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刀清理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82470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3 20: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刀清理工具,涉及电刀清理领域。电刀清理工具包括弹性套和金属丝擦结构,弹性套的内部设有容纳腔,金属丝擦结构环绕设置于弹性套的内表面,且金属丝擦结构对应容纳腔的表面构成刮擦面;弹性套具有压扁状态和展开状态,在外力挤压时,弹性套处于压扁状态,金属丝擦结构相互挤压形成刮擦狭缝;在释放外力时,弹性套处于展开状态,金属丝擦结构向外撑开形成插入通道。正由于金属丝擦结构在弹性套的内部构造出了完整的刮擦面,插入的电刀在刮擦狭缝中与金属丝擦结构充分接触,不仅与电刀侧面摩擦,而且避免部分污物残留在电刀棱边上;刮除的污物会留在弹性套内,防止污物堆积在电刀表面,实现了全面、有效地去除污物的目的。去除污物的目的。去除污物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刀清理工具


[0001]本技术涉及电刀清理
,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刀清理工具。

技术介绍

[0002]在临床手术中,常用高频电刀(简称“电刀”)来完成组织切割等操作。由于电刀经过长时间使用后,其前端会残留铁锈样血痂和污物,影响切割和电凝效率,需使用工具来去除污物。
[0003]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1341946Y、授权公告日为2009年11月11日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手术用电刀清理器,具体包括长方体外壳,外壳一面有楔形槽,相对的另一面有黏贴层;外壳内腔两端连接相对的两组弹簧,弹簧连接磨刀片,通过弹簧的弹力使两磨刀片间隙配合连接,间隙配合处与外壳上的楔形槽对接。当电刀插入两磨刀片之间时,通过弹簧的弹力使两磨刀片对刀头产生摩擦力,使刀头上粘连的组织摩擦清除。
[0004]使用现有技术中的手术用电刀清理器时,对准楔形槽将电刀插入和抽出,通过两磨刀片对刀头的侧面进行清理干净。但是,相对的两磨刀片不能与电刀的棱边相接触,导致部分污物容易残留在电刀的棱边上,而且,从电刀侧面清理下来的污物会堆积在电刀表面,无法实现全面、有效地去除污物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刀清理工具,以解决使用现有电刀清理器时,相对的两磨刀片不能与电刀的棱边相接触,导致部分污物容易残留在电刀的棱边上,而且,从电刀侧面清理下来的污物会堆积在电刀表面,无法实现全面、有效地去除污物的目的的问题。
[0006]本技术的电刀清理工具的技术方案为:
[0007]电刀清理工具包括弹性套和金属丝擦结构,所述弹性套的内部设有容纳腔,所述金属丝擦结构环绕设置于所述弹性套的内表面,且所述金属丝擦结构对应所述容纳腔的表面构成刮擦面;
[0008]所述弹性套具有压扁状态和展开状态,在外力挤压时,所述弹性套处于压扁状态,所述金属丝擦结构相互挤压形成刮擦狭缝;在释放外力时,所述弹性套处于展开状态,所述金属丝擦结构向外撑开形成插入通道。
[0009]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弹性套的形状轮廓为圆柱筒形,所述弹性套的中部设有沿轴线方向延伸的通孔,所述通孔的孔内空间构成所述容纳腔。
[0010]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金属丝擦结构为由钢丝攒成的刮擦环结构,所述金属丝擦结构的外周面与所述弹性套的内表面固定连接。
[0011]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弹性套的内表面均匀包覆有所述金属丝擦结构。
[0012]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弹性套为弹性硅胶套、弹性橡胶套和弹性塑料套中的任意一种。
[0013]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弹性套的轴向长度为40mm至100mm之间的任意尺寸,所述弹性套的径向宽度为20mm至80mm之间的任意尺寸。
[0014]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金属丝擦结构为由金属刷毛制成的毛刷结构。
