室3的底面和侧面均与杯体1的盛液腔1

1隔开,气道4的一端从水解反应室3的上面与水解反应室3连通,气道3的另一端连通杯体1的盛液腔1

1,水解反应室3上方的杯盖2上还设有加料口和配接加料口的封盖5。
[0020]本实施例的杯体1上设有限制盛放液体容量的标识9,本实施例的杯体1是透明的,标识9是在杯体1外壁上的最高注液刻度线。杯体1和杯盖2(连接件)能够承受0.2~1Mpa压力,杯体1的盛液腔在盛放液体达到标识9后具有不含液体的空间V。在杯体1的侧壁上设有连通不含液体的空间V并向外泄压的安全阀6。在气道4上设有三通阀7,三通阀7具有第一流路和第二流路;当三通阀7处于第一流路并打开时,第一流路将水解反应室3与杯体1的盛液腔1

1(即盛液腔1

1中的空间V)彼此连通,当三通阀7处于第一流路并关闭时,第一流路将水解反应室3与杯体1的盛液腔1

1(即盛液腔1

1中的空间V)彼此切断;当三通阀7处于第二流路并打开时,第二流路将杯体1的盛液腔1

1(即盛液腔1

1中的空间V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解安全含氢水杯,包括用于盛放液体的杯体,所述杯体上设有进出液口并在进出液口设有与所述杯体形成相互密封配接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的一端或所述连接件内设有水解反应室和曲折的气道;所述水解反应室的底面和侧面均与所述杯体的盛液腔隔开,所述气道的一端从所述水解反应室的上面与水解反应室连通,所述气道的另一端连通所述杯体的盛液腔,所述水解反应室上方的杯体或连接件上还设有加料口和配接所述加料口的封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水解安全含氢水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上设有限制盛放液体容量的标识,所述杯体和连接件能够承受0.2~1Mpa压力,所述杯体的盛液腔在盛放液体达到所述标识后具有不含液体的空间V;所述气道上或所述杯体上设有连通所述不含液体的空间V并向外泄压的安全阀,所述气道上设有三通阀,所述三通阀具有第一流路和第二流路;当所述三通阀处于所述第一流路并打开时,所述第一流路将所述水解反应室与所述杯体的盛液腔彼此连通,当所述三通阀处于所述第一流路并关闭时,所述第一流路将所述水解反应室与所述杯体的盛液腔彼此切断;当所述三通阀处于所述第二流路并打开时,所述第二流路将所述杯体的盛液腔与外界彼此连通,当所述三通阀处于所述第二流路并关闭时,所述第二流路将所述杯体的盛液腔与外界彼此切断。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水解安全含氢水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识是在所述杯体外壁上的最高注液刻度线,所述连接件是杯盖或杯塞。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水解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烨徐磊裴忠强邹继庆邵一钒肖志邦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双迪创新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