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桩端板、连接器、连接结构和预制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846998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8 07: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预制桩端板、连接器、连接结构和预制桩,所述连接器包括横截面大致成K形的主体部,所述主体部包括沿长度和深度方向上延伸的平整的第一侧面,从距离该第一侧面预定距离处沿长度和深度方向分别向主体部两端延伸的第二侧面和第三侧面,所述第二侧面和第三侧面与第一侧面的夹角均为锐角。在工作时,沿预制桩长度方向上形成一个直焊缝和一个弯折焊缝。通过形成在长度L方向上的不对称设计,能够获得更大的容差设计空间,从而即使在周向上的凹槽定位有一定的误差,也能够通过弯折面吸收,将连接器在周向上移动,以吸收上述误差。上述误差。上述误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预制桩端板、连接器、连接结构和预制桩
[0001]本专利要求申请日为2021年10月2日,申请号为202122554803X,专利技术名称为:预制桩端板、连接器、连接结构和预制桩的优先权。


[0002]本技术涉及预制桩技术,尤其是预制管桩、方桩、多边形管桩的机械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0003]在港口、大型建筑等施工过程中,需要植桩作业,一般而言,深度可能达到30米以上,对于引孔灌注桩而言,质量相对不可控,因此当前预制桩的使用越来越多。
[0004]而一般的预制桩,一般长度在8

15米,因此需要多根预制桩连接起来,然后通过植桩设备进行植桩作业。在连接过程中,现有技术主要采用焊接的方式,受到施工环境和人员水平的限制,焊接质量不可控,常常会出现各种质量问题,因此近年来,机械连接受到越来越多的欢迎,同时也是业内诉讼纠纷率最高的技术。
[0005]在现有的机械连接过程中,有工字型、H形等连接方式,也有弹卡式、弹簧式等方式,但是目前的机械连接还存在一些施工安装上的问题,需要进一步设计新型的连接方式。
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桩端板,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端板的周向设置有若干连接槽,每个所述连接槽被设置为从端板外侧壁朝径向延伸预定距离的凹槽;所述凹槽至少包括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沿端板中轴线长度的方向延伸预定距离,形成沿所述凹槽通长方向上的从端板外侧壁沿径向延展的平整侧壁,且端板中轴线位于第一表面的延伸部中;所述第二表面从距离其预定距离处沿端板周向朝远离第一表面的方向延伸预定距离,所述第二表面与第一表面的夹角小于90度;所述第二表面为沿所述凹槽通长方向上的从端板外侧壁沿径向延展的平整侧壁;在工作时,相邻预制桩两端的端板上的连接槽位置对应,形状对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桩端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三表面,位于所述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之间,距离所述第一表面预定距离;所述第二表面从第三表面的一边沿端板圆周方向朝远离第一表面的方向延伸预定距离,所述第二表面的两边缘与第一表面、第三表面的连接面形成弯折部;所述第三表面为平整表面、圆柱弧面或椭圆柱弧面。3.一种用于预制桩的连接器,用于连接权利要求1或2所述预制桩的端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横截面大致成K形的主体部,所述主体部包括沿长度和深度方向上延伸的平整的第一侧面,从距离该平整的第一侧面预定距离处沿长度和深度方向分别向主体部两端延伸的第二侧面和第三侧面,所述第二侧面和第三侧面与第一侧面的夹角均为锐角;以及从连接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的第四侧面,连接第一侧面和第三侧面的第五侧面;所述第四侧面和第五侧面大致平行;从第二侧面和第三侧面的连接线至第一侧面的垂面,将主体部分成上下两个直角梯形;或者,所述主体部包括沿长度和深度方向上延伸的平整的第一侧面,距离该平整侧面预定距离的沿长度和深度方向延伸的第二侧面,从所述第二侧面的两个边分别向远离第一侧面方向和深度方向延伸的第三侧面,从第三侧面的一边沿长度方向延伸预定距离的第四侧面,以及从第四侧面一边向第一侧面延伸并与第一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井意颜景凯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东浦管桩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