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测激光选区熔化熔道宽度的模拟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83803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8 07: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预测激光选区熔化熔道宽度的模拟方法及系统,包括:步骤S1:确定激光选区熔化计算域边界条件;步骤S2:根据边界条件分析材料,建立多物理场耦合有限元模型;步骤S3:对单元属性进行判断,在有限元平台上对有限元模型进行计算;步骤S4:测量熔道宽度尺寸并与有限元模型求解结果对比,得到符合预设条件的有限元模型。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考虑材料非线性物性特征的预测激光选区熔化熔道宽度的模拟方法,通过该方法预测的熔道尺寸可评价激光选区熔化熔道搭接效果、快速预测孔洞缺陷位置及实现激光选区熔化制造工艺参数优选。及实现激光选区熔化制造工艺参数优选。及实现激光选区熔化制造工艺参数优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预测激光选区熔化熔道宽度的模拟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激光增材制造
,具体地,涉及一种预测激光选区熔化熔道宽度的模拟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使用激光选区熔化技术在开发新材料成形工艺时,由于成形过程在氩气环境中进行,多次试验会导致成本较高且材料浪费,使用数值模拟的方法来进行研究就成为了预测熔池宽度、优选工艺参数的有效途径。基于此方法可以代替传统大量的重复试错试验,从而减少新材料激光选区熔化成形工艺摸索时间,增加材料的利用率,改善零件设计流程、设备生产率及产品质量,指导优化激光选区熔化成形工艺参数,为开发新一代激光选区熔化设备提供理论指导作用,为制备满足设计需求的复杂铝合金构件提供科学依据。
[0003]目前国内外学者主要基于有限元方法对激光选区熔化成形工艺过程进行建模,其中使用的热源模型类型可分为:均匀面热源、高斯面热源、均匀体热源、锥形体热源、椭球热源及高斯体热源等。然而大多数研究中将激光吸收率取为定值,且很少考虑激光选区熔化成形过程中,材料由粉末态转化为实体态对应的单元属性转变特性,导致实际结果与预测结果具有一定差异。
[0004]专利文献CN113779793A(申请号:CN202111060679.X)公开了一种基于射线追踪的激光选区熔化的热源建模方法,应用于增材制造
,针对现有增材制造技术中SLM制备件的工艺参数确定方法费时费力且花费较大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对考虑粉末影响的热源模型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其在水平方向上和竖直方向上能量的分布情况,具体的:首先采用Python编程得到粉末模型,将得到的粉末模型与激光进行交互作用,计算、统计热源在粉末中的分布情况,然后对统计结果进行深度方向和水平方向的拟合,获得热源的分布规律,得到完整的热源模型;将该热源模型应用于温度场仿真。但该专利技术会导致实际结果与预测结果具有一定差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预测激光选区熔化熔道宽度的模拟方法及系统。
[0006]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预测激光选区熔化熔道宽度的模拟方法,包括:
[0007]步骤S1:确定激光选区熔化计算域边界条件;
[0008]步骤S2:根据边界条件分析材料,建立多物理场耦合有限元模型;
[0009]步骤S3:对单元属性进行判断,在有限元平台上对有限元模型进行计算;
[0010]步骤S4:测量熔道宽度尺寸并与有限元模型求解结果对比,得到符合预设条件的有限元模型。
[0011]优选地,在所述步骤S1中:
[0012]激光与粉末接触的边界处理为内热源加热;其他边界施加对流和辐射换热。
[0013]优选地,在所述步骤S2中:
[0014]多物理场耦合有限元模型包括:
[0015]a、几何模型,几何模型包括粉末层及基板,其中粉末层网格采用映射网格划分方式,下基板网格使用等比渐变网格划分方式;
[0016]b、材料参数模型,根据实际熔化物理状态,对材料的有限元单元分为粉末态单元和实体态单元,各类单元对应的物性参数不同且均随温度呈非线性变化;判断规则为:当材料温度低于液相线温度时,属于粉末态单元,当温度高于液相线温度,则将这部分单元转化为实体态单元,且此过程不可逆;通过温度及单元状态两个维度定义材料的物性特性,包括对激光的吸收率、导热系数、比热容、密度;
[0017]c、热源模型,激光对粉末的热作用处理体热源,激光能流密度在xy平面呈高斯分布,在激光入射方向上为指数衰减,激光三维高斯能量密度分布定义如下:
[0018][0019]其中:P表示激光功率;r为激光光斑半径,η表示衰减系数,x,y,z表示对应激光作用点的三维坐标值,x0,y0,z0表示光斑中心坐标,A(T)表示材料对激光的能量吸收率,吸收率随温度变化,定义如下:
[0020][0021]其中,T
S
表示材料固相线温度,T
L
为液相线温度,A
solid
表示实体材料对激光的吸收率,A
powder
表示粉末对激光的吸收率。
[0022]优选地,在所述步骤S3中:
[0023]在每一个载荷步求解前,对对应的有限元单元进行单元属性判断,判断是否为粉末态单元或实体态单元;在每一个载荷步求解后,对所有有限元单元的各自对应节点的平均温度是否超过材料熔点温度进行判断,若超过,将该单元属性转化为实体态单元属性。
