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B轴线的转塔单元和机床特别是车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83115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8 07:24
用于车床的转塔单元包括转塔主体(M)和转塔头(H),转塔主体(M)被配置成安装到机床的载体支撑件,转塔头(H)安装到转塔主体(M)并且包括转塔盘(H2)。转塔盘被配置为通过第一驱动装置(D1)围绕作为转塔盘(H2)的旋转轴线的盘轴线(X)是可旋转的。转塔单元(T)包括用于使转塔头(H)围绕转塔轴线(Y)枢转的第二驱动装置(D2),以及第二驱动装置(D2)是变频马达。以及第二驱动装置(D2)是变频马达。以及第二驱动装置(D2)是变频马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具有B轴线的转塔单元和机床特别是车床


[0001]本申请涉及一种用于机床、特别是车床的紧凑的转塔单元。

技术介绍

[0002]如在DE 42 35 095 C2中的常规转塔单元具有刀具转塔,该刀具转塔具有转塔本体和转塔盘以及用于固定和旋转刀具的刀具保持器,其中转塔盘由中空轴支撑。为了驱动转塔和刀具,在各自的驱动装置与转塔或轴之间设置齿轮。这需要相对大量的空间并且增加对每个附加传输部件的干扰的敏感性。此外,由于变速箱的使用不可避免地在设计中造成不对称性,该不对称性导致刀具转塔单元的操作以及相关联的机械应力由于系统的振动以及不平衡并且因此不太有效的冷却而不利。
[0003]为了提供用于机加工的刀具,提供了刀具载体,这些刀具载体通常在可移动的刀具载体滑道(特别是复合滑道)上可用,这些可移动的刀具载体滑道被布置在机架处并且可以借助于一个或更多个线性轴线相对于工作主轴移动(例如,可以在三个方向上移动,诸如像X、Y或Z方向等)。例如,该类型的这种机床从EP 2 714 307 B1、EP 2 714 308 B1、EP 2 714 309 B1或EP 2 714 310 B1中已知。
[0004]为了执行特定的工件机加工操作,经常需要可控制地旋转整个转塔,并且同时,机加工刀具还必须执行旋转运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克服了常规转塔结构的问题的优化转塔单元。进一步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转塔单元,该转塔单元需要减小的空间并且同时具有增加的刚性并且允许改进机床的机加工准确度。此外,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优化的机床,特别是车床。
[0006]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独立权利要求的特征。从属权利要求中有多个优选的改进。
[0007]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转塔单元可以包括转塔主体和转塔头,转塔主体被配置成安装到机床的载体支撑件(和/或刀具载体支撑件或组件),转塔头安装到转塔主体并且包括转塔盘。转塔盘可以被配置成通过第一驱动装置围绕盘轴线是可旋转的,盘轴线是转塔盘的旋转轴线。所述轴线可以优选地是优选对称的转塔盘的对称轴。转塔单元可以包括用于围绕转塔轴线枢转转塔头的第二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是马达(诸如直接驱动马达等),该马达具有布置在在定子的径向外侧的转子,并且第二驱动装置可以集成在转塔主体中。通过提供这种特定的结构,可以实现具有增加的刚性的紧凑且节省成本的组件。此外,通过提供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转塔单元,由于对称设计,该单元可以放置在机床的不同载体支撑件处。
[0008]第二驱动装置可以集成在转塔主体中,使得转塔主体的圆柱形内部件(优选地最内圆柱形部件)形成第二驱动装置的定子和/或转塔主体的圆柱形外部件形成第二驱动装置的转子。此外,转塔主体也可以是圆柱形的形状,其中,圆柱的长度与外径的比率优选在
0.5至1.7的范围内、更优选在1.2左右的范围内,其能够实现显著的减振。此外,可以提供紧凑且有效的转塔单元。
[0009]转塔主体可以包括内圆柱部件和外圆柱部件,其中外圆柱部件被设置成至少部分地包围内圆柱部件。内圆柱部件可以包括用于将转塔单元安装到刀具载体组件的安装表面,其中在外圆柱部件的内表面上附接第二驱动装置的转子的磁体。
[0010]第二驱动装置可以被配置成直接(无齿轮)驱动转塔头以围绕转塔轴线枢转。此外,第二驱动装置和转塔头的基部可以提供同步驱动组件。因此,可以提供紧凑且有效的转塔单元。
[0011]转塔头可以直接安装到第二驱动装置的转子。此外,转塔主体可以具有对称的结构,使得转塔单元可以用于车床或机床的左侧和右侧。换言之,就转塔主体的纵向轴线而言,转塔主体可以是对称的。紧凑且有效的转塔单元可以设置有增加的刚度。
[0012]转塔盘可被布置成使得盘轴线与第二驱动装置的转子磁体相交,优选垂直地相交。因此,可以提供紧凑且有效的转塔单元,因为盘被布置成非常靠近马达。转塔盘可以包括可控制地驱动的可移动盘,该可控制地驱动的可移动盘包括多个转塔盘刀具固持器凹部,转塔盘刀具固持器凹部被布置在盘的圆周方向上并且被设计成出于驱动目的接纳自动机加工刀具的对应轮廓端部分。此外,盘轴线与转塔轴线的交点可以在转子的磁体的轴向范围内或在转子的轴向长度内。
[0013]转塔单元可以是刀具转塔,并且这种刀具转塔的形式可以实施盘转塔,盘转塔为了使每个刀具能够移动到操作位置中,可以围绕平行于工件主轴轴线延伸的转塔轴线以受控的方式转动,至少在刀具转塔的起始位置中没有B轴线的车床中或者具有B轴线的车床中。
