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蹲座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838138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8 07: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凝土蹲座支撑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蹲座支撑受力点少,受力不均匀的问题,涉及地库开挖支撑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用于连接冠梁与底座梁的斜撑件,冠梁与底座梁内均设有与斜撑件连接的预埋件,底座梁内的预埋件与斜撑件之间还连接有加固件。本申请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能够有效地对基坑支护结构进行均匀的受力。斜撑件通过预埋件与底座梁和冠梁连接,能够实现将斜撑件的受力均布在预埋件上,并通过预埋件将受力均匀的分散给底座梁和冠梁。加固件增加了斜撑件与预埋件之间连接的稳定性。件之间连接的稳定性。件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蹲座支撑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地库开挖支撑
,特别是指一种混凝土蹲座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市用地的日趋紧张,地下室的建设也是大势所趋,基坑支护就成为地下结构施工的一个重要环节。目前基坑施工中广泛采用支护桩作为基坑支护结构,以防止基坑周边环境变形和基坑垮塌,确保工程建设施工的顺利进行。
[0003]现有的支护结构整体性刚度较差,由于基坑周边环境或者荷载变化,以及地面排水、降雨等影响,容易造成支护结构受力增加或支护体系效力减弱,从而造成基坑支护体系变形过大,甚至导致基坑支护体系失效,严重威胁到建筑施工安全。一些五米左右的基槽开挖采用小齿口钢板桩作为支护垂直开挖受到施工界的青睐。根据《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规范》计算要求,需要布设钢支撑,钢支撑需要双向支撑受力。而由于场地条件限制,无法采用结构后挖土卸荷、增设等抢险、加固措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本技术提出一种混凝土蹲座支撑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蹲座支撑受力点少,受力不均匀的问题。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混凝土蹲座支撑装置,包括用于连接冠梁与底座梁的斜撑件,冠梁与底座梁内均设有与斜撑件连接的预埋件,底座梁内的预埋件与斜撑件之间还连接有加固件。
[0006]进一步的,所述斜撑件上设有与预埋件连接的肋板,肋板的端部与斜撑件的端部齐平。
[0007]进一步的,所述预埋件包括连接板和至少四条支腿,支腿均预埋在对应的冠梁、底座梁内,连接板固定在支腿端部且与对应的冠梁、底座梁贴合,连接板与斜撑件固定连接。
[0008]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板为钢板。连接板的厚度为7~9mm。斜撑件为钢管。加固件为角板,且角板的厚度为5~7mm。
[000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申请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能够有效地对基坑支护结构进行均匀的受力。斜撑件通过预埋件与底座梁和冠梁连接,能够实现将斜撑件的受力均布在预埋件上,并通过预埋件将受力均匀的分散给底座梁和冠梁。加固件增加了斜撑件与预埋件之间连接的稳定性。肋板均布在斜撑件的端部的四周,并与预埋件连接,进一步扩大斜撑件和预埋件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加了底座梁和冠梁的受力面积。连接板通过支腿固定在冠梁或底座梁上,将连接板稳定在连接在底座梁或者冠梁上。
附图说明
[001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
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1]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图1中A

A的截面示意图;
[0013]图3为图2中B

B的截面示意图;
[0014]图4为图2中C

C的截面示意图。
[0015]图中:1

斜撑件,2

肋板,3

加固件,4

底座梁,5

连接板,6

支腿,7

冠梁。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7]如图1所示,实施例1,一种混凝土蹲座支撑装置,包括用于连接冠梁7与底座梁4的斜撑件1,斜撑件1的上部设有冠梁7,斜撑杆的下部设有底座梁4;冠梁7与底座梁4上均设有与斜撑件1连接的预埋件,底座梁4上的预埋件与斜撑件1之间还连接有加固件3。冠梁7设置在基坑的上部,底座梁4设置在基坑的下部,斜撑件1设置在冠梁7与底座梁4之间,且斜撑件1两端均设置在预埋件上。底座梁4与冠梁7均为钢筋砼梁,预埋件设置在钢筋砼梁内。解决了钢支撑底口无受力点的问题,即达到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规范的使用要求。
[0018]在本实施例中,斜撑件1的两端均设有与预埋件连接的肋板2。斜撑件1的两端均连接有四个肋板2,四个肋板2均匀的分布在斜撑件1的端部且与斜撑件1的端口齐平。预埋件包括连接板5和至少四条支腿6,支腿6均预埋在对应的冠梁7、底座梁4内,连接板5固定在支腿6端部且与对应的冠梁7、底座梁4贴合,连接板5与斜撑件1固定连接。连接板5为钢板。连接板5的厚度为7~9mm,优选为8mm。斜撑件1为钢管。钢管的直径为609mm,加固件3为角板,且角板的厚度为5~7mm,角板的厚度优选为6mm。钢板通过支腿6固定在冠梁7或者底座梁4内,且钢板的部分组件预埋在冠梁7或者底座梁4内,钢管和肋板2均与钢板焊接,使钢管两端的支撑受力更加稳定。
[0019]具体的使用过程为,将长1000mm、宽800mm、厚8mm的钢板与四条支腿6焊接为一个整体结构作为预埋件,支腿6和与支腿6连接的钢板的一侧预埋在冠梁7、底座梁4内,且预埋件相较于冠梁7与底座梁4的上平面倾斜设置,此时需要确定好底座梁4和冠梁7的位置,钢板埋设于混凝土中作为连接点,待强度达到后与斜撑件1进行连接,斜撑件1为直径为609mm的钢管。待预埋件以及冠梁7和底座梁4的位置确定后,开始焊接钢管与底座梁4上的预埋件内的钢板,将钢管焊接在钢板中心偏上50mm的位置处,同时采用围焊的方式将肋板2同样焊接在钢板上。同理,钢管与冠梁7上的预埋件采用焊接,钢管焊接在冠梁7上的钢板的中心处,方便钢板受力。钢管与钢板之间的下部焊接长200mm、宽63mm、后厚6mm的角板进行加固,增加钢管与钢板连接的稳定性。
[0020]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蹲座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连接冠梁(7)与底座梁(4)的斜撑件(1),冠梁(7)与底座梁(4)内均设有与斜撑件(1)连接的预埋件,底座梁(4)内的预埋件与斜撑件(1)之间还连接有加固件(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蹲座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撑件(1)的两端均设有若干与预埋件连接的肋板(2),肋板(2)与斜撑件(1)的端口齐平。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混凝土蹲座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件包括连接板(5)和至少四条支腿(6),支腿(6)均预埋在对应的冠梁(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鹏李云郭雄伟于洋李晨阳赵远谢月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