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高准确性的便携式火针装置及其应用方式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84677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8 07: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应用于医疗装置领域的一种具有高准确性的便携式火针装置,该装置包括:机壳、伸缩调节模块、夹持模块、火针、加热模块,本装置可对火针的针刺深度进行调节,调节方式简单直接,且对穿刺深度进行可视化标注提示,方便进行控制,本装置通过电机带动火针运转,便于进行调控,结构紧凑且效率高,便于携带,本装置可通过设置手动模式或自动模式进行控制操作,智能性高且适用性广,同时通过标注方式进行预先定位,方便对针刺位置进行精准控制,然后通过识别机构可进行智能识别和定位然后实施自动针刺治疗,本装置通过夹持模块对火针进行夹持,方便进行拆装和清洗。方便进行拆装和清洗。方便进行拆装和清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高准确性的便携式火针装置及其应用方式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高准确性的便携式火针装置及其应用方式。

技术介绍

[0002]火针疗法,古称“焠刺”、“烧针”等,是将针在火上烧红后,快速刺入人体以治疗疾病的方法,火针有温经通络、祛风散寒的作用。主要用于痹证、胃下垂、胃脘痛、泄泻、痢疾、阳痿、瘰疬、风疹、月经不调、痛经、小儿疳积及扁平疣、痣等。
[0003]火针疗法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目前,正逐步应用于自然科学类的动物实验中。火针疗法对于施术者有较高的操作要求,尤其应用于动物试验中,针体加热温度、针刺深度等需保持较好的一致性。但现有的火针装置结构复杂,而且需要人们手动进行落针,所以往往由于装置难以把持所以导致落针位置发生偏差,从而影响治疗效果,同时现有装置对穿刺的深度还难以调控,穿刺深度不能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案进行准确调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所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具有高准确性的便携式火针装置。
[000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具有高准确性的便携式火针装置,包括:
[0007]机壳,还包括设置在机壳内且由机壳尾部至头部依次排列的伸缩调节模块、夹持模块、火针、加热模块,所述机壳上还设置有滚轮识别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伸缩调节模块用于带动火针实现伸展穿刺和收缩退针的动作,所述夹持模块用于将火针进行固定安装,所述加热模块用于对火针进行加热;
[0008]所述机壳的前侧设置有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机壳的内部设置有安装腔,前端设置有前开口;
[0009]所述伸缩调节模块包括驱动电机、驱动连接机构和调节机构,所述驱动电机用于带动驱动连接机构进行往复运动,所述调节机构调节驱动连接机构的运动幅度。
[0010]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连接机构包括转盘、连接杆和推杆,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调节杆、滑动件、拨动件,所述转盘与驱动电机的主轴连接,且驱动电机驱动时,转盘以转轴的轴心为中心进行旋转,所述转盘上设置有第一滑槽,所述滑动件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滑槽上,所述调节杆与滑动件连接,所述机壳设置有第二滑槽上,所述拨动件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二滑槽上,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调节杆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推杆转动连接,所述安装腔内还设置有第三滑槽,所述推杆沿第三滑槽进行往复滑动,当转盘转动时,通过滑动件带动调节件转动,然后通过连接杆带动推杆实现往复直线运动。
[0011]进一步的,所述夹持模块包括第一夹杆、第二夹杆、卡帽、复位弹簧,通过第一夹杆和第二夹杆紧贴配合将火针进行夹持,所述卡帽用于将第一夹杆与第二夹杆进行紧贴锁
紧,所述复位弹簧套设在第一夹杆和第二夹杆的外周,用于提供第一夹杆和第二夹杆缩回第三滑槽的作用力,从而实现退针。
[0012]进一步的,所述加热模块设置为中空陶瓷发热管,所述中空陶瓷发热管设置在安装腔内,所述火针的穿刺部贯穿所述中空陶瓷发热管的中空部,所述中空陶瓷发热管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所述中空陶瓷发热管与电源接通后即向火针的穿刺部提供热能。
[0013]进一步的,所述滚轮识别模块包括滚轮机构和识别机构,所述滚轮机构与供滚轮沿患者的皮肤进行滚动和测量,所述识别机构用于对装置下的皮肤和标记进行拍摄。
[0014]进一步的,所述滚轮机构包括滚轮、第一安装轴,所述滚轮固定设置在第一安装轴上,所述第一安装轴转动设置在第一支撑杆上。
[0015]进一步的,所述识别机构包括第二安装轴、安装架和摄像器,所述第二安装轴设置在第二支撑杆上,所述安装架与第二安装轴连接,所述滚轮设置有中空槽,安装架设置在滚轮的中空槽内,所述摄像器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上,所述安装架的背向主壳的一侧设置有摄影孔,所述摄像器通过所述摄影孔朝远离主壳的一侧进行拍摄,所述摄像器用于拍摄和识别标记点。
