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胡颖君专利>正文

一种支气管镜检查用的防喷溅面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83357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8 07: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支气管镜检查用的防喷溅面罩,涉及医疗辅助设备技术领域。操作管的外侧开设有咬合槽,操作管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橡胶斗,所述橡胶斗的后侧外径小于前侧外径,所述橡胶斗的后侧端固定连接有内气囊,所述橡胶斗的后侧设置有橡胶赌气件,所述橡胶赌气件靠近咬合槽的一端呈薄片状。在检查过程中,检测管穿过橡胶堵和橡胶赌气件,同时在橡胶斗的内侧设置有内气囊,内气囊的内径与检测管的外壁抵接,减少面罩内气体外泄,同时在橡胶赌气件左侧端呈薄片状,当口中有气体喷出时,挤压橡胶赌气件的左侧端闭合,进一步避免气体外泄,与抵接垫和外气囊配合使用保证面罩内的密封性,通过通气孔保证患者正常呼吸。通过通气孔保证患者正常呼吸。通过通气孔保证患者正常呼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支气管镜检查用的防喷溅面罩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辅助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支气管镜检查用的防喷溅面罩。

技术介绍

[0002]支气管镜检查是呼吸科一种常见的诊断和治疗手段。支气管镜检查是将支气管镜经口腔或鼻腔置入患者的下呼吸道,医生可在显示屏或支气管镜目镜上直接观察气管及支气管的病变,并根据病变进行相应的检查和治疗。目前气管镜操作已广泛应用于呼吸科及危重症医学科,在重症肺部感染、肺部肿瘤、气道疾病、气道内异物等肺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目前气管镜操作的患者的麻醉方式有全身麻醉和局部麻醉两种。一般多采用局部麻醉的方式,但在支气管镜操作过程中由于内镜镜身刺激患者气道黏膜,患者可出现反射性咳嗽、咳痰症状,对于某些存在肺部感染,如肺结核、病毒性肺炎、细菌性肺炎的患者,在此过程中可导致含有结核杆菌、呼吸道病毒、细菌等传染性病原体的气溶胶产生,造成操作环境的污染,增加操作人员被感染的风险,现有的防喷溅面罩为保证检查的正常进行,常需要在口鼻处设置有通孔,当患者发生反射性咳嗽等症状时,容易从通孔处泄漏,从而导致防控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一种支气管镜检查用的防喷溅面罩,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支气管镜检查用的防喷溅面罩,包括面罩,所述面罩前侧壁粘贴有遮板,所述遮板的下方设置有鼻罩,所述鼻罩与面罩相连通,所述鼻罩的下方设置有操作管,所述操作管贯穿面罩,并与面罩相连通,所述操作管的外侧开设有咬合槽,所述咬合槽位于面罩的后侧,所述操作管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橡胶斗,所述橡胶斗的后侧外径小于前侧外径,所述橡胶斗的后侧端固定连接有内气囊,所述橡胶斗的后侧设置有橡胶赌气件,所述橡胶赌气件靠近咬合槽的一端呈薄片状。
[0005]优选的,所述鼻罩的左右两侧壁均开设有通气孔,所述鼻罩的左右两侧内壁均固定连接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位于通气孔的内侧。
[0006]优选的,所述面罩后侧壁的上端粘贴有抵接垫,所述抵接垫的下方设置有外气囊,所述外气囊固定连接在面罩的后侧壁上,所述外气囊位于面罩的边缘处。
[0007]优选的,所述面罩右侧端铰接有弹性绷带,所述面罩的左侧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通孔。
[0008]优选的,所述弹性绷带的左侧端穿过通孔,并延伸至连接板的左侧,所述弹性绷带的左侧端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尺寸略大于通孔尺寸。
[0009]优选的,所述连接板的左侧端固定连接有V型弹性板,所述V型弹性板的后侧端位于通孔内侧,所述弹性绷带位于通孔后侧壁和V型弹性板的后侧端之间,所述V型弹性板的后侧端与弹性绷带的前侧壁抵接,所述弹性绷带的后侧壁与通孔的后侧内壁抵接。
[0010]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支气管镜检查用的防喷溅面罩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1]本技术提供一种支气管镜检查用的防喷溅面罩,本技术在操作管内侧设置有橡胶斗和橡胶赌气件,在检查过程中,检测管穿过橡胶堵和橡胶赌气件,同时在橡胶斗的内侧设置有内气囊,内气囊的内径与检测管的外壁抵接,减少面罩内气体外泄,同时在橡胶赌气件左侧端呈薄片状,当口中有气体喷出时,挤压橡胶赌气件的左侧端闭合,进一步避免气体外泄,与抵接垫和外气囊配合使用保证面罩内的密封性,通过通气孔保证患者正常呼吸,从而有效解决现有面罩使用过程中容易造成气体泄漏的问题;
[0012]本技术中在面罩的后侧设置有弹性绷带和V型弹性板,V型弹性板与通孔后侧内壁相互配合对弹性绷带进行挤压,在使用时通过拉动弹性绷带,使弹性绷带在V型弹性板和通孔后侧内壁之间滑动,即可对弹性绷带长度进行调节,从而满足不同头围的患者使用。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面罩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15]图3为面罩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0017]图5为面罩剖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6为图5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0019]图中标号:1、面罩;2、鼻罩;3、操作管;4、通气孔;5、遮板;6、弹性绷带; 7、连接板;8、通孔;9、挡板;10、V型弹性板;11、抵接垫;12、过滤板;13、外气囊;14、咬合槽;15、橡胶赌气件;16、橡胶斗;17、内气囊。
具体实施方式
[0020]由图1

