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薄壳山核桃剩余物的多效育苗轻基质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83758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8 07: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薄壳山核桃剩余物的多效育苗轻基质及其制备方法,一种基于薄壳山核桃剩余物的多效育苗轻基质,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10%~30%薄壳山核桃蒲青皮腐熟物;10%~30%粉碎的薄壳山核桃种壳、20%~50%黄心土、2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薄壳山核桃剩余物的多效育苗轻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效育苗轻基质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是一种基于薄壳山核桃剩余物的多效育苗轻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薄壳山核桃又名长山核桃、美国山核桃和碧根果,胡桃科山核桃属的一种落叶乔木,其分布范围为北纬25
°
~40
°
、西经87
°
~102
°
之间,原产美国和墨西哥,于1900年左右引入我国,是国内外广泛种植的一种优良的果材兼用树种。通过上百年的引种栽培及示范推广,目前薄壳山核桃在我国生产发展较为迅速。薄壳山核桃坚果壳薄易剥,核仁肥厚,含蛋白质11.4%,脂肪68%

82%,糖类14%,含对人体有益的各种氨基酸,富含维生素B1、B2,营养价值和保健价值极高,薄壳山核桃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60%左右,可以明显降低人体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薄壳山核桃树木材纹理细腻,质地坚韧,是雕刻、建筑、室内装饰和制作高档家具的理想材料。因其树形高大,树势挺拔,又是深受欢迎的行道树种,其发达的根系和良好的水土保持功能又可用于造林,是良好的风景林和水土保持林树种,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于一身。
[0003]2010年后,国家出台相应政策对木本粮油产业加大扶持力度,使之在安徽、江西、江苏、浙江、云南、湖北、湖南等省得到迅速发展,尤其是在云南、江苏、浙江、安徽已初步实现了产业化,并表现出了良好的开发利用潜力。据统计,目前我国薄壳山核桃种植面积扩大到20万公顷,按照亩产150

250公斤计算,盛产期产量达到45

75万吨,薄壳山核桃种壳量可达50万吨,青皮产量则超过50万吨,如何开发利用这些薄壳山核桃青皮和种壳,对于增加薄壳山核桃附加值、提高薄壳山核桃剩余物利用效率具有重要作用。
[0004]轻型育苗基质具有良好的固相、液相、气相结构,水肥保持能力以及土壤质量改良等功能,重量轻,便于运输和移栽,已经成为现代化、工厂化育苗的必然趋势。轻型基质是经过发酵或炭化处理过的农林废弃物与泥炭、珍珠岩、蛭石等轻体矿物质组成的混合物。目前生产上常用的轻型育苗基质原料主要以泥炭土、草炭土等不可再生材料为主,辅以珍珠岩、农林废弃物发酵产物等材料。
[0005]薄壳山核桃剩余物包括种壳和青皮等,薄壳山核桃种壳质地坚硬,粉碎后不易分解,是替代珍珠岩等的良好材料;薄壳山核桃青皮含有丰富的矿质元素、氨基酸以及其他营养成分,还有胡桃醌、核桃多糖等活性成分,其中胡桃醌是植物抵抗病虫害而存在的一种物质,能够抑制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枯草杆菌等的生长。因此利用薄壳山核桃剩余物开发育苗基质,不仅能提供植物生长所必须的营养物质,具有良好的质量,还具有抗病虫害等多重功效。
[0006]但目前,市面上并未出现由薄壳山核桃剩余物作为原料的轻型育苗基质,薄壳山核桃剩余物的的价值并未得到有效的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薄壳山核桃剩余物的多效育苗轻基质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9]一种基于薄壳山核桃剩余物的多效育苗轻基质,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10%~30%薄壳山核桃蒲青皮腐熟物;10%~30%粉碎的薄壳山核桃种壳、20%~50%黄心土、20

60%的泥炭,1

5%长效控释肥,1

5%生物炭。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15%~20%薄壳山核桃蒲青皮腐熟物;15%~20%粉碎的薄壳山核桃种壳、30%~40%黄心土、30

50%的泥炭,1

2%长效控释肥,1

5%生物炭。
[0011]一种基于薄壳山核桃剩余物的多效育苗轻基质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2]步骤一:薄壳山核桃种壳处理,选用薄壳山核桃壳,破碎后浸泡吸水,再捞起控干表面水分备用;
[0013]步骤二:薄壳山核桃蒲青皮处理:向粉碎后的薄壳山核桃蒲青皮中添加发酵菌剂,并均匀喷洒发酵液后,于室外覆盖薄膜堆肥,4

6个月后即得到薄壳山核桃蒲青皮腐熟物;
[0014]步骤三:基质配置:按配方比例称取所需量的薄壳山核桃蒲青皮腐熟物、粉碎的薄壳山核桃种壳、黄心土、泥炭、长效控释肥、生物炭,并均匀混合,即得到多效育苗轻基质。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一中,薄壳山核桃种壳的破碎粒度为过10

20目筛。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一中,薄壳山核桃种壳的破碎颗粒在泡水时,使用透水的包装袋进行包装,浸泡时间不少于3天。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二中,薄壳山核桃蒲青皮的破碎粒度为过10

20目筛。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二中,发酵液由尿素、发酵菌剂与水组成,尿素、发酵菌剂与水的比例为10:1:20。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0]本专利技术利用薄壳山核桃的种壳和果壳,配以黄心土、泥炭、长效控释肥、生物炭等成分,开辟了一条薄壳山核桃剩余物的利用途径;薄壳山核桃青皮中含有胡桃醌及其衍生物等物质,能够起到杀虫杀菌的作用,具有病虫害防治功能,有效降低薄壳山核桃幼苗的病害率,从而促进良种壮苗的生产,为产业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多效育苗轻基质的制备流程图。
[0022]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实生苗感病率的柱形图。
[0023]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嫁接苗感病率的柱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
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本专利技术中,一种基于薄壳山核桃剩余物的多效育苗轻基质,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10%~30%薄壳山核桃蒲青皮腐熟物;10%~30%粉碎的薄壳山核桃种壳、20%~50%黄心土、20

60%的泥炭,1

5%长效控释肥,1

5%生物炭。
[0026]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7]薄壳山核桃种壳处理,选用薄壳山核桃壳,破碎至过10

20目筛后使用透水包装袋包裹并浸泡吸水至少三天,再捞起控干表面水分备用;
[0028]步骤二:薄壳山核桃蒲青皮处理:向粉碎至过10

20目筛后的薄壳山核桃蒲青皮中添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薄壳山核桃剩余物的多效育苗轻基质,其特征在于: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10%~30%薄壳山核桃蒲青皮腐熟物;10%~30%粉碎的薄壳山核桃种壳、20%~50%黄心土、20

60%的泥炭,1

5%长效控释肥,1

5%生物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薄壳山核桃剩余物的多效育苗轻基质,其特征在于: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15%~20%薄壳山核桃蒲青皮腐熟物;15%~20%粉碎的薄壳山核桃种壳、30%~40%黄心土、30

50%的泥炭,1

2%长效控释肥,1

5%生物炭。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基于薄壳山核桃剩余物的多效育苗轻基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薄壳山核桃种壳处理,选用薄壳山核桃壳,破碎后浸泡吸水,再捞起控干表面水分备用;步骤二:薄壳山核桃蒲青皮处理:向粉碎后的薄壳山核桃蒲青皮中添加发酵菌剂,并均匀喷洒发酵液后,于室外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军侯婷邓沁卢胜吴立潮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