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中原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拆卸螺栓或螺帽的扳手内壁接触面的形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82874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8 07: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布了一种新型拆卸螺栓(正六角头螺栓以下简称螺栓)或螺帽(正六边形螺帽,以下简称螺帽)的扳手内壁接触面的形状,所述内壁在常规拆卸扳手内壁与螺栓或螺帽的接触面增加了一个弧形面,所述弧形面是正圆形的一部分,所述弧形面在工具扳手内壁中是轴对称图形。形。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拆卸螺栓或螺帽的扳手内壁接触面的形状


[0001]本技术涉及到螺栓拆卸工具——扳手,尤其涉及到拆卸螺栓或螺帽的扳手的内壁形状。

技术介绍

[0002]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会用到各种各样的日常工具,大部分工具上带有各种各样的螺丝螺帽,其中有常见的六角螺栓螺帽。在工具进行清理、维护、保养时,会在拆卸、组装的过程中对螺栓或螺帽造成一定的损伤,造成难以拆卸使用的尴尬局面,因此需要一种对螺栓或螺帽损伤小的工具。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扳手内壁形状,
[0004]所述技术扳手内壁改变了以前拆装扳手与螺栓、螺帽的接触点位置及接触面积,使其可以使用的寿命更长。
[0005]未改变之前,其拆卸扳手内壁为平面,与螺栓或螺帽的接触点是从其每个外角开始,在相互磨损后,接触面积逐渐减小,致使螺栓或螺帽外形变形,无法正常拆卸而报废。改变后其拆卸扳手内壁为弧形,接触点在其与外角螺栓或螺母的每一面的中间,且随着其相互磨损,螺栓或螺帽几乎没有损伤,而拆卸扳手的内壁由于是弧形会随着磨损与螺栓或螺帽的接触会从每一面的中间向其角上逐渐增加,使其接触面积逐渐加大,直到其扳手的弧形内壁磨成相对平面时其间的相互接触面积达到最大值。
附图说明
[0006]图1图2是平面图,为本技术内壁在工具扳手中的位置。
[0007]图3为本技术图1中部分内壁放大后的图形,是图1中标注的1和2放大后的形状:图中标注的1为未改变之前的平面内壁接触面,图中标注的2为改变之后的弧形内壁接触面。
[0008]图4为本技术图2内壁放大后的图形,是图2中标注的1和2放大后的形状:图中标注的1为未改变之前的平面内壁接触面,图中标注的2为改变之后的弧形内壁接触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
[0010]实施例1.参考图1为开口扳手(又叫呆板扳手)和螺帽相结合后静止后的平面图,中间为六角螺帽,外部为扳手,在拆卸螺帽的过程中,无论是顺时针转动,还是逆时针转动,由于扳手的内壁为弧形内壁,其相互接触的受力点都是从螺帽的每一面的中部位置开始,随着扳手内壁的磨损会往其角上逐渐增大受力面积 (扳手磨损的过程是极其缓慢的)从而
更好地保护螺母棱角,可以使其寿命更长。
[0011]实施例2.参考图2为梅花扳手的梅花形头,与实施例1.类似,其内壁也是弧形,梅花扳手的弧形内壁只有开口扳手的弧形内壁的一部分,但原理一样。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拆卸螺栓或螺帽的扳手内壁接触面的形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壁接触面的形状把原有的平面形状内壁接触面改为弧形形状内壁接触面,所述弧形形状内壁接触面为正圆形的一部分;所述弧形形状内壁接触面分布在扳手内壁的每一个受力面,且所有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中原
申请(专利权)人:朱中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