[0015]有益效果:该电刀清理工具采用了弹性套和金属丝擦结构的组合设计,弹性套本身具有弹性变形能力,金属丝擦结构环绕设置于弹性套的内表面,且金属丝擦结构对应容纳腔的表面构成刮擦面;正由于环绕设置有金属丝擦结构,从而在弹性套的内部构造出了完整的刮擦面,以便插入的电刀在刮擦狭缝中与金属丝擦结构充分接触,不仅能够与电刀的侧面摩擦接触,而且,能够清除电刀棱边位置的污物,避免了部分污物容易残留在电刀的棱边上。
[0016]无外力挤压时,弹性套保持在展开状态,通过弹性套使金属丝擦结构向外撑开,从而形成了供电刀进入的插入通道;在电刀插入后,用力挤压弹性套使其处于压扁状态,此时,金属丝擦结构相互挤压形成了刮擦狭缝,电刀位于该刮擦狭缝中并与金属丝擦结构完全接触,抽拉移动电刀或清理工具,二者之间产生充分的摩擦作用,刮除的污物会留在弹性套的内部,防止从电刀表面清理下来的污物堆积在电刀表面,实现了全面、有效地去除污物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电刀清理工具的具体实施例中电刀清理工具在展开状态时的立体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电刀清理工具的具体实施例中电刀清理工具在展开状态时的俯视示意图。
[0019]图中:1-弹性套、10-容纳腔、2-金属丝擦结构、20-刮擦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21]本技术的电刀清理工具的具体实施例1,如图1、图2所示,电刀清理工具包括弹性套1和金属丝擦结构2,弹性套1的内部设有容纳腔10,金属丝擦结构2环绕设置于弹性套1的内表面,且金属丝擦结构2对应容纳腔10的表面构成刮擦面20;弹性套1具有压扁状态和展开状态,在外力挤压时,弹性套1处于压扁状态,金属丝擦结构2相互挤压形成刮擦狭缝;在释放外力时,弹性套1处于展开状态,金属丝擦结构2向外撑开形成插入通道。
[0022]该电刀清理工具采用了弹性套1和金属丝擦结构2的组合设计,弹性套1本身具有弹性变形能力,金属丝擦结构2环绕设置于弹性套1的内表面,且金属丝擦结构2对应容纳腔10的表面构成刮擦面20,正由于环绕设置有金属丝擦结构2,从而在弹性套1的内部构造出了完整的刮擦面20,以便插入的电刀在刮擦狭缝中与金属丝擦结构2充分接触,不仅能够与电刀的侧面摩擦接触,而且,能够清除电刀棱边位置的污物,避免了部分污物容易残留在电刀的棱边上。
[0023]无外力挤压时,弹性套1保持在展开状态,通过弹性套1使金属丝擦结构2向外撑开,从而形成了供电刀进入的插入通道;在电刀插入后,用力挤压弹性套1使其处于压扁状
态,此时,金属丝擦结构2相互挤压形成了刮擦狭缝,电刀位于该刮擦狭缝中并与金属丝擦结构2完全接触,抽拉移动电刀或清理工具,二者之间产生充分的摩擦作用,刮除的污物会留在弹性套1的内部,防止从电刀表面清理下来的污物堆积在电刀表面,实现了全面、有效地去除污物的目的。
[0024]在本实施例中,该弹性套1的形状轮廓为圆柱筒形,弹性套1的中部设有沿轴线方向延伸的通孔,通孔的孔内空间构成容纳腔10。此处,圆柱套形是指弹性套1在展开状态时的形状轮廓,在一次清理操作后,释放对弹性套1的挤压力,由于自身的结构特性,弹性套1能够自动恢复至展开状态,以便于后续插入电刀完成清理操作。
[0025]并且,金属丝擦结构2为由钢丝攒成的刮擦环结构,金属丝擦结构2的外周面与弹性套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具体而言,该金属丝擦结构2为类似于清洁钢丝球的刮擦结构,与清洁钢丝球的不同在于,该金属丝擦结构2利用细钢丝攒成了环形样式,能够适应容置腔10的轮廓形状,并可靠地固定连接于弹性套1的内表面,由金属丝擦结构2和弹性套1组成了内外双层结构,提高了电刀清理工具的整体性。
[0026]弹性套1的内表面均匀包覆有金属丝擦结构2,确保对应容纳腔10所形成的刮擦面20的完整性,保证金属丝擦结构2能够与插入的电刀充分地摩擦接触。其中,弹性套1为弹性硅胶套、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刀清理工具,其特征是,包括弹性套和金属丝擦结构,所述弹性套的内部设有容纳腔,所述金属丝擦结构环绕设置于所述弹性套的内表面,且所述金属丝擦结构对应所述容纳腔的表面构成刮擦面;所述弹性套具有压扁状态和展开状态,在外力挤压时,所述弹性套处于压扁状态,所述金属丝擦结构相互挤压形成刮擦狭缝;在释放外力时,所述弹性套处于展开状态,所述金属丝擦结构向外撑开形成插入通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刀清理工具,其特征是,所述弹性套的形状轮廓为圆柱筒形,所述弹性套的中部设有沿轴线方向延伸的通孔,所述通孔的孔内空间构成所述容纳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刀清理工具,其特征是,所述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关睿聪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