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分光器的监测方法及分光监测系统。其中,该方法包括:响应于第一触发指令,监测设备获取分光器的输入端口输入的第一光功率和分光器的输出端口输出的第二光功率;监测设备将获取到的第一光功率与传输损耗功率的差值确定为分光器输出的第三光功率;在第二光功率与第三光功率的差值小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监测设备确定所述分光器的工作状态为正常状态。本申请解决了监测分光器运行状态的工作效率低的技术问题。的工作效率低的技术问题。的工作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分光器的监测方法及分光监测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分光器的监测方法及分光监测系统。
技术介绍
[0002]DPI(Deep Packet Inspection,深度包检测),是通过在核心网元侧对光纤链路进行分光,实现对网络流量的获取、检测及分析。DPI系统在移动核心网或固网省干汇聚设备的同机房部署。目前的操作方式是在将分光器串接到光纤链路中,将设备端口发光光纤作为分光器的输入,通过分光器分光后,从分光比最高的输出端口将光纤连接到设备端口收光光纤,分光器的其余输出端连接到分光系统,一般是交换机、汇聚分流设备、光电转换器等设备。
[0003]目前的方式存在几个不足之处:由于串接的分光器是无源设备,无法监控分光器运行状态,也掌握不了分光系统的分光效果,由于尾纤质量或者分光器问题导致分光链路丢包无法感知。更为严重的是,由于无源,存在被私自二次分光的信息安全风险,同时由于网络规模不断扩大,需要的分光器数量会随着端口的增加急剧上升,以湖南电信移动核心网分光为例:一个机房,仅分光器输入端口就超过400个,按1:2计算输出端口算就有800个。其维护管理是个难题。相关技术中是通过在分光器所在机柜增加机柜锁的方式防止私自分光。目前,管理模式都是手工维护管理,建立分光台账,在分光器及尾纤上贴上标签来实施管理,效率低下,且容易出错,无法实时监测分光器运行状态。
[0004]针对上述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分光器的监测方法及分光监测系统,以至少解决监测分光器运行状态的工作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0006]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分光器的监测方法,包括:响应于第一触发指令,监测设备获取分光器的输入端口输入的第一光功率和分光器的输出端口输出的第二光功率;监测设备将获取到的第一光功率与传输损耗功率的差值确定为分光器输出的第三光功率;在第二光功率与第三光功率的差值小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监测设备确定所述分光器的工作状态为正常状态。
[0007]可选地,响应于第一触发指令,监测设备获取所述分光器的输入端口输入的第一光功率和所述分光器的输出端口输出的第二光功率,包括:所述监测设备将所述分光器两侧的网元端口的输出光功率确定为所述第一光功率,其中,将与所述分光器的输入端口和所述分光器的输出端口相连的网元端口确定为所述分光器两侧的端口;所述监测设备将所述分光器两侧的网元端口的接收光功率和分光系统的接收光功率之和确定为所述第二光功率。
[0008]可选地,所述监测设备将获取到的所述第一光功率与传输损耗功率的差值确定为所述分光器输出的第三光功率,包括:所述监测设备获取所述传输损耗功率,其中所述传输
损耗功率至少包括:第一损耗功率和第二损耗功率,所述第一损耗功率包括插入损耗功率,所述第二损耗功率包括裸纤损耗功率;所述监测设备将所述第一光功率减去所述第一损耗功率和所述第二损耗功率得到所述第三光功率。
[0009]可选地,在所述监测设备将获取到的所述第一光功率与传输损耗功率的差值确定为所述分光器输出的第三光功率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监测设备获取所述第一光功率的预设分配比例;所述监测设备通过所述第一光功率的预设分配比例和所述第三光功率确定所述分光器两侧的网元端口的目标接收光功率和分光系统的目标接收光功率;在所述两侧的网元端口的目标接收光功率与所述两侧的网元端口实际接收光功率不同的情况下,所述监测设备发出所述两侧的网元端口接收异常的信息。
[0010]可选地,在所述监测设备发出所述两侧的网元端口接收的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监测设备将所述两侧的网元端口接收异常的信息发送到远端监测系统界面进行展示。
[0011]可选地,在所述第二光功率与所述第三光功率的差值小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所述监测设备发出所述分光器分光正常的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监测设备获取所述分光器的输入端口的输入流量和所述分光器的输出端口的输出流量;在所述输入流量与所述输出流量相等的情况下,所述监测设备确定所述分光器的工作状态为正常状态。
[0012]可选地,所述监测设备获取所述分光器的输入端口输入的第一光功率和所述分光器的输出端口输出的第二光功率,包括:所述监测设备确定与所述分光器的输入端口和所述分光器的输出端口连接的设备端口;所述监测设备将所述分光器的输入端口和所述分光器的输出端口连接的设备端口进行标注,展示在远端监测系统界面。