6给出,本技术包括面罩1,面罩1为透明塑料板,便于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观察,面罩1前侧壁粘贴有遮板5,遮板5为不透明材料板,通过遮板5对患者视线进行遮挡,降低患者心理压力,遮板5的下方设置有鼻罩2,鼻罩2与面罩1相连通,鼻罩2的下方设置有操作管3,操作管3贯穿面罩1,并与面罩1相连通,操作管3的外侧开设有咬合槽14,咬合槽14位于面罩1的后侧,操作管3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橡胶斗16,橡胶斗16的后侧外径小于前侧外径,橡胶斗16的后侧端固定连接有内气囊17,橡胶斗16的后侧设置有橡胶赌气件15,橡胶赌气件15靠近咬合槽14的一端呈薄片状,鼻罩2的左右两侧壁均开设有通气孔4,通过通气孔4保证患者正常呼吸,鼻罩2的左右两侧内壁均固定连接有过滤板12,过滤板12位于通气孔4的内侧,通过过滤板12对患者呼出以及呼入的空气进行过滤,从而对患者以及医护人员进行保护,面罩1后侧壁的上端粘贴有抵接垫11,抵接垫11的下方设置有外气囊13,外气囊13固定连接在面罩 1的后侧壁上,外气囊13位于面罩1的边缘处,在使用时,抵接垫11后侧端与患者额头部抵接,患者鼻子置于鼻罩2内,患者嘴部咬住操作管3,患者牙齿位于咬合槽14处,将检测贯穿过橡胶斗16和橡胶赌气件15,从患者口部插入,橡胶斗16处的内气囊17内侧端与检测管的外侧壁抵接,避免面罩1内气体外泄,同时在橡胶赌气件15左侧端呈薄片状,当口中有气体喷出时,挤压橡胶赌气件15的左侧端闭合,进一步避免气体外泄,与
抵接垫11和外气囊13配合使用保证面罩1内的密封性;
[0021]面罩1右侧端铰接有弹性绷带6,面罩1的左侧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7,连接板7上开设有通孔8,弹性绷带6的左侧端穿过通孔8,并延伸至连接板7的左侧,弹性绷带6 的左侧端固定连接有挡板9,挡板9尺寸略大于通孔8尺寸,从而避免弹性绷带6从通孔 8内滑落,连接板7的左侧端固定连接有V型弹性板10,V型弹性板10的后侧端位于通孔8内侧,弹性绷带6位于通孔8后侧壁和V型弹性板10的后侧端之间,V型弹性板10 的后侧端与弹性绷带6的前侧壁抵接,弹性绷带6的后侧壁与通孔8的后侧内壁抵接,在使用时,通过抽动弹性绷带6,使弹性绷带6在V型弹性板10和通孔8后侧内壁之间滑动,即可对弹性绷带6的尺寸进行调节,根据患者不同的头围尺寸选择合适的尺寸,从而满足不同头围的患者使用。
[0022]工作原理:
[0023]在使用时,通过抽动弹性绷带6,使弹性绷带6在V型弹性板10和通孔8后侧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支气管镜检查用的防喷溅面罩,包括面罩(1),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罩(1)前侧壁粘贴有遮板(5),所述遮板(5)的下方设置有鼻罩(2),所述鼻罩(2)与面罩(1)相连通,所述鼻罩(2)的下方设置有操作管(3),所述操作管(3)贯穿面罩(1),并与面罩(1)相连通,所述操作管(3)的外侧开设有咬合槽(14),所述咬合槽(14)位于面罩(1)的后侧,所述操作管(3)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橡胶斗(16),所述橡胶斗(16)的后侧外径小于前侧外径,所述橡胶斗(16)的后侧端固定连接有内气囊(17),所述橡胶斗(16)的后侧设置有橡胶赌气件(15),所述橡胶赌气件(15)靠近咬合槽(14)的一端呈薄片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支气管镜检查用的防喷溅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鼻罩(2)的左右两侧壁均开设有通气孔(4),所述鼻罩(2)的左右两侧内壁均固定连接有过滤板(12),所述过滤板(12)位于通气孔(4)的内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支气管镜检查用的防喷溅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罩(1)后侧壁的上端粘贴有抵接垫(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颖君王晓
申请(专利权)人:胡颖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