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成分可控的高质量铂钯铋金属间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85103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8 07: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成分可控的高质量铂钯铋金属间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铂钯铋金属间化合物的结构式为Pt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成分可控的高质量铂钯铋金属间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纳米
,涉及一种成分可控的高质量铂钯铋金属间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铂(Pt)基合金和钯(Pd)基合金作为性能最好、受到最广泛关注的两种电催化剂,在许多重要的工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过渡金属元素在高电位下容易析出是一个存在已久的问题。为了克服这个问题,研究人员主要集中在对合金形貌和结构调整上,来提高催化剂的稳定性,但是这一方法相对复杂,不适合催化剂的大规模合成。
[0003]研究人员对Pt和Pd基合金的电催化性能进行了大量研究,由于Pt和Pd基金属间化合物的形成焓低,金属原子通过d轨道的强相互作用可以进行有序排列,有助于Pt和Pd基金属间化合物的形成,使其在热力学方面更稳定。研究表明,Pt和Pd基金属间化合物可以有效提高贵金属电催化剂的催化活性、稳定性和抗毒能力。
[0004]但是,从合金的无序结构到金属间化合物的有序结构,通常需要高温才能克服晶体内部的原子扩散势垒,促进不同原子的迁移和扩散,从而形成有序结构。但这个过程会引起团聚,因此,如何有效控制高温条件下电催化剂纳米粒子的尺寸和成分等是金属间化合物制备中的重要问题。早期金属间化合物的合成主要依靠传统的火法冶金技术,但传统方法不适用于金属纳米电催化剂的合成。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成分可控的高质量铂钯铋金属间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具体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成分可控的高质量铂钯铋金属间化合物,所述铂钯铋金属间化合物的分子式为Pt1‑
x
Pd
x
Bi,其中,0<x<1。
[0007]具体地,x可为0.1、0.2、0.3、0.4、0.5、0.6、0.7、0.8、0.9、0.15、0.25、0.35、0.45、0.55、0.65、0.75、0.85、0.95等大于0且小于1的任意小数。x值由乙酰丙酮钯的摩尔量决定,乙酰丙酮钯的摩尔量可以是0到1之间的任意小数,故x值也为0到1之间的任意小数。
[0008]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上述成分可控的高质量铂钯铋金属间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9]S1:将乙酸铋、表面活性剂、配体、还原剂以及有机溶剂混合,得到混合溶液;
[0010]S2:将步骤S1所述的混合溶液加热后搅拌,随后再升温,然后加入乙酰丙酮铂和乙酰丙酮钯,控制升温的最终温度后再进行保温操作;
[0011]S3:再将所述混合溶液搅拌,随后冷却、离心,得到所述高质量铂钯铋金属间化合物。
[0012]进一步地,步骤S1中,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或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的一种或两种。其中,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或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中的长链
烷基主要作用是帮助乙酸铋溶解,表面活性剂中卤素离子的作用是吸附在纳米晶种的不同特定面,降低该面的表面能同时影响晶面生长速度。
[0013]进一步地,步骤S1中,所述还原剂包括但不限于丙烯酸、抗坏血酸、六羰基钨或植酸。
[0014]具体地,步骤S1中的配体可以为油胺、三辛基膦或三辛基氧膦。配体的作用是与铋金属离子配位。
[0015]进一步地,所述乙酰丙酮铂和乙酰丙酮钯的摩尔量之和等于所述乙酸铋的摩尔量。通过控制乙酰丙酮铂和乙酰丙酮钯(即铂前驱体和钯前驱体)的用量和比例,进而对分子式Pt1‑
x
Pd
x
Bi中x值的调控,可以实现铂钯铋金属间化合物的成分自由控制。
[0016]进一步地,步骤S2中,升温至90

120℃时,加入所述乙酰丙酮铂和乙酰丙酮钯。控制温度在90

120℃时加入所述乙酰丙酮铂和乙酰丙酮钯,有助于得到纯相的铂钯铋金属间化合物,乙酰丙酮铂和乙酰丙酮钯加入时的温度会影响最终得到的产物的纯度,如果加入时的温度不适宜,则会导致最终得到的产物中还会有PtBi、PdBi或与目标x值不同的Pt1‑
x
Pd
x
Bi。
[0017]更进一步地,步骤S2具体为:
[0018]将步骤S1所述的混合溶液加热至70

100℃,并在保持温度不变的条件下搅拌0.5

1.5小时,随后升温到90

120℃时加入所述乙酰丙酮铂和乙酰丙酮钯,控制升温的最终温度后再进行保温操作,其中,升温后的温度高于加热后的温度。
[0019]进一步地,步骤S2中,所述升温的最终温度为210

230℃,升温到210

230℃有利于让铂离子和钯离子还原到铋的复合物表面。
[0020]进一步地,步骤S2中,所述保温操作具体为:在升温的最终温度下,保温40

80分钟,保温操作是为了让铂离子和钯离子还原到铋的复合物表面后,进行一系列的生产和迁移。
[0021]进一步地,步骤S3中,所述搅拌的条件为在150

170℃温度下搅拌1

2小时,有利于进行还原和原子迁移反应。如果搅拌时的温度不在150

170℃温度范围内,则会导致得到的纳米晶发生团聚或不成型。
[0022]进一步地,所述乙酸铋与所述表面活性剂、配体和还原剂的质量体积比为20mg:(300

400)mg:(2

5)mL:(50

100)mg。
[0023]进一步地,步骤S1中,所述有机溶剂可以为十八烯、油胺或二甲基甲酰胺,所述乙酸铋与所述有机溶剂的质量体积比为4mg:(1

2.5)mL。
[0024]进一步地,步骤S3中,所述离心的转速为5000

7000rpm,所述离心的时间为4

10分钟。
[00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2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的铂钯铋金属间化合物,并通过调整铂前驱体和钯前驱体的用量和比例,可以实现铂钯铋金属间化合物的成分自由控制,同时,控制体系中加入铂前驱体和钯前驱体时的温度以及升温的最终温度等步骤中的温度条件,实现得到纯相产物,达到成分可控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2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8]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成分可控的高质量铂钯铋金属间化合物的制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29]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成分可控的高质量铂钯铋金属间化合物的制备方法的合成路径示意图;
[0030]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制备的Pt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成分可控的高质量铂钯铋金属间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铂钯铋金属间化合物的分子式为Pt1‑
x
Pd
x
Bi,其中,0<x<1。2.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分可控的高质量铂钯铋金属间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乙酸铋、表面活性剂、配体、还原剂以及有机溶剂混合,得到混合溶液;S2:将步骤S1所述的混合溶液加热后搅拌,随后再升温,然后加入乙酰丙酮铂和乙酰丙酮钯,控制升温的最终温度后再进行保温操作;S3:再将所述混合溶液搅拌,随后冷却、离心,得到所述高质量铂钯铋金属间化合物。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成分可控的高质量铂钯铋金属间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或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中的一种或两种。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成分可控的高质量铂钯铋金属间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乙酰丙酮铂和所述乙酰丙酮钯的摩尔量之和等于所述乙酸铋的摩尔量。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成分可控的高质量铂钯铋金属间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升温至90

120℃时,加入所述乙酰丙酮铂和所述乙酰丙酮钯。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成分可控的高质量铂钯铋金属间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具体为:将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权泽卫李茗蕊
申请(专利权)人:南方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