[0013]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分光监测系统,包括:分光器、监测设备;分光器用于对输入的光信号进行分割;监测设备用于响应第一触发指令,获取分光器的输入端口输入的第一光功率和分光器的输出端口输出的第二光功率;并将获取到的第一光功率与传输损耗功率的差值确定为分光器输出的第三光功率;在第二光功率与第三光功率的差值小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监测设备确定所述分光器的工作状态为正常状态。
[0014]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非易失性存储介质,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在程序运行时控制非易失性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上述分光器的监测方法。
[0015]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通信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其中,程序运行时执行上述分光器的监测方法。
[0016]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响应于第一触发指令,监测设备获取分光器的输入端口输入的第一光功率和分光器的输出端口输出的第二光功率;监测设备将获取到的第一光功率与传输损耗功率的差值确定为分光器输出的第三光功率;在第二光功率与第三光功率的差值小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监测设备确定所述分光器的工作状态为正常状态的方式,通过监测设备自动获取分光器输入输出端口的光功率,再根据分光器输入端口的光功率计算出预期的输出光功率,最后将计算出的预期的输出光功率与实际输出的光功率进行对比确定达到了预期的输出光功率,达到了监测分光输出光功率的目的,从而实现了自动化精准监测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监测分光器运行状态的工作效率低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0017]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8]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用于杂草区域的确定方法的计算机终端(或移动设备)的硬件结构框图;
[0019]图2是根据本申请的一种分光器的监测方法的示意图;
[0020]图3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分光监测系统示意图;
[0021]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可选的分光监测系统示意图;
[0022]图5是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分光管理系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光器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响应于第一触发指令,监测设备获取所述分光器的输入端口输入的第一光功率和所述分光器的输出端口输出的第二光功率;所述监测设备将获取到的所述第一光功率与传输损耗功率的差值确定为所述分光器输出的第三光功率;在所述第二光功率与所述第三光功率的差值小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所述监测设备确定所述分光器的工作状态为正常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响应于第一触发指令,监测设备获取所述分光器的输入端口输入的第一光功率和所述分光器的输出端口输出的第二光功率,包括:所述监测设备将所述分光器两侧的网元端口的输出光功率确定为所述第一光功率,其中,将与所述分光器的输入端口和所述分光器的输出端口相连的网元端口确定为所述分光器两侧的端口;所述监测设备将所述分光器两侧的网元端口的接收光功率和分光系统的接收光功率之和确定为所述第二光功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设备将获取到的所述第一光功率与传输损耗功率的差值确定为所述分光器输出的第三光功率,包括:所述监测设备获取所述传输损耗功率,其中所述传输损耗功率至少包括:第一损耗功率和第二损耗功率,所述第一损耗功率包括插入损耗功率,所述第二损耗功率包括裸纤损耗功率;所述监测设备将所述第一光功率减去所述第一损耗功率和所述第二损耗功率得到所述第三光功率。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监测设备将获取到的所述第一光功率与传输损耗功率的差值确定为所述分光器输出的第三光功率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监测设备获取所述第一光功率的预设分配比例;所述监测设备通过所述第一光功率的预设分配比例和所述第三光功率确定所述分光器两侧的网元端口的目标接收光功率和分光系统的目标接收光功率;在所述两侧的网元端口的目标接收光功率与所述两侧的网元端口实际接收光功率不同的情况下,所述监测设备发出所述两侧的网元端口接收异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斓,牛云,唐斌,肖睿,曾映辉,瞿子凡,李嵘,严国正,彭滔,周旭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