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硅乳液控温聚合反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844564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8 07: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有机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有机硅乳液控温聚合反应装置。技术问题如下:从工人观察到温度变化再到手动进行调整过程中,反应还在进行中,这段时间内反应液在过热状态下进行反应,会影响反应得到产物的质量。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有机硅乳液控温聚合反应装置,包括有三角底架和反应釜等;三角底架上安装有反应釜。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利用不同金属片膨胀系数差异大以及热胀冷缩的原理,热量通过导热棒传递到双金属感应片,通过热量的升高使双金属感应片联动切换组件,由一条冷却水流通路径增加到两条,并且两条冷却水流通路径为交错盘旋状,从而提高冷却效果,实现自动控温的效果,对温度的升高快速反应,保证反应的高质量进行。保证反应的高质量进行。保证反应的高质量进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有机硅乳液控温聚合反应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机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有机硅乳液控温聚合反应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有机硅乳液(简称硅乳)是一种水包油型的硅油、水和表面活性剂等组成的乳液,主要是用作硅油织物柔软整理剂。第二代的有机硅织物整理剂是羟基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乳液,它是由八甲基环四硅氧烷单体、水、乳化剂、催化剂等原料在一定条件下乳化聚合而成的。
[0003]有机硅乳化聚合反应需要对反应液的温度严格把控,反应液的温度经常会上升超过阈值,当反应液温度超过阈值会影响到反应的后续进行,而现有的温度调控方式通常是在反应釜上安装温度计,通过观察温度计来得知反应液的温度,然后再人工进行调整,但是从工人观察到温度变化再到手动进行调整过程中,反应还在进行中,这段时间内反应液在过热状态下进行反应,会影响反应得到产物的质量,并且在对反应液进行搅拌时,搅拌器通常只作用到反应液的底部位置,反应液的顶部区域的搅拌效果并不佳,会导致反应的不完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从工人观察到温度变化再到手动进行调整过程中,反应还在进行中,这段时间内反应液在过热状态下进行反应,会影响反应得到产物的质量的缺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有机硅乳液控温聚合反应装置。
[0005]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有机硅乳液控温聚合反应装置,包括有三角底架、反应釜、进液单元、搅拌单元和冷却单元;三角底架上安装有反应釜;反应釜上部连接有用于送入反应液的进液单元;反应釜上连接有用于对反应液进行搅拌的搅拌单元;反应釜外壁连接有用于冷却的冷却单元;还包括有导热棒、安装座、第二连接轴、双金属感应片和调控单元;反应釜前侧壁和后侧壁各贯穿有一个导热棒,并且反应釜侧壁与两个导热棒固定连接;反应釜外表面前侧和外表面后侧各固定连接有一个安装座;两个安装座上各转动连接有一个第二连接轴;两个第二连接轴上各固定连接有一个双金属感应片;两个安装座上连接有一个调控单元;两个第二连接轴各与一个调控单元连接;冷却单元与两个调控单元连接;导热棒随反应液温度升高而升温,导热棒升温作用于双金属感应片,利用双金属感应片升温后的变化使第二连接轴转动,第二连接轴输送动力给调控单元;调控单元提升冷却单元的冷却效果。
[0006]作为优选,两组导热棒、安装座、第二连接轴、双金属感应片和调控单元关于反应釜中轴线上的一点中心对称。
[0007]作为优选,以从前向后看为基准,在反应液温度超过阈值后,前方的双金属感应片为顺时针转动。
[0008]作为优选,冷却单元包括有第一空心冷却板、第一通水管、第一连接管、第二空心
