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耳道异物取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83506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8 07: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耳道异物取出装置,有效的解决了耳道异物取出缺乏行之有效的工具和方法的问题;解决的技术方案包括一个探入杆,探入杆的内端安装有一个第一水囊,探入杆内开有一个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通过第一通道可向第一水囊内充水使第一水囊膨胀,还包括一个圆盘,圆盘侧壁上安装有环形的第二水囊,圆盘上安装有与第二水囊连通的进水管,通过进水管可向第二水囊内充水使第二水囊膨胀,在第一水囊和第二水囊膨胀后分别将耳道内端和外端封闭后形成封闭腔,通过第二通道向该封闭腔内注水可将耳道扩张,同时异物内侧的压力会将异物线向外推;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各种形状,各种表面类型的异物取出,同时可避免在取异物过程中耳道受伤。伤。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耳道异物取出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耳科领域,具体是一种耳道异物取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外耳道由于为开放式,容易进入异物,特别是儿童,常常会将玻璃珠、绿豆、黄豆等塞入耳道内,异物进入耳道后,需要及时就医取出,目前一般是用镊子夹取,但是实用镊子夹取卡的比较紧的异物、圆润的异物、光滑的异物非常困难,往往需要反复尝试,有时反而更容易将异物推到更深处;还有用负压吸取的方式,这种方式吸取力较小,特别对于表面不规则的异物,吸取头难以完全贴合而漏气,这时的吸取力就更小;另外,由于耳道内空间狭小,镊子在耳道内使用困难,且镊子本身也需要挤占空间,容易戳伤或划伤耳道;由于缺少稳定可靠的异物取出方式,对于一些困难的异物,甚至需要手术取出。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耳道异物取出缺乏行之有效的工具和方法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耳道异物取出装置。
[0004]其技术方案包括一个探入杆,探入杆的内端安装有一个第一水囊,探入杆内开有一个第一通道,第一通道一端开至探入杆的外端,第一通道另一端与第一水囊连通,通过第一通道可向第一水囊内充水使第一水囊膨胀,探入杆内开有第二通道,第二通道的一端开至探入杆的外端,第二通道另一端位于靠近第一水囊位置的探入杆侧壁上,且第一水囊比第二通道该端口更靠近探入杆内端;还包括一个圆盘,圆盘侧壁上安装有环形的第二水囊,圆盘上安装有与第二水囊连通的进水管,通过进水管可向第二水囊内充水使第二水囊膨胀,还包括第一注射器和第二注射器,第一通道外端和进水管外端均与第一注射器连通,第二通道的外端与第二注射器连通;圆盘上安装有一个垂直贯穿圆盘的泄压管,泄压管位于圆盘外侧的一端上安装有泄压阀;圆盘的圆心位置上垂直穿有一个横管,横管可沿轴向滑动,横管内穿有一个横杆,横杆可相对横管轴向滑动。
[0005]所述的探入杆的内端设有容置孔,第一水囊置于容置孔内,第一水囊充水后可从容置孔内脱出并膨胀。
[0006]所述的圆盘的侧壁上开有一个环形槽,第二水囊安装在环形槽内,充水后从环形槽向外膨胀。
[0007]所述的第一通道和进水管经一个三通管与第一注射器连接,三通管与第一注射器连接的一端上安装有第一单向阀。
[0008]所述的第二通道的外端安装有第二单向阀。
[0009]所述的横管与圆盘之间安装有第一密封圈,横管与横杆之间安装有第二密封圈。
[0010]所述的探入杆的内端设有一个弯头,弯头插入容置孔内,且弯头上连接有拉绳,拉绳从探入杆内穿至探入杆外端。
[0011]本专利技术采用先扩张再外推的方式,能够更为稳定可靠的施力,适用于各种形状,各
种表面类型的异物,且用芦荟胶等胶状物将异物向外推的方式更为柔和,同时芦荟胶或药膏可在耳道内壁形成保护膜,避免在取异物过程中耳道受伤。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
[0013]图2为圆盘的主视剖视图。
[0014]图3为探入杆内端的主视剖视图。
