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葛仙米生长的混合营养培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84339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8 07: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葛仙米生长的混合营养培养方法,在BG11培养基调节pH后,加入一定量的葡萄糖使葡萄糖浓度为0.09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葛仙米生长的混合营养培养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微藻生长的混合营养培养方法,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葛仙米生长的混合营养培养方法,该方法适用于蓝细菌,主要适用于拟球念珠藻的规模化培养。

技术介绍

[0002]蓝藻又名蓝细菌,是一类进化历史悠久、革兰氏染色阴性、无鞭毛、含叶绿素a,但不含叶绿体(区别于真核生物的藻类)、能进行产氧性光合作用的大型单细胞原核生物。葛仙米(Nostoc sphaeroides),学名为拟球状念珠藻,属蓝藻门蓝藻纲念珠藻目念珠藻科念珠藻属,是我国传统出口的一种珍贵野生的食药两用蓝藻。根据《本草纲目》等记载葛仙米有治疗夜盲症、脱肛、烫伤和兼具美容之功效。据研究葛仙米不仅蛋白质含量高、蛋白质质量好、营养价值高为优质蛋白质、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品种齐全,结构合理基本符合FAO/WHO专家委员会于1973年推普的人体必需氨基酸模式,而且葛仙米还富含多糖和具有特殊的保健功能的维生素C、B族维生素、β

胡萝卜素、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同时兼具固碳和固氮双重生态价值。
[0003]葛仙米主要栖息于我国湖北省鹤峰县,但近年来其野生资源量急速锐减,农民不施农家肥而改施化肥,改变了土壤结构, 如碳铵等肥料改变了土壤的酸碱性;大量使用除草剂,改变了葛仙米赖以生存的生长环境,使野生葛仙米数量急剧下降。葛仙米资源量恢复方法研究和锐减原因分析受到了相关学者的广泛关注。同为蓝菌门念珠藻目的一种藻类,发状念珠藻(Nostoc flagelliforme),俗称发菜,也因野生资源量锐减而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因此提高葛仙米的生物量是现在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0004]葛仙米一般采用自养培养方式,使用BG11培养基进行培养,该方法已在实验室和工厂化养殖中沿用多年,且有在葛仙米培养方面取得不错的效果。但是,此培养方法仍有不足之处,使得葛仙米产量不高,不能满足市场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适用于葛仙米营养生长的混合营养培养方法,对传统葛仙米养殖方法进行改良,可以有效提高葛仙米的生物量。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葛仙米营养生长的混合营养培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葛仙米培养基:在BG11培养基调节pH后,加入一定量的葡萄糖使葡萄糖浓度为0.09

0.11mol/L后得到改良BG11培养基,备用;(2)接种藻种:选择粒径3
±
1mm,富有弹性,结构紧实,颜色墨绿的葛仙米作为藻种,将藻种接种在步骤(1)中的改良BG11培养基上;(3)混合营养培养:将步骤(2)中接种好藻种的改良BG11培养基在以下条件下进行培养:温度:21

23℃、光照:50μmol
·
m
‑2·
s
‑1、光暗周期L:D=10h:14h。
[0007]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1)中,所述的BG11培养基调节pH,指的是将pH调至7.0

7.2;然后将其经过120℃高温100kpa高压灭菌20分钟得到不完全培养基,冷却后加入葡萄糖使葡萄糖浓度为0.09

0.11mol/L,得到改良BG11培养基。
[0008]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葡萄糖浓度优选为0.1mol/L。
[0009]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2)中,所述的接种,接种密度为:6.64

