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晶体膜绷带及利用该石墨烯晶体膜绷带的石膏绷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84956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8 07: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用绷带,特别是涉及一种石墨烯晶体膜绷带及利用该石墨烯晶体膜绷带的石膏绷带,石墨烯晶体膜绷带共三层,石墨烯晶体膜层设置在中间层,外层为吸水纤维层,内层为医用纱布层,作为石膏绷带内衬使用。将医用石墨烯晶体膜绷带缠绕在患病部位,接通电源,当石墨烯晶体膜通电后迅速发热并产生中红外辐射,促进人体血液循环,使伤口快速愈合,由于细菌的细胞在石墨烯上无法生长,人体细胞不会受损,在绷带上设置石墨烯晶体膜,起到抑菌作用,能够有效阻止伤口感染。能够有效阻止伤口感染。能够有效阻止伤口感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石墨烯晶体膜绷带及利用该石墨烯晶体膜绷带的石膏绷带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用绷带,特别是涉及一种石墨烯晶体膜绷带及利用该石墨烯晶体膜绷带的石膏绷带。

技术介绍

[0002]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以sp2杂化轨道组成六角型呈蜂巢晶格的平面薄膜,只有一个碳原子厚度的二维材料。石墨烯是世上最薄却也是最坚硬的纳米材料,具有超薄、强度超大的特性,石墨烯结构稳定,这种稳定的晶格结构使碳原子具有优秀的导电性,而且中国科研人员发现细菌的细胞在石墨烯上无法生长,而人类细胞却不会受损。
[0003]现有的绷带一般作为石膏绷带的内层使用,一般人体石膏外固定需要4

6周的时间,待骨折愈合后,才能拆除石膏,因石膏绷带因透气性差,佩戴时间长,绷带上吸潮后无法得到干燥,长时间就会引起人体的皮肤潮热、瘙痒、异味和感染等情况发生,危害人体健康和影响病人的舒适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及的绷带吸潮后干燥的问题,提供一种石墨烯晶体膜绷带及利用该石墨烯晶体膜绷带的石膏绷带。
[0005]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6]石墨烯晶体膜绷带,石墨烯晶体膜绷带共三层,石墨烯晶体膜层设置在中间层。
[0007]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
[0008]优选的,所述石墨烯晶体膜绷带外层为吸水纤维层,内层为医用纱布层。
[0009]优选的,所述石墨烯晶体膜层是由两片薄膜夹持石墨烯晶体组成而成。
[0010]优选的,所述石墨烯晶体上设有导线延伸出薄膜外,导线连接开关控制器上,所述开关控制器连接有电源,所述石墨烯晶体,导线、开关控制器和电源按序串联后组成。
[0011]优选的,所述石墨烯晶体膜层宽度小于吸水纤维层或医用纱布层的宽度。
[0012]优选的,所述石墨烯晶体膜层内的石墨烯晶体包括若干块,块与块之间留有间隙,块与块之间通过导线并联。
[0013]优选的,所述石墨烯晶体结构表面有周期性褶皱。
[0014]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石膏绷带,包括上述所述的石墨烯晶体膜绷带,石墨烯晶体膜层设置在中间层,外层为吸水纤维层,内层为医用纱布层,所述石墨烯晶体膜绷带缠绕在人体上,所述石膏包裹在石墨烯晶体膜绷带外层。
[0015]所述吸水纤维层分为中层纤维、内层无纺布和外层无纺布;
[0016]所述内层无纺布为整张紧绷的无纺布;
[0017]所述外层无纺布由若干段宽无纺布和若干段窄无纺布交替连接而成,所述宽无纺布紧绷设置,且与内侧无纺布边缘缝合,所述宽无纺布宽松设置,宽无纺布的宽度大于窄无纺布的宽度,所述窄无纺布与内层纤维之间沿窄无纺布宽度方向设有空心管,且空心管两
端延伸出窄无纺布,延伸出的端部设有连接管,所述空心管管壁设有孔。
[0018]使用方法为,所述石墨烯晶体膜绷带缠绕在人体上,后缠绕段边缘压制在先缠绕段边缘,压制的范围在窄无纺布边缘与宽无纺布边缘之间,缠绕后,后缠绕段与先缠绕段上的空心管通过连接管连接,最先缠绕段和最后缠绕段的空心管的连接管延伸出石膏包裹范围。
[0019]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0020]将医用石墨烯晶体膜绷带缠绕在患病部位,接通电源,当石墨烯晶体膜通电后迅速发热并产生中红外辐射,促进人体血液循环,使伤口快速愈合,由于细菌的细胞在石墨烯上无法生长,人体细胞不会受损,在绷带上设置石墨烯晶体膜,起到抑菌作用,能够有效阻止伤口感染。
[0021]同时,作为石膏绷带内衬使用,它能克服现有石膏绷带使用时产生的副作用和提高人体适应性。石膏绷带由上过浆的纱布绷带,加上熟石膏粉制成,经水浸泡后可在短时间内硬化定型,有很强的塑形能力,稳定性好。用于骨科或矫形外科的固定,烧伤局部的防护性支架等的制作。
附图说明
[00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3]图1为本专利技术石墨烯晶体膜绷带结构横截面示意图;
[0024]图2为石墨烯晶体膜层结构示意图;
[0025]图3为石墨烯晶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4为石墨烯晶体扫描电镜图;
[0027]图5为石膏绷带结构横截面示意图;
[0028]图6为吸水纤维层结构示意图;
[0029]上述图中标号说明:1、石墨烯晶体膜层;11、薄膜;12、石墨烯晶体;13、导线;14、开关控制器;15、电源;2、吸水纤维层;21、中层纤维;22、内层无纺布;23、外层无纺布;24、宽无纺布;25、窄无纺布;26、空心管;27、连接管;28、孔;3、医用纱布层;4、石膏。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1]本专利技术提供石墨烯晶体膜绷带,如图1,石墨烯晶体膜绷带共三层,石墨烯晶体膜层1设置在中间层,外层为吸水纤维层2,内层为医用纱布层3。
[0032]如图2,所述石墨烯晶体膜层1是由两片薄膜11夹持石墨烯晶体12组成而成,所述石墨烯晶体12上设有导线13延伸出薄膜11外,导线13连接开关控制器14上,所述开关控制
器14连接有电源15,所述石墨烯晶体12,导线13、开关控制器14和电源15按序串联后组成。
[0033]所述石墨烯晶体膜层1内的石墨烯晶体12包括若干块,块与块之间留有间隙,块与块之间通过导线13并联。
[0034]接通电源15,当石墨烯晶体12膜通电后迅速发热并产生中红外辐射,发挥对人体使用部位的辅助治疗作用。它能有效改善血液循环,调节免疫功能,消炎消肿,止痒镇痛,促进伤口愈合、溃疡愈合等,有着药物和其他治疗措施不可替代的作用。消炎、镇痛,治疗慢性进行性疾病,如前列腺炎、乳腺炎,乳腺增生,肌肉和关节疼痛等。
[0035]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中的电源15:为便携式式可充电电源15,输出电压:4.7