冷却板和第二连接管;反应釜外壁前侧和外壁后侧各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一空心冷却板,并且两个第一空心冷却板关于反应釜中轴线上的一点中心对称;两个第一空心冷却板相背侧各连通有两个第一通水管;两个第一通水管各与一个调控单元连接;两个第一空心冷却板相背侧各连通有一个第一连接管;反应釜外壁左侧和外壁右侧各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二空心冷却板,并且两个第二空心冷却板关于反应釜中轴线上的一点中心对称;两个第一空心冷却板与两个第二空心冷却板交错分布,并且两个第一空心冷却板与两个第二空心冷却板依次贴合形成一个圆筒;两个第二空心冷却板相背侧各连通有一个第二连接管。
[0009]作为优选,第一空心冷却板两侧壁各开有两个第一通水孔;第一空心冷却板两侧壁各开有两个第二通水孔;四个第一通水孔与四个第二通水孔为两两错位分布;第一空心冷却板内设有两个隔板,并且两个隔板将第一空心冷却板内部分为两个第一通水腔和一个第二通水腔;两个第一通水腔为上下错位分布,并且第二通水腔位于两个第一通水腔之间;每个第一通水腔各与两个第一通水孔贯通;第二通水腔两侧各与两个第二通水孔贯通;两个第一通水腔通过第一连接管连通;第二空心冷却板两侧壁各开有两个第三通水孔;第二空心冷却板两侧壁各开有两个第四通水孔;四个第三通水孔与四个第四通水孔为两两错位分布;第二空心冷却板内部设有两个隔板,两个隔板将第二空心冷却板内部分为两个第三通水腔和一个第四通水腔;两个第三通水腔为上下错位分布,并且第四通水腔位于两个第三通水腔之间;每个第三通水腔各与两个第三通水孔贯通;第四通水腔两侧各与两个第四通水孔贯通;两个第三通水腔通过第二连接管连通;每个第一通水孔各与一个第三通水孔相对;每个第二通水孔各与一个第四通水孔相对;两个第一通水管分别与第二通水腔和上方的第一通水腔贯通。
[0010]作为优选,调控单元包括有平齿轮、承接滑座、轮齿板、连接板和切换组件;第二连接轴上固定连接有平齿轮;安装座远离反应釜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承接滑座;两个承接滑座上滑动连接有轮齿板;平齿轮与轮齿板啮合;轮齿板下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上连接有切换组件;切换组件与第一通水管连接。
[0011]作为优选,切换组件包括有牵引杆、分流盒、第二通水管和转换板;连接板上固定连接有牵引杆;两个第一通水管上共同安装有分流盒,并且两个第一通水管与分流盒贯通;分流盒远离两个第一通水管一侧连通有第二通水管;与上方第一通水腔贯通的第一通水管上转动连接有转换板;转换板位于分流盒内,并且转换板的一端将与第二通水腔贯通的第一通水管封堵;牵引杆穿过分流盒,并且牵引杆与转换板固定连接。
[0012]作为优选,牵引杆具有弹性。
[0013]作为优选,搅拌单元包括有电机、第一连接轴、电动推杆、衔接块、连接块、安装环、搅拌桨叶和拉杆;反应釜上侧固定连接有电机;电机输出轴穿过反应釜,电机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轴;第一连接轴下端与反应釜转动连接;反应釜底壁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电动推杆伸缩端固定连接有衔接块;衔接块上侧转动连接有连接块;第一连接轴下部开有容纳槽,并且电动推杆、衔接块和连接块均位于容纳槽内;第一连接轴下部开有两个一字槽,两个一字槽均与容纳槽贯通;连接块滑动设置于两个一字槽内;第一连接轴下部固定连接有安装环,并且安装环位于容纳槽下方;安装环两侧各转动连接有一个搅拌桨叶;连接块两侧各与一个搅拌桨叶之间连接有一个拉杆。
[0014]作为优选,两个搅拌桨叶均为弯弧型设置,并且两个搅拌桨叶关于反应釜中轴线
上的一点中心对称。
[0015]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实现利用不同金属片膨胀系数差异大以及热胀冷缩的原理,热量通过导热棒传递到双金属感应片,通过热量的升高使双金属感应片联动切换组件,通过切换组件增强冷却单元的冷却效果,由一条冷却水流通路径增加到两条,并且两条冷却水流通路径为交错盘旋状,从而提高冷却效果,实现自动控温的效果,对温度的升高快速反应,保证反应的高质量进行;通过两个搅拌桨叶对反应釜进行刮底作业,并且使搅拌桨叶将聚集在底部的反应液原料向上旋起,避免反应液原料沉底,而且通过拉杆拉动搅拌桨叶,使两个搅拌桨叶向上合拢呈V字型,进而增强使反应液原料向上旋起的力度,使反应液的顶部也能被有效搅拌。
附图说明
