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核磁共振成像检查中防乱动护理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85074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8 07: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核磁共振成像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核磁共振成像检查中防乱动护理组件,包括安装架和减震架,所述安装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侧架,所述安装架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侧架,所述第一侧架的表面开设有第一T型滑槽,所述第二侧架的表面开设有第二T型滑槽,所述第一T型滑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多组第一T型滑块。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第一侧架、第二侧架、第一T型滑块和第二T型滑块,有效的提高患者的固定效果,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医护人员首先将需要进行使用的第一T型滑块和第二T型滑块,根据实际的使用需求分别从第一侧架一端的第一T型滑槽或第二侧架一端第二T型滑槽处稳定的卡接活动安装起来。活动安装起来。活动安装起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核磁共振成像检查中防乱动护理组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核磁共振成像
,具体为一种核磁共振成像检查中防乱动护理组件。

技术介绍

[0002]核磁共振是磁矩不为零的原子核,在外磁场作用下自旋能级发生塞曼分裂,共振吸收某一定频率的射频辐射的物理过程,核磁共振波谱学是光谱学的一个分支,其共振频率在射频波段,相应的跃迁是核自旋在核塞曼能级上的跃迁,核磁共振应用:核磁共振成像检查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影像检查方式,核磁共振成像作为一种新型的影像检查技术,不会对人体健康有影响,但六类人群不适宜进行核磁共振检查即:安装心脏起搏器的人、有或疑有眼球内金属异物的人、动脉瘤银夹结扎术的人、体内物存留或金属假体的人、有生命危险的危重病人、幽闭恐惧症患者等,不能把监护仪器、抢救器材等带进核磁共振检查室,另外,怀孕不到3个月的孕妇,最好也不要做核磁共振检查,核磁共振成像是一种利用核磁共振原理的最新医学影像新技术,对脑、甲状腺、肝、胆、脾、肾、胰、肾上腺、子宫、卵巢、前列腺等实质器官以及心脏和大血管有绝佳的诊断功能,与其他辅助检查手段相比,核磁共振具有成像参数多、扫描速度快、组织分辨率高和图像更清晰等优点,可帮助医生“看见”不易察觉的早期病变,已经成为肿瘤、心脏病及脑血管疾病早期筛查的利器,据了解,由于金属会对外加磁场产生干扰,患者进行核磁共振检查前,必须把身体上的金属物全部拿掉,不能佩戴如手表、金属项链、假牙、金属纽扣、金属避孕环等磁性物品进行核磁共振检查,此外,戴心脏起搏器,体内有顺磁性金属植入物,如金属夹、支架、钢板和螺钉等,都不能进行磁共振成像检查,进行上腹部(如肝、胰、肾、肾上腺等)磁共振检查时必须空腹,但检查前可饮足量水,有利于胃与肝、脾的界限更清晰。
[0003]核磁共振对颅脑、脊髓等疾病是最有效的影像诊断方法,不仅可以早期发现肿瘤、脑梗塞、脑出血、脑脓肿、脑囊虫症及先天性脑血管畸形,还能确定脑积水的种类及原因等,而针对乳腺癌,通过核磁共振精准筛查,可以帮助发现乳腺癌早期病灶;而针对“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三高人群,可以通过对头部及心脏等部位的核磁检查,在身体健康尚未发出红灯警讯前,早期发现心脏病、脑梗塞等高风险疾病隐患,此外,核磁共振还可进行腹部及盆腔的检查,如肝脏、胆囊、胰腺、子宫等均可进行检查,腹部大血管及四肢血管成像可以明确诊断真性、假性动脉瘤,夹层动脉瘤及四肢血管的各种病变,核磁共振对各类关节组织病变诊断非常精细,对骨髓、骨的无菌性坏死十分敏感,核磁共振成像又称自旋成像,也称磁共振成像,是利用核磁共振原理,依据所释放的能量在物质内部不同结构环境中不同的衰减,通过外加梯度磁场检测所发射出的电磁波,即可得知构成这一物体原子核的位置和种类,据此可以绘制成物体内部的结构图像,但现有的核磁共振成像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当检测人员在设备内部存在非主观乱动问题时,极易对设备内部的检测装置造成干扰,进而导致最终的成像出现偏差,影响最终诊断结构的准确性,同时现有设备在对患者进行输送过程中,无法保证稳定的状态,患者也会自身出现的不适,进行移动操作,从而严重影响到
设备的正常检测工作,不利于日常的使用,因此亟需设计一种核磁共振成像检查中防乱动护理组件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核磁共振成像检查中防乱动护理组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的核磁共振成像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当检测人员在设备内部存在非主观乱动问题时,极易对设备内部的检测装置造成干扰,进而导致最终的成像出现偏差,影响最终诊断结构的准确性,同时现有设备在对患者进行输送过程中,无法保证稳定的状态,患者也会自身出现的不适,进行移动操作,从而严重影响到设备的正常检测工作,不利于日常的使用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核磁共振成像检查中防乱动护理组件,包括:
[0006]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减震架,所述安装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侧架,所述安装架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侧架,所述第一侧架的表面开设有第一T型滑槽,所述第二侧架的表面开设有第二T型滑槽,所述第一T型滑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多组第一T型滑块,所述第二T型滑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多组第二T型滑块,所述第一T型滑块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卡接座,所述第一卡接座的表面开设有卡槽,所述第二T型滑块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弹力带,所述弹力带的内部设置有镂空条,所述弹力带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卡接座,所述第二卡接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减震架的表面开设有活动槽,所述安装架内壁的四角固定连接有顶固板,所述顶固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顶固槽,所述顶固槽的表面开设有收缩槽,所述收缩槽的内部设置有顶固胶垫,所述减震架的底部设置有气垫台;