[0015]图4为探入杆弯头越过异物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文结合附图介绍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包括一个探入杆1,探入杆1的内端安装有一个第一水囊2,探入杆1内开有一个第一通道3,第一通道3一端开至探入杆1的外端,第一通道3另一端与第一水囊2连通,通过第一通道3可向第一水囊2内充水使第一水囊2膨胀,探入杆1内开有第二通道4,第二通道4的一端开至探入杆1的外端,第二通道4另一端位于靠近第一水囊2位置的探入杆1侧壁上,且第一水囊2比第二通道4该端口更靠近探入杆1内端;还包括一个圆盘5,圆盘5侧壁上安装有环形的第二水囊6,圆盘5上安装有与第二水囊6连通的进水管7,通过进水管7可向第二水囊6内充水使第二水囊6膨胀,还包括第一注射器8和第二注射器9,第一通道3外端和进水管7外端均与第一注射器8连通,第二通道4的外端与第二注射器9连通;圆盘5上安装有一个垂直贯穿圆盘5的泄压管10,泄压管10位于圆盘5外侧的一端上安装有泄压阀11;在第一水囊2和第二水囊6膨胀后分别将耳道内端和外端封闭后,第一水囊2和第二水囊6之间形成封闭腔,通过第二通道4向该封闭腔内注水,水压达到泄压阀11的开启压力后,泄压阀11开启泄压,从而使封闭腔内维持稳定的压力将耳道扩张;圆盘5的圆心位置上垂直穿有一个横管12,横管12可沿轴向滑动,横管12内穿有一个横杆13,横杆13可相对横管12轴向滑动。
[0017]所述的探入杆1的内端设有容置孔14,第一水囊2置于容置孔14内,第一水囊2充水后可从容置孔14内脱出并膨胀。
[0018]所述的圆盘5的侧壁上开有一个环形槽,第二水囊6安装在环形槽内,充水后从环形槽向外膨胀。
[0019]所述的第一通道3和进水管7经一个三通管15与第一注射器8连接,三通管15与第一注射器8连接的一端上安装有第一单向阀16,防止回水。
[0020]所述的第二通道4的外端安装有第二单向阀17,防止回水。
[0021]所述的横管12与圆盘5之间安装有第一密封圈18,横管12与横杆13之间安装有第二密封圈19,可防止从此处缝隙中渗水造成封闭腔内压力损失。
[0022]所述的探入杆1的内端设有一个弯头20,弯头20插入容置孔14内,且弯头20上连接有拉绳21,拉绳21从探入杆1内穿至探入杆1外端;探入杆1贴着耳道壁伸入耳道内时,拉紧拉绳21的外端使弯头20不会脱落,弯头20背向耳道壁,可避免刮伤耳道壁,同时探入杆1越过异物时弯头20凹面贴住异物转动伸入,如图4所示,会像挖耳勺一样将异物向外挖,可避免将异物推到更深处,探入杆1伸入耳道内后第一水囊2膨胀会将弯头20从容置孔14顶出使弯头20脱落。
[0023]用本专利技术取耳道内的异物时,首先在内窥镜的辅助下,将探入杆1弯头20端伸入耳道内,并找到异物与耳道壁之间的缝隙,将探入杆1的弯头20从缝隙中挤过使第一水囊2和第二通道4的内端口越过异物,在探入杆1的弯头20挤过异物时,使弯头20的凹面贴住异物然后转动探入杆1,使探入杆1的弯头20像挖耳勺一样挤入异物后方,如图4所示,这样一方面可表面刮伤耳道内壁,另一方面弯头20将异物向外挖,避免将异物推到更深处。
[0024]探入杆1的弯头20端伸到异物后方后,在横杆13的内端涂上医用胶粘剂,然后使横杆13涂有胶粘剂的一端置于横管12内,将横管12伸入耳道内,当横管12接近异物时,固定横管12不动,将横杆13向内伸,横杆13端部的胶粘剂粘住异物,然后将圆盘5穿在横管12上并推入耳道内,然后用第一注射器8向经第一通道3和进水管7向第一水囊2和第二水囊6内注水,使第一水囊2和第二水囊6膨胀压紧耳道壁,从而在第一水囊2和第二水囊6之间形成一个封闭腔,异物位于封闭腔内,然后用第二注射器9经第二通道4向封闭腔内注入生理盐水,封闭腔内充满生理盐水后压力会升高,升高的水压将耳道扩张,使异物更容易取出,水压升高到泄压阀11的开启压力后,泄压阀11会开启,多余的生理盐水从泄压管10流出维持封闭腔内压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耳道异物取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探入杆(1),探入杆(1)的内端安装有一个第一水囊(2),探入杆(1)内开有一个第一通道(3),第一通道(3)一端开至探入杆(1)的外端,第一通道(3)另一端与第一水囊(2)连通,通过第一通道(3)可向第一水囊(2)内充水使第一水囊(2)膨胀,探入杆(1)内开有第二通道(4),第二通道(4)的一端开至探入杆(1)的外端,第二通道(4)另一端位于靠近第一水囊(2)位置的探入杆(1)侧壁上,且第一水囊(2)比第二通道(4)该端口更靠近探入杆(1)内端;还包括一个圆盘(5),圆盘(5)侧壁上安装有环形的第二水囊(6),圆盘(5)上安装有与第二水囊(6)连通的进水管(7),通过进水管(7)可向第二水囊(6)内充水使第二水囊(6)膨胀,还包括第一注射器(8)和第二注射器(9),第一通道(3)外端和进水管(7)外端均与第一注射器(8)连通,第二通道(4)的外端与第二注射器(9)连通;圆盘(5)上安装有一个垂直贯穿圆盘(5)的泄压管(10),泄压管(10)位于圆盘(5)外侧的一端上安装有泄压阀(11);圆盘(5)的圆心位置上垂直穿有一个横管(12),横管(12)可沿轴向滑动,横管(12)内穿有一个横杆(13),横杆(13)可相对横管(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凌改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