[0016]图1展示的是本专利技术的有机硅乳液控温聚合反应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展示的是本专利技术的有机硅乳液控温聚合反应装置的第一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展示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机硅乳液控温聚合反应装置,包括有三角底架(1)和反应釜(2);三角底架(1)上安装有反应釜(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进液单元、搅拌单元和冷却单元;反应釜(2)上部连接有用于送入反应液的进液单元;反应釜(2)上连接有用于对反应液进行搅拌的搅拌单元;反应釜(2)外壁连接有用于冷却的冷却单元;还包括有导热棒(401)、安装座(402)、第二连接轴(403)、双金属感应片(404)和调控单元;反应釜(2)前侧壁和后侧壁各贯穿有一个导热棒(401),并且反应釜(2)侧壁与两个导热棒(401)固定连接;反应釜(2)外表面前侧和外表面后侧各固定连接有一个安装座(402);两个安装座(402)上各转动连接有一个第二连接轴(403);两个第二连接轴(403)上各固定连接有一个双金属感应片(404);两个安装座(402)上连接有一个调控单元;两个第二连接轴(403)各与一个调控单元连接;冷却单元与两个调控单元连接;导热棒(401)随反应液温度升高而升温,导热棒(401)升温作用于双金属感应片(404),利用双金属感应片(404)升温后的变化使第二连接轴(403)转动,第二连接轴(403)输送动力给调控单元;调控单元提升冷却单元的冷却效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硅乳液控温聚合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两组导热棒(401)、安装座(402)、第二连接轴(403)、双金属感应片(404)和调控单元关于反应釜(2)中轴线上的一点中心对称。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硅乳液控温聚合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以从前向后看为基准,在反应液温度超过阈值后,前方的双金属感应片(404)为顺时针转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硅乳液控温聚合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冷却单元包括有第一空心冷却板(301)、第一通水管(302)、第一连接管(303)、第二空心冷却板(304)和第二连接管(305);反应釜(2)外壁前侧和外壁后侧各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一空心冷却板(301),并且两个第一空心冷却板(301)关于反应釜(2)中轴线上的一点中心对称;两个第一空心冷却板(301)相背侧各连通有两个第一通水管(302);两个第一通水管(302)各与一个调控单元连接;两个第一空心冷却板(301)相背侧各连通有一个第一连接管(303);反应釜(2)外壁左侧和外壁右侧各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二空心冷却板(304),并且两个第二空心冷却板(304)关于反应釜(2)中轴线上的一点中心对称;两个第一空心冷却板(301)与两个第二空心冷却板(304)交错分布,并且两个第一空心冷却板(301)与两个第二空心冷却板(304)依次贴合形成一个圆筒;两个第二空心冷却板(304)相背侧各连通有一个第二连接管(305)。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有机硅乳液控温聚合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空心冷却板(301)两侧壁各开有两个第一通水孔(301a);第一空心冷却板(301)两侧壁各开有两个第二通水孔(301d);四个第一通水孔(301a)与四个第二通水孔(301d)为两两错位分布;第一空心冷却板(301)内设有两个隔板,并且两个隔板将第一空心冷却板(301)内部分为两个第一通水腔(301b)和一个第二通水腔(301c);两个第一通水腔(301b)为上下错位分布,并且第二通水腔(301c)位于两个第一通水腔(301b)之间;每个第一通水腔(301b)各与两个第一通水孔(301a)贯通;第二通水腔(301c)两侧各与两个第二通水孔(301d)贯通;两个第一通水腔(301b)通过第一连接管(303)连通;第二空心冷却板(304)两侧壁各开有两个第三通水孔(304a);第二空心冷却板(304)两侧壁各开有两个第四通水孔(304d);四个第三通水孔
(304a)与四个第四通水孔(304d)为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道鸿陈网张根珍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宏远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