[0007]底架和活动床板,所述底架的表面与气垫台的底部活动连接,所述活动床板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活动床板,所述底架的表面开设有移动槽,所述移动槽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盖板,所述盖板的底部设置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一端与气垫台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活动床板表面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活动头枕,所述活动床板表面的另一侧活动连接有活动脚托,所述活动脚托表面的两侧开设有脚槽,所述脚槽的内底壁设置有防护垫,所述活动床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把手槽。
[0008]优选的,所述活动床板的四角设置有顶固块,所述顶固块与气垫台相互贴合。
[0009]优选的,所述活动床板的内侧壁开设有限位槽,所述气垫台的两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槽和限位板之间相互适配。
[0010]优选的,所述气垫台的底部设置有第一阻尼垫,所述活动床板的内底壁设置有第二阻尼垫,所述第一阻尼垫和第二阻尼垫之间相互适配。
[0011]优选的,所述活动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减震板,所述减震板的底部的四角固定连接有减震弹簧。
[0012]优选的,所述减震板的表面设置有防滑垫,所述防滑垫与活动床板相互适配。
[0013]优选的,所述底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脚架,所述脚架的表面设置有保护垫。
[0014]优选的,所述第一T型滑块的一侧开设有螺孔,所述螺孔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固定栓。
[0015]优选的,所述第一侧架的一侧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与固定栓相互适配。
[0016]优选的,所述底架的两侧固定连接有安装侧架,所述安装侧架的底部设置有贴合垫。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8]1、该核磁共振成像检查中防乱动护理组件,通过设置的第一侧架、第二侧架、第一T型滑块、第二T型滑块、第一卡接座、卡槽、弹力带、第二卡接座、卡块、活动床板、移动槽、限位板、第一阻尼垫和电动推杆,有效的提高患者的固定效果,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医护人员首先将需要进行使用的第一T型滑块和第二T型滑块,根据实际的使用需求分别从第一侧架一端的第一T型滑槽或第二侧架一端的第二T型滑槽处稳定的卡接活动安装起来,然后通过第一T 型滑块和第二T型滑块分别带动第一卡接座和弹力带进行快速的移动操作,使其调节至固定患者的指定位置,之后将固定栓从固定槽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核磁共振成像检查中防乱动护理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架(1),所述安装架(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减震架(2),所述安装架(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侧架(3),所述安装架(1)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侧架(4),所述第一侧架(3)的表面开设有第一T型滑槽(5),所述第二侧架(4)的表面开设有第二T型滑槽(6),所述第一T型滑槽(5)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多组第一T型滑块(7),所述第二T型滑槽(6)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多组第二T型滑块(8),所述第一T型滑块(7)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卡接座(9),所述第一卡接座(9)的表面开设有卡槽(10),所述第二T型滑块(8)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弹力带(11),所述弹力带(11)的内部设置有镂空条(12),所述弹力带(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卡接座(13),所述第二卡接座(1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卡块(14),所述减震架(2)的表面开设有活动槽(15),所述安装架(1)内壁的四角固定连接有顶固板(16),所述顶固板(1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顶固槽(17),所述顶固槽(17)的表面开设有收缩槽(18),所述收缩槽(18)的内部设置有顶固胶垫(19),所述减震架(2)的底部设置有气垫台(20);底架(21)和活动床板(22),所述底架(21)的表面与气垫台(20)的底部活动连接,所述活动床板(22)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活动床板(22),所述底架(21)的表面开设有移动槽(23),所述移动槽(23)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盖板(24),所述盖板(24)的底部设置有电动推杆(25),所述电动推杆(25)的一端与气垫台(20)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活动床板(22)表面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活动头枕(26),所述活动床板(22)表面的另一侧活动连接有活动脚托(27),所述活动脚托(27)表面的两侧开设有脚槽(28),所述脚槽(28)的内底壁设置有防护垫(29),所述活动床板(2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把手槽(30)。2.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长慧马宁宁张成刚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