5.2V,输出电流:3A。温度和时间控制器:分为2档,档1:设定工作温度为39

40℃,设定连续工作时间为2小时。档2:设定工作温度为41

42℃,设定连续工作时间为1小时。为防止低温烫伤,控制器设计有延时功能,单个连续工作时间完成后需等待1小时后才能开启下个工作程序。
[0036]缠绕在人体后会出现重叠的部位,若是石墨烯晶体膜层1全覆盖,重叠部位温度无法控制,对此,所述石墨烯晶体膜层1宽度小于吸水纤维层2或医用纱布层3的宽度。避免缠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石墨烯晶体膜绷带,其特征在于:石墨烯晶体膜绷带共三层,石墨烯晶体膜层设置在中间层。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石墨烯晶体膜绷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烯晶体膜绷带外层为吸水纤维层,内层为医用纱布层。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石墨烯晶体膜绷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烯晶体膜层是由两片薄膜夹持石墨烯晶体组成而成。4.根据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石墨烯晶体膜绷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烯晶体上设有导线延伸出薄膜外,导线连接开关控制器上,所述开关控制器连接有电源,所述石墨烯晶体,导线、开关控制器和电源按序串联后组成。5.根据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石墨烯晶体膜绷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烯晶体膜层宽度小于吸水纤维层或医用纱布层的宽度。6.根据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石墨烯晶体膜绷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烯晶体膜层内的石墨烯晶体包括若干块,块与块之间留有间隙,块与块之间通过导线并联。7.根据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石墨烯晶体膜绷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烯晶体结构表面有周期性褶皱。8.石膏绷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健翔李青冬朱大伟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国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