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杀菌恒流控制电路、空调杀菌装置、室内机及空调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85100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8 07: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紫外杀菌恒流控制电路、空调杀菌装置、室内机及空调器,该紫外杀菌恒流控制电路中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与控制元件连接,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第一电阻与工作电压连接,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与紫外杀菌元件连接,紫外杀菌元件与工作电压连接,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至第一电阻与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之间,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电压检测元件连接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用于检测目标电压及发送至控制元件;控制元件用于基于目标电压与预设恒压范围的比较结果控制第一三极管的通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可以使紫外杀菌元件的电流恒定,从而提高电路的稳定性、紫外杀菌元件的杀菌效果及使用寿命。寿命。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紫外杀菌恒流控制电路、空调杀菌装置、室内机及空调器


[0001]本技术涉及空调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紫外杀菌恒流控制电路、空调杀菌装置、室内机及空调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空调器的功能越来越丰富,空调的短波紫外线(UltraViolet Cradiation,紫外)杀菌功能也应运而生。现有空调紫外杀菌灯的电流控制电路通常基于三极管设计,其利用三极管的开关作用控制电流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然而上述方式输出的电流上下浮动偏差大,影响紫外杀菌灯的杀菌效果及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解决的是现有空调的紫外杀菌灯的电流浮动较大,导致的杀菌效果及使用寿命不理想的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紫外杀菌恒流控制电路,包括控制元件、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紫外杀菌元件及电压检测元件;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控制元件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第一电阻与工作电压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紫外杀菌元件连接,所述紫外杀菌元件与所述工作电压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至所述第一电阻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之间,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电压检测元件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用于检测目标电压及发送至所述控制元件;所述控制元件用于基于所述目标电压与预设恒压范围的比较结果控制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通断。
[0005]本技术实施例可以检测紫外杀菌元件的实际工作电压,以及通过控制元件控制三极管的通断,将该实际工作电压控制在预设恒压范围内,使紫外杀菌元件的电流恒定,从而提高电路的稳定性、紫外杀菌元件的杀菌效果及使用寿命。
[0006]可选地,还包括第二电阻及第三电阻;所述第二电阻连接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与地之间,所述第三电阻连接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与地之间。
[0007]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二电阻及第三电阻均起到分压作用,可以使第二三极管受控循环导通、关断。
[0008]可选地,所述控制元件在所述目标电压超出所述预设恒压范围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一三极管关断,在所述目标电压属于所述预设恒压范围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一三极管导通。
[0009]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目标电压与预设恒压范围的比较结果控制第一三极管的通断的具体方式,可以将电压稳定控制在第二三极管的导通电压附近,使通过紫外杀菌元件的电流基本恒定。
[0010]可选地,所述预设恒压范围的上限为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导通电压与预设值之和,下限为所述导通电压与所述预设值之差。
[001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预设恒压范围的具体确定方式,使紫外杀菌元件的电流恒定,提高电路的稳定性、紫外杀菌元件的杀菌效果及使用寿命。
[0012]可选地,所述预设值小于所述导通电压的1%。
[001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预设值的取值范围,将紫外杀菌元件的工作电流控制在第二三极管的导通电压的极小范围内,从而精确保证紫外杀菌元件恒流工作。
[0014]可选地,还包括第四电阻;所述第四电阻连接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控制元件之间。
[0015]本技术实施例中第四电阻起到保护上述第一三极管的作用。
[0016]可选地,所述三极管为NPN型三极管。
[0017]本技术实施例中三极管可选择常用的NPN型三极管,其比较常用易得,实现成本低。
[0018]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杀菌装置,包括上述紫外杀菌恒流控制电路。
[0019]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室内机,包括上述紫外杀菌装置。
[0020]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上述室内机。
[002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空调杀菌装置、室内机及空调器,可以与上述紫外杀菌恒流控制电路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现有UVC杀菌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紫外杀菌恒流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0025]图1示出了现有UVC杀菌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该电路利用三极管Q1及Q2控制经过UVC灯的电流,其存在电流不够恒定的问题。
[0026]如图1所示,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于电阻R2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之间的A点,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于电阻R4与三极管Q2的发射极之间的B点,两个三极管可以依次导通关断,将通过UVC灯的电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具体地,其控制原理如下:
[0027]1、开始时,A点电压逐步上升,当三极管Q2的基极电压大于导通电压V
Q
,三极管Q2导通,UVC灯有电流流过,UVC开始工作,此时三极管Q1不满足导通条件;
[0028]2、B点电压逐步上升,当三极管Q1的基极电压大于导通压降V
Q
;此时三极管Q1导通,电阻R2、三极管Q1与地之间的支路连通,A点电压下降导致三极管Q2不满足导通条件,三极管Q2关断;此时B点电压开始下降到V
Q
以下,三极管Q1关断,此后重复执行步骤1、2。
[0029]三极管执行开关的过程中,电压在三极管的导通压降V
Q
左右浮动,UVC灯的电流I=V
Q
/R4。此过程中仅依靠三极管的开关和压降电压关系实现电流恒定,控制不精确,浮动大。
[0030]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紫外杀菌恒流控制电路,基于MCU控制三极管通断,使UVC灯的电流恒定,提高电路的稳定性,以及UVC灯杀菌效果和使用寿命。
[0031]上述紫外杀菌恒流控制电路,包括控制元件、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紫外杀菌元件及电压检测元件。
[0032]其中,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与控制元件连接,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第一电阻与工作电压连接,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与紫外杀菌元件连接,该紫外杀菌元件与工作电压连接,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至上述第一电阻与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之间,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第一三极管与第一电阻构成工作电压与地之间的第一条支路,第二三极管与紫外杀菌元件构成工作电压与地之间的第二条支路。示例性地,该紫外杀菌元件为UVC灯。
[0033]电压检测元件连接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用于检测目标电压及发送至控制元件,基于该目标电压对应的电流即上述紫外杀菌元件的实际工作电流。
[0034]控制元件用于基于目标电压与预设恒压范围的比较结果控制第一三极管的通断。控制元件在目标电压超出预设恒压范围的情况下控制第一三极管关断,在目标电压属于预设恒压范围的情况下控制第一三极管导通。其中,预设恒压范围的上限为第二三极管的导通电压与预设值之和,下限为导通电压与预设值之差。示例性地,该预设值小于导通电压的1%,该控制元件为微控制单元(Mic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紫外杀菌恒流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元件、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紫外杀菌元件及电压检测元件;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控制元件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第一电阻与工作电压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紫外杀菌元件连接,所述紫外杀菌元件与所述工作电压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至所述第一电阻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之间,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电压检测元件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用于检测目标电压及发送至所述控制元件;所述控制元件用于基于所述目标电压与预设恒压范围的比较结果控制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通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紫外杀菌恒流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电阻及第三电阻;所述第二电阻连接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与地之间,所述第三电阻连接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与地之间。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紫外杀菌恒流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元件在所述目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亚洲王学武周鹏宇陈志强刘庆海程建军易红艳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