[0024]优选地,在所述步骤S4中:
[0025]模拟得出的熔道宽度由实体态单元统计得出,根据单元属性实时转变的结果,在有限元几何模型上获得实体单元轮廓,通过计算单道实体单元轮廓横向平均长度,得到预测的熔池宽度。
[0026]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预测激光选区熔化熔道宽度的模拟系统,包括:
[0027]模块M1:确定激光选区熔化计算域边界条件;
[0028]模块M2:根据边界条件分析材料,建立多物理场耦合有限元模型;
[0029]模块M3:对单元属性进行判断,在有限元平台上对有限元模型进行计算;
[0030]模块M4:测量熔道宽度尺寸并与有限元模型求解结果对比,得到符合预设条件的有限元模型。
[0031]优选地,在所述模块M1中:
[0032]激光与粉末接触的边界处理为内热源加热;其他边界施加对流和辐射换热。
[0033]优选地,在所述模块M2中:
[0034]多物理场耦合有限元模型包括:
[0035]a、几何模型,几何模型包括粉末层及基板,其中粉末层网格采用映射网格划分方式,下基板网格使用等比渐变网格划分方式;
[0036]b、材料参数模型,根据实际熔化物理状态,对材料的有限元单元分为粉末态单元和实体态单元,各类单元对应的物性参数不同且均随温度呈非线性变化;判断规则为:当材料温度低于液相线温度时,属于粉末态单元,当温度高于液相线温度,则将这部分单元转化为实体态单元,且此过程不可逆;通过温度及单元状态两个维度定义材料的物性特性,包括对激光的吸收率、导热系数、比热容、密度;
[0037]c、热源模型,激光对粉末的热作用处理体热源,激光能流密度在xy平面呈高斯分布,在激光入射方向上为指数衰减,激光三维高斯能量密度分布定义如下:
[0038][0039]其中:P表示激光功率;r为激光光斑半径,η表示衰减系数,x,y,z表示对应激光作用点的三维坐标值,x0,y0,z0表示光斑中心坐标,A(T)表示材料对激光的能量吸收率,吸收率随温度变化,定义如下:
[0040][0041]其中,T
S
表示材料固相线温度,T
L
为液相线温度,A
solid
表示实体材料对激光的吸收率,A
powder
表示粉末对激光的吸收率。
[0042]优选地,在所述模块M3中:
[0043]在每一个载荷步求解前,对对应的有限元单元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测激光选区熔化熔道宽度的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S1:确定激光选区熔化计算域边界条件;步骤S2:根据边界条件分析材料,建立多物理场耦合有限元模型;步骤S3:对单元属性进行判断,在有限元平台上对有限元模型进行计算;步骤S4:测量熔道宽度尺寸并与有限元模型求解结果对比,得到符合预设条件的有限元模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测激光选区熔化熔道宽度的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中:激光与粉末接触的边界处理为内热源加热;其他边界施加对流和辐射换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测激光选区熔化熔道宽度的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2中:多物理场耦合有限元模型包括:a、几何模型,几何模型包括粉末层及基板,其中粉末层网格采用映射网格划分方式,下基板网格使用等比渐变网格划分方式;b、材料参数模型,根据实际熔化物理状态,对材料的有限元单元分为粉末态单元和实体态单元,各类单元对应的物性参数不同且均随温度呈非线性变化;判断规则为:当材料温度低于液相线温度时,属于粉末态单元,当温度高于液相线温度,则将这部分单元转化为实体态单元,且此过程不可逆;通过温度及单元状态两个维度定义材料的物性特性,包括对激光的吸收率、导热系数、比热容、密度;c、热源模型,激光对粉末的热作用处理体热源,激光能流密度在xy平面呈高斯分布,在激光入射方向上为指数衰减,激光三维高斯能量密度分布定义如下:其中:P表示激光功率;r为激光光斑半径,η表示衰减系数,x,y,z表示对应激光作用点的三维坐标值,x0,y0,z0表示光斑中心坐标,A(T)表示材料对激光的能量吸收率,吸收率随温度变化,定义如下:其中,T
S
表示材料固相线温度,T
L
为液相线温度,A
solid
表示实体材料对激光的吸收率,A
powder
表示粉末对激光的吸收率。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测激光选区熔化熔道宽度的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3中:在每一个载荷步求解前,对对应的有限元单元进行单元属性判断,判断是否为粉末态单元或实体态单元;在每一个载荷步求解后,对所有有限元单元的各自对应节点的平均温度是否超过材料熔点温度进行判断,若超过,将该单元属性转化为实体态单元属性。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测激光选区熔化熔道宽度的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
步骤S4中:模拟得出的熔道宽度由实体态单元统计得出,根据单元属性实时转变的结果,在有限元几何模型上获得实体单元轮廓,通过计算单道实体单元轮廓横向平均长度,得到预测的熔池宽度。6.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洋邓文敬时云王联凤刘依宽赵凯王飞乔凤斌刘正武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航天设备制造总厂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