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墨炔-红磷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483214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8 07: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石墨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石墨炔

红磷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
,特别是涉及一种石墨炔

红磷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二维碳材料高速发展,成为国际上目前功能材料的研究热点和前沿方向。二维新材料的出现与发展成为打破传统材料领域发展的限制和瓶颈的一种可能,尤其是二维材料中的石墨炔,其与石墨烯等传统碳材料不同,石墨炔其本身具有天然的带隙,是隶属于半导体材料范畴,并且具有较高的导电性,能够通过改变材料的应变、带宽、边缘形态以及功能化来达到定制具有特定电子、化学和生物等特性的材料。2010年,李玉良及其同事成功在实验室制备出石墨炔,使得新型碳材料石墨炔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0003]磷(P)被证明是锂离子电池非常有前途的负极,因为它可以与锂发生电化学反应,形成Li3P。红磷是一种丰富的环保材料,然而,由于红磷的电绝缘性,红磷(RP)的实验容量与理论值相差甚远,并在几个循环后急剧衰减,红磷锂离子负极电子电导率低、体积膨胀大;这可能导致大极化、活性材料严重粉化、RP和导电网络之间的电接触不良以及不稳定的固体电解质界面(SEI)膜。
[0004]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旨在提出一种石墨炔

红磷复合材料,以更好地解决红磷锂离子电池负极电子电导率低、体积膨胀大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石墨炔

红磷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通过石墨炔与红磷复合,石墨炔的纳米多孔结构不仅可以适应体积变化,而且有利于通过纳米多孔通道进行有效的离子扩散,以有效避免重复锂化

去锂化过程中的粉化,且石墨炔可以极大地提高纳米材料的导电性,有效地避免活性纳米粒子聚集,从而提高材料的电化学性能,以更好地满足应用需求。
[0006]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石墨炔

红磷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制备步骤:
[0008]S1:制备石墨炔(GDY)材料
[0009]称取六基[(三甲基硅基)乙基]苯3.5

7.0mg溶解在10mL二氯甲烷中,在惰性气氛保护下加入0.1mL四丁基氟化铵,搅拌3

5min,得到六炔基苯(HEB),随后用10mL纯水覆盖溶液,形成两相体系;
[0010]称量醋酸铜90

95mg溶解在7.5mL水中,然后滴加2.5mL吡啶,搅拌形成均匀的水溶液,随后轻轻添加到水相中;
[0011]反应系统在惰性环境下保持36

48小时不受干扰,在界面处生成棕色的石墨炔膜。然后把二氯甲烷和水相溶液用移液枪吸出得到棕色的薄膜,用1M的盐酸和纯水洗涤产物,过滤,冷冻干燥得到石墨炔材料;
[0012]S2:制备石墨炔

红磷(GDY

RP)复合材料
[0013]将石墨炔和红磷按一定质量比加入球磨罐中进行球磨,得到石墨炔

红磷复合材料。
[0014]进一步地,S1中的HEB和醋酸铜的摩尔比为1:500—1:250。
[0015]进一步地,S1中的反应温度为室温,反应时间控制在36

48h。
[0016]进一步地,S1中的冷冻干燥时间为12

18h。
[0017]进一步地,S1中的惰性气氛为氩气。
[0018]进一步地,S2中的石墨炔材料的用量保持在15

40mg,红磷的用量为石墨炔材料的1

5倍。
[0019]进一步地,S2中的球磨速率500r/min,球磨反应时间为24h。
[0020]基于同一专利技术构思,本申请还提供了采用上述方法制备所得石墨炔

红磷复合材料。
[0021]基于同一专利技术构思,本申请还提供了上述石墨炔

红磷复合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应用。
[002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23]本申请提供的石墨炔

红磷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工艺流程简单,制备容易,通过将制备出的石墨炔(GDY)为骨架,以简单的球磨法将石墨炔(GDY)与红磷复合,制备出石墨炔

红磷复合材料,有效的提高了红磷的电化学稳定性,将本申请提供的石墨炔

红磷复合材料应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时,GDY作为优异的导电性材料,可以提高复合材料的电荷转移,且均匀孔隙结构,可以促进锂离子高效嵌入与脱出,加快了材料的反应动力学,大幅提升了材料的电化学储锂性能;GDY与红磷之间存在较强的作用力,既提高红磷材料的活性,同时提高复合材料的稳定性;该复合材料可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广泛使用,应用前景好。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制备的石墨炔

红磷(GDY

RP)复合材料的SEM图;
[0025]图2为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制备的石墨炔

红磷(GDY

RP)复合材料的xps图;
[0026]图3为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制备的石墨炔

红磷(GDY

RP)复合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的循环性能图;
[0027]图4为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制备的石墨炔

红磷(GDY

RP)复合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的倍率性能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以下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实施例中使用到的各类原料,除非另有说明,均为常见市售产品。
[0029]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
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30]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揭露的数值是近似值,而并非确定值。在误差或者实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包括在误差范围内的所有值而不限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公开的具体数值。
[003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揭露的数值范围用于表示在混合物中的组分的相对量以及其他方法实施例中列举的温度或者其他参数的范围。
[0032]本申请提供的石墨炔

红磷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制备步骤:
[0033]S1:制备石墨炔(GDY)材料
[0034]称取六基[(三甲基硅基)乙基]苯3.5

7.0mg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石墨炔

红磷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制备步骤:S1:制备石墨炔材料将六基[(三甲基硅基)乙基]苯溶解于二氯甲烷中,在惰性气氛保护下加入四丁基氟化铵,搅拌得到六炔基苯,随后用纯水覆盖溶液,形成两相体系;将醋酸铜溶解在水中,然后滴加吡啶,搅拌形成均匀的水溶液,随后添加到两相体系的水相中;保持惰性环境,直至界面处生成棕色的石墨炔膜,然后把二氯甲烷和水相溶液移出,得到棕色薄膜,用盐酸和纯水洗涤产物,并过滤,冷冻干燥,得到石墨炔材料;S2:制备石墨炔

红磷复合材料将石墨炔材料和红磷加入球磨罐中进行球磨,得到石墨炔

红磷复合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炔

红磷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的六炔基苯和醋酸铜的摩尔比为1:250

50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炔

红磷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的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东艾书照黄瀚欧阳东坤谢世磊柳鹏程发良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理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