6.70g藻/L培养基,优选为6.67g藻/L培养基。
[0010]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3)中,混合营养培养的条件优选为:温度:22℃、光照:50μmol
·
m
‑2·
s
‑1、光暗周期L:D=10h:14h。
[0011]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葛仙米营养生长的混合培养方法用于葛仙米规模化培养。
[0012]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葛仙米营养生长的混合培养方法用于普通葛仙米或翡翠绿葛仙米规模化培养。
[0013]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葛仙米生长的混合营养培养方法操作简单;获得的改良培养基,营养均衡,在此理化条件下,可以提高葛仙米生长率和生物量积累量,特别有利于提高工厂化生产效率、提升现有情况下工厂化微藻培养的效率。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实施例来对本专利技术葛仙米营养生长的混合培养方法进行具体的描述:实施例1:一种适用于葛仙米生长的混合营养培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分别配制BG11培养基和增加葡萄糖,使葡萄糖浓度为0.1mol/L的改良BG11培养基。
[0015](2)准备:6个450mL已高压灭菌透明玻璃锥形瓶,实验组3个500mL透明玻璃锥形瓶内含本专利技术改良BG11培养基,对照组3个500mL透明玻璃锥形瓶内含BG11培养基,pH均用pH计调为7.1,培养基均为现用现配,并且每瓶内均含450mL培养基;(3)接种:第1天在实验组、对照组分别接种葛仙米指数生长期绿色营养阶段藻种,粒径3
±
1mm,富有弹性,结构紧实,颜色墨绿,使每锥形瓶中细胞接种密度均为450mL培养基/3.0g葛仙米;(4)培养: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同一光照培养箱中培养,光暗周期:L:D=10h:14h,温度22℃,光强50μmol
·
m
‑2·
s

1;实验组和对照组均通气,每3天更换一次培养基;(5)结果比较:培养12天后,实验组相对于对照组,葛仙米产量提高了57.14%。
[0016]应用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培养普通葛仙米:(1)准备:6个450mL已高压灭菌透明玻璃锥形瓶,实验组3个500mL透明玻璃锥形瓶内含本专利技术改良BG11培养基,对照组3个500mL透明玻璃锥形瓶内含BG11培养基,pH均用pH计调为7.1,培养基均为现用现配,并且每瓶内均含450mL培养基;(2)接种:第1天在实验组、对照组分别接种葛仙米指数生长期绿色营养阶段藻种,粒径3
±
1mm,富有弹性,结构紧实,颜色墨绿,使每锥形瓶中细胞接种密度均为450mL培养基/3.0g葛仙米;(3)培养: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同一光照培养箱中培养,光暗周期:L:D=10h:14h,温
度22℃,光强50μmol
·
m
‑2·
s

1;实验组和对照组均通气,每3天更换一次培养基;(4)结果比较:培养12天后,实验组相对于对照组,葛仙米产量提高了57.14%。
[0017]应用实施例2:本专利技术培养翡翠绿:(1)准备:6个450mL已高压灭菌透明玻璃锥形瓶,实验组3个500mL透明玻璃锥形瓶内含本专利技术改良BG11培养基,对照组3个500mL透明玻璃锥形瓶内含BG11培养基,pH均用pH计调为7.1,培养基均为现用现配,并且每瓶内均含450mL培养基;(2)接种:第1天在实验组、对照组分别接种葛仙米指数生长期绿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葛仙米营养生长的混合营养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葛仙米培养基:在BG11培养基调节pH后,加入一定量的葡萄糖使葡萄糖浓度为0.09

0.11mol/L后得到改良BG11培养基,备用;(2)接种藻种:选择粒径3
±
1mm,富有弹性,结构紧实,颜色墨绿的葛仙米作为藻种,将藻种接种在步骤(1)中的改良BG11培养基上;(3)混合营养培养:将步骤(2)中接种好藻种的改良BG11培养基在以下条件下进行培养:温度:21

23℃、光照:50μmol
·
m
‑2·
s
‑1、光暗周期L:D=10h:14h。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营养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BG11培养基调节pH,指的是将pH调至7.0

7.2;然后将其经过120℃高温100kpa高压灭菌20分钟得到不完全培养基,冷却后加入葡萄糖使葡萄糖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嘉莹王巧晗凌滨峰张静高旭宫庆礼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海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