[0014]转塔头可以围绕转塔轴线旋转至少100度、更优选地110度。因此,可以提供紧凑且灵活的转塔单元。
[0015]转塔主体具有通孔,该通孔位于中心并且沿着转塔轴线延伸,用于允许电线和液压管路穿过。因此,可以为紧凑且有效的转塔单元提供增加的刚度。
[0016]转塔主体可以具有凸缘部件和内轴,凸缘部件用于将转塔单元附接到机床的载体支撑件,内轴沿着转塔轴线延伸。因此,可以提供紧凑且有效的转塔单元。
[0017]内轴可以在一侧上附接至凸缘部件,并且在相对侧上,内轴可以附接至定子的定子芯。在进一步的改进中,凸缘部件被集成到该内轴(整体地形成)。
[0018]第二驱动装置的定子芯可以在轴向方向上延伸超过内轴的一半以由此覆盖内轴的中心。因此,定子芯的长度可大于内轴的长度的0.5。
[0019]在可替代实施例中,可以省略第二驱动装置并且转塔主体的结构替代地包括固定轴,其中转塔头被安装在主体的轴的外圆周表面上。
[0020]第二驱动装置可以被配置成直接枢转转塔头而在它们之间没有传输。因此,可以针对第一驱动装置和/或第二驱动装置和/或第三驱动装置实施直接驱动。
[0021]转塔头可以被布置在转塔主体的圆柱形外部件的圆周上。对于特定的紧凑结构和改进的振动特性,附接至转子的转塔头安装表面可以被布置成与第二驱动装置的转子的外表面重合。外转子表面因此可以至少部分地由转塔头覆盖。优选地,盘轴线和转塔轴线可以布置在分开的互不干扰的平面上。
[0022]转塔头可以相对于转塔主体偏心地布置,并且转塔盘可以具有用于承载刀具的多个刀具站,并且所述刀具站中的至少一个可配备有由第三驱动装置围绕优选地以与转塔盘的旋转轴线成直角定向的刀具轴线旋转地驱动的刀具。第三驱动装置的旋转轴线也可以与转塔盘的刀具狭槽的中心轴线同轴。
[0023]第三驱动装置可以被布置成与盘轴线平行并且间隔开和/或同轴,并且冷却剂引导活塞可以被布置成与第三驱动装置平行。此外,优选地,盘制动器(在径向方向上延伸)可被布置在第二驱动装置的转子和定子之间。因此,也可以在转塔主体的外圆柱部件与转塔主体的内圆柱部件之间设置盘制动器。
[0024]第一驱动装置可以附接至转塔头的基部,并且第一驱动装置的旋转轴线可以优选地与盘轴线平行和/或间隔开。第三驱动装置和第一驱动装置的液压和/或电气管线可以并行连接到延伸穿过转塔主体的通孔的主支撑部件。
[0025]转塔主体可以包括作为第二驱动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用于机床、特别是车床(L)的转塔单元(T),所述转塔单元(T)包括:转塔主体(M),所述转塔主体(M)被配置成安装至所述机床的载体支撑件;以及转塔头(H),所述转塔头(H)安装至所述转塔主体(M)并且包括转塔盘(H2),其中,所述转塔盘(H2)被配置成通过第一驱动装置(D1)围绕作为所述转塔盘(H2)的旋转轴线的盘轴线(X)是可旋转的,所述转塔单元(T)包括用于使所述转塔头(H)围绕转塔轴线(Y)枢转的第二驱动装置(D2),以及所述第二驱动装置(D2)是具有布置在定子的径向外侧的转子的马达,其中,所述第二驱动装置(D2)集成在所述转塔主体(M)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塔单元(T),其中,所述第二驱动装置(D2)集成在所述转塔主体(M)中,使得所述转塔主体(M)的圆柱形内部件形成所述第二驱动装置(D2)的定子(D2S),以及所述转塔主体(M)的圆柱形外部件形成所述第二驱动装置(D2)的转子(D2R)。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塔单元(T),其中,所述第二驱动装置(D2)被配置成直接驱动所述转塔头(H),以使所述转塔头(H)围绕所述转塔轴线(Y)枢转。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塔单元(T),其中,所述转塔头(H)直接安装至所述第二驱动装置(D2)的转子(D2R)。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塔单元(T),其中,所述转塔盘(H2)布置成使得所述盘轴线(X)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D2)的转子磁体(21)相交,优选地垂直相交。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塔单元(T),其中,所述转塔头(H)能够围绕所述转塔轴线(Y)枢转至少110度。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塔单元(T),其中,所述转塔主体(M)具有通孔(24),所述通孔(24)位于中心并且沿着所述转塔轴线(Y)延伸以用于允许电线和/或管路穿过。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塔单元(T),其中,所述转塔主体(M)具有作为所述圆柱形内部件的一部分的凸缘部件(32)和沿所述转塔轴线(Y)延伸的内轴(28),所述凸缘部件(32)用于将所述转塔单元(T)附接到所述机床的所述载体支撑件(152)。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塔单元(T),其中,所述内轴(28)在一侧上附接至所述凸缘部件(32),以及在相对侧上,所述内轴(28)附接至所述定子(D2S)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米尔科
申请(专利权)人:德马吉森精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