[0016]本专利技术所取得的有益效果是:
[0017]本装置可对火针的针刺深度进行调节,调节方式简单直接,且对穿刺深度进行可视化标注提示,方便进行控制,本装置通过电机带动火针运转,便于进行调控,结构紧凑且效率高,便于携带,本装置可通过设置手动模式或自动模式进行控制操作,智能性高且适用性广,同时通过标注方式进行预先定位,方便对针刺位置进行精准控制,然后通过识别机构可进行智能识别和定位然后实施自动针刺治疗,本装置通过夹持模块对火针进行夹持,方便进行拆装和清洗。
附图说明
[0018]从以下结合附图的描述可以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图中的部件不一定按比例绘制,而是将重点放在示出实施例的原理上。在不同的视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定对应的部分。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机壳前侧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驱动连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夹持模块夹持火针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从夹持模块取出火针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7为本装置实行刺针时的各个长度的关系示意图。
[0026]图8为设定距离的关系示意图。
[0027]图9为在人体上运用本装置时的示意图。
[0028]图10为在人体上标注标识点后的示意图。
[0029]图11为本装置识别单元拍摄到的对位成功后的第二影像示意图。
[0030]图中:机壳1、第一支撑杆11、第二支撑杆12、握柄13、揭盖14、伸缩调节模块2、驱动电机21、驱动连接机构22、转盘221、连接杆222、推杆223、调节机构23、调节杆231、滑动件232、拨动件233、夹持模块3、第一夹杆31、第二夹杆32、卡帽33、复位弹簧34、火针4、加热模
块5、滚轮识别模块6、滚轮机构61、识别机构62、控制模块7。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为了使得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其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在查阅以下详细描述之后,本实施例的其它系统.方法和/或特征将变得显而易见。旨在所有此类附加的系统.方法.特征和优点都包括在本说明书内.包括在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内,并且受所附权利要求书的保护。在以下详细描述描述了所公开的实施例的另外的特征,并且这些特征根据以下将详细描述将是显而易见的。
[003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组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高准确性的便携式火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还包括设置在机壳内且由机壳尾部至头部依次排列的伸缩调节模块、夹持模块、火针、加热模块,所述机壳上还设置有滚轮识别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伸缩调节模块用于带动火针实现伸展穿刺和收缩退针的动作,所述夹持模块用于将火针进行固定安装,所述加热模块用于对火针进行加热;所述机壳的前侧设置有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机壳的内部设置有安装腔,前端设置有前开口;所述伸缩调节模块包括驱动电机、驱动连接机构和调节机构,所述驱动电机用于带动驱动连接机构进行往复运动,所述调节机构调节驱动连接机构的运动幅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高准确性的便携式火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连接机构包括转盘、连接杆和推杆,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调节杆、滑动件、拨动件,所述转盘与驱动电机的主轴连接,所述转盘上设置有第一滑槽,所述滑动件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滑槽上,所述调节杆与滑动件连接,所述机壳设置有第二滑槽上,所述拨动件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二滑槽上,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调节杆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推杆转动连接,所述安装腔内还设置有第三滑槽,所述推杆沿第三滑槽进行往复滑动,当转盘转动时,通过滑动件带动调节件转动,然后通过连接杆带动推杆实现往复直线运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高准确性的便携式火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模块包括第一夹杆、第二夹杆、卡帽、复位弹簧,通过第一夹杆和第二夹杆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诗雨林国华林丽珠焦俊玥陈子茵肖青娥权婧宜陈宣尚苏家楠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