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82697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8 07: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家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折叠椅结构,包括前椅体和后椅体以及用于在椅背和桌面体两个功能之间切换的折叠变形台,所述折叠变形台包括变形框架以及所述变形框架中镶嵌安装有的台板,所述变形框架左侧部分固定有左后变形连接臂,所述变形框架右侧部分固定有右后变形连接臂,所述变形框架左侧部分还铰接有伸向前椅体并靠远离变形框架一端的部分与所述前椅体左侧部分固定后能在变形框架左侧区域前后摆动又拖动所述前椅体前后移动的左前变形连接臂,所述变形框架右侧部分还铰接有伸向前椅体并靠远离变形框架一端的部分与所述前椅体右侧部分固定后能在变形框架右侧区域前后摆动又拖动所述前椅体前后移动的右前变形连接臂。右前变形连接臂。右前变形连接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折叠椅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家具
,具体为一种折叠椅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椅子种类繁多,功能和结构也更加多样,其中,在家居使用的椅子中,折叠椅是非常受人青睐的一款椅子,而且现有的折叠椅也是琳琅满目。
[0003]如申请号为201220694184.2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折叠椅,包括用于安装椅背且互相平行设置的第一靠背杆和第二靠背杆;第一扶手杆,第一扶手杆与第一靠背杆之间可滑动连接,同时,在折叠椅处于打开状态时也可实现卡接;第二扶手杆,第二扶手杆与第二靠背杆之间可滑动连接,同时在折叠椅处于打开状态时也可实现卡接,其中,第一扶手杆和第二扶手杆平行设置且结构相同;
[0004]又如申请号为201721907245.8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靠背角度可调的铝合金折叠椅,包括折叠椅主支腿、水杯固定口、头部靠架和折叠椅底座,所述折叠椅主支腿上方安装有辅助斜撑架,所述水杯固定口上方设置有折叠椅扶手,所述背部支撑杆上方安装有折叠椅主体,所述折叠椅主体上方连接有所述头部靠架,所述头部靠架下方安装有折叠椅限位器,所述折叠椅限位器下方安装有角度调节头,所述角度调节头下方连通有小型液压缸,所述小型液压缸下方安装有所述折叠椅底座,所述折叠椅底座下方安装有底座安装槽,所述背部支撑杆下方安装有保护轴承,所述保护轴承下方安装有旋转调节头。
[0005]现有的这些折叠椅都是为了方便折叠收纳、展开使用,而且一般都是一个人使用,不够是在功能上还是使用人数的适用性等方面,都还不够优化。

技术实现思路
r/>[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公共场合的折叠椅结构。
[0007]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折叠椅结构,包括前椅体和后椅体以及所述前椅体和后椅体之间连接有的用于在椅背和桌面体两个功能之间切换的折叠变形台,所述折叠变形台包括能绕着后椅体向后翻滚带动前椅体向后移动叠合在后椅体上并向前翻滚带动前椅体向前移动脱离开后椅体的变形框架以及所述变形框架中镶嵌安装有的台板,所述变形框架左侧部分固定有伸向后椅体并靠远离变形框架一端的部分与所述后椅体左侧部分铰接后能在所述后椅体左侧区域前后摆动的左后变形连接臂,所述变形框架右侧部分固定有伸向后椅体并靠远离变形框架一端的部分与所述后椅体右侧部分铰接后能在所述后椅体右侧区域前后摆动的右后变形连接臂,所述变形框架左侧部分还铰接有伸向前椅体并靠远离变形框架一端的部分与所述前椅体左侧部分固定后能在变形框架左侧区域前后摆动又拖动所述前椅体前后移动的左前变形连接臂,所述变形框架右侧部分还铰接有伸向前椅体并靠远离变形框架一端的部分与所述前椅体右侧部分固定后能在变形框架右侧区域前后摆动又拖动所述前椅体前后移动的右前变形连接臂。
[0008]作为对本技术的优选,所述后椅体左侧部分固定有向左延伸并供所述左后变
形连接臂向后摆动后搁置的左限位承载块,所述后椅体右侧部分固定有向右延伸并供所述右后变形连接臂向后摆动后搁置的右限位承载块。
[0009]作为对本技术的优选,所述后椅体包括左后边框和右后边框以及架设安装连接在所述左后边框顶部和右后边框顶部上的后椅座,所述左后边框顶部和右后边框顶部的上方区域还形成有位于所述后椅座前方用于供所述前椅体向后移动叠合的拼合空间。
[0010]作为对本技术的优选,所述左后边框包括左后顶杆以及所述左后顶杆上固定有的前后间隔设置的左后第一支撑杆和左后第二支撑杆,所述左后顶杆、左后第一支撑杆和左后第二支撑杆形成直立状的平面型支撑架,所述右后边框包括右后顶杆以及所述右后顶杆上固定有的前后间隔设置的右后第一支撑杆和右后第二支撑杆,所述右后顶杆、右后第一支撑杆和右后第二支撑杆也形成直立状的平面型支撑架。
[0011]作为对本技术的优选,所述左后变形连接臂位于所述左后边框的左侧区域,所述右后变形连接臂位于所述右后边框的右侧区域。
[0012]作为对本技术的优选,所述变形框架由前边杆、左边杆、后边杆和右边杆依次连接包围而成,所述左前变形连接臂位于所述左边杆和所述左后变形连接臂的左侧区域,右前变形连接臂位于所述右边杆和所述右后变形连接臂的右侧区域。
[0013]作为对本技术的优选,所述前椅体包括左前边框和右前边框以及所述左前边框和右前边框之间连接有的能放入到拼合空间中的前椅座。
[0014]作为对本技术的优选,所述左前边框包括左前顶杆以及所述左前顶杆上固定有的前后间隔设置的左前第一支撑杆和左前第二支撑杆,所述左前顶杆、左前第一支撑杆和左前第二支撑杆形成直立状的平面型支撑架,所述右前边框包括右前顶杆以及所述右前顶杆上固定有的前后间隔设置的右前第一支撑杆和右前第二支撑杆,所述右前顶杆、右前第一支撑杆和右前第二支撑杆也形成直立状的平面型支撑架。
[0015]作为对本技术的优选,所述左前变形连接臂固定在左前边框顶部靠后的部分上并向后上方倾斜,所述右前变形连接臂固定在右前边框的顶部靠后的部分上向后上方倾斜。
[0016]作为对本技术的优选,所述左前变形连接臂和所述左前边框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左L型扶手杆,所述右前变形连接臂和所述右前边框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右L型扶手杆。
[00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更加适合于公共场合使用,适用性更好,可以在通过折叠、展开动作完成单椅体和双椅体两者之间的切换,同时可以完成单纯的椅子到可供更多人吃饭、看书等使用的桌椅综合体的切换,使用人数的灵活性更好;
[0018]2.操作较为便捷,结构间的配合度较好,使用比较流畅。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实施例其中一种样式的折叠椅展开后的左后方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图1中的折叠椅的右前方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图1中的折叠椅的后上方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图1中的折叠椅通过变形框架向后翻转叠合过程中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图1中的折叠椅叠合后的左前方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6为实施例另一种样式的折叠椅展开后的左后方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a、前椅体,b、后椅体,c、折叠变形台,d、变形框架,d0、台板,e1、左后变形连接臂,e2、右后变形连接臂,e3、左前变形连接臂,e4、右前变形连接臂,b01、左限位承载块,b02、右限位承载块,b1、左后边框,b2、右后边框,b3、后椅座,b30、拼合空间,b11、左后顶杆,b12、左后第一支撑杆,b13、左后第二支撑杆,b21、右后顶杆,b22、右后第一支撑杆,b23、右后第二支撑杆,d1、前边杆,d2、左边杆,d3、后边杆,d4、右边杆,a1、左前边框,a2、右前边框,a3、前椅座,a11、左前顶杆,a12、左前第一支撑杆,a13、左前第二支撑杆,a21、右前顶杆,a22、右前第一支撑杆,a23、右前第二支撑杆,f1、左L型扶手杆,f2、右L型扶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叠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椅体(a)和后椅体(b)以及所述前椅体(a)和后椅体(b)之间连接有的用于在椅背和桌面体两个功能之间切换的折叠变形台(c),所述折叠变形台(c)包括能绕着后椅体(b)向后翻滚带动前椅体(a)向后移动叠合在后椅体(b)上并向前翻滚带动前椅体(a)向前移动脱离开后椅体(b)的变形框架(d)以及所述变形框架(d)中镶嵌安装有的台板(d0),所述变形框架(d)左侧部分固定有伸向后椅体(b)并靠远离变形框架(d)一端的部分与所述后椅体(b)左侧部分铰接后能在所述后椅体(b)左侧区域前后摆动的左后变形连接臂(e1),所述变形框架(d)右侧部分固定有伸向后椅体(b)并靠远离变形框架(d)一端的部分与所述后椅体(b)右侧部分铰接后能在所述后椅体(b)右侧区域前后摆动的右后变形连接臂(e2),所述变形框架(d)左侧部分还铰接有伸向前椅体(a)并靠远离变形框架(d)一端的部分与所述前椅体(a)左侧部分固定后能在变形框架(d)左侧区域前后摆动又拖动所述前椅体(a)前后移动的左前变形连接臂(e3),所述变形框架(d)右侧部分还铰接有伸向前椅体(a)并靠远离变形框架(d)一端的部分与所述前椅体(a)右侧部分固定后能在变形框架(d)右侧区域前后摆动又拖动所述前椅体(a)前后移动的右前变形连接臂(e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椅体(b)左侧部分固定有向左延伸并供所述左后变形连接臂(e1)向后摆动后搁置的左限位承载块(b01),所述后椅体(b)右侧部分固定有向右延伸并供所述右后变形连接臂(e2)向后摆动后搁置的右限位承载块(b0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椅体(b)包括左后边框(b1)和右后边框(b2)以及架设安装连接在所述左后边框(b1)顶部和右后边框(b2)顶部上的后椅座(b3),所述左后边框(b1)顶部和右后边框(b2)顶部的上方区域还形成有位于所述后椅座(b3)前方用于供所述前椅体(a)向后移动叠合的拼合空间(b3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折叠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后边框(b1)包括左后顶杆(b11)以及所述左后顶杆(b11)上固定有的前后间隔设置的左后第一支撑杆(b12)和左后第二支撑杆(b13),所述左后顶杆(b11)、左后第一支撑杆(b12)和左后第二支撑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晨潘琛璐黄忠建
申请(专利权)人:安吉县龙威家具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