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松散堆积体滑坡抗滑桩护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82344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3 20: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松散堆积体滑坡抗滑桩护壁结构,包括土层,基坑,格栅网层,钢筋层,混凝土护壁层,排水管,管箍,调节管,注浆管,限位柱,可拆卸限位轮架结构,升降滑轮结构和刮泥板结构,所述的土层的内部开设有基坑,基坑的底部左右两侧设置有注浆管,基坑的四周内壁均设置有格栅网层,格栅网层的内侧设置有钢筋层,钢筋层的内侧浇筑有混凝土护壁层,混凝土护壁层的前侧内壁中间部位设置有排水管,排水管的中部套接有管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L型固定架,锚地螺栓,限位框架,L型固定座和限位轮的设置,有利于提高输送注浆管时注浆管的防倾倒效果;接地架,轮架,滑轮,升降绳,挂钩和吊环的设置,有利于传递工具。有利于传递工具。有利于传递工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松散堆积体滑坡抗滑桩护壁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抗滑桩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松散堆积体滑坡抗滑桩护壁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抗滑桩是穿过滑坡体深入于滑床的桩柱,用以支挡滑体的滑动力,起稳定边坡的作用,适用于浅层和中厚层的滑坡,是一种抗滑处理的主要措施。在抗滑桩施工时,需要通过混凝土护壁将岩壁固定。
[0003]但是现有的抗滑桩护壁结构还存在着输送注浆管时的防倾倒效果较差,不便于传递工具和清理泥土效果较差的问题。
[0004]因此,专利技术一种松散堆积体滑坡抗滑桩护壁结构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松散堆积体滑坡抗滑桩护壁结构,输送注浆管时的防倾倒效果较差,便于传递工具并且提高了清理泥土效果。
[0006]其中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7]一种松散堆积体滑坡抗滑桩护壁结构,包括土层,基坑,格栅网层,钢筋层,混凝土护壁层,排水管,管箍,调节管,注浆管,限位柱,可拆卸限位轮架结构,升降滑轮结构和刮泥板结构,所述的土层的内部开设有基坑,基坑的底部左右两侧设置有注浆管,基坑的四周内壁均设置有格栅网层,格栅网层的内侧设置有钢筋层,钢筋层的内侧浇筑有混凝土护壁层,混凝土护壁层的前侧内壁中间部位设置有排水管,排水管的中部套接有管箍,管箍与混凝土护壁层螺栓连接设置,排水管的下端螺纹连接有调节管,混凝土护壁层的右侧内壁的下部螺纹连接有限位柱;所述的可拆卸限位轮架结构和升降滑轮结构均连接土层;所述的刮泥板结构连接混凝土护壁层;所述的可拆卸限位轮架结构包括L型固定架,锚地螺栓,限位框架,L型固定座和限位轮,所述的L型固定架的水平段左部前后两侧分别螺纹连接有锚地螺栓,L型固定架的水平段上部右侧设置有限位框架,限位框架的左侧螺栓连接有L型固定座,且L型固定座与L型固定架螺栓连接设置,限位框架的内部左侧轴接有限位轮。
[0008]优选的,所述的升降滑轮结构包括接地架,轮架,滑轮,升降绳,挂钩和吊环,所述的接地架的上部水平段的下部螺栓连接有轮架,轮架的内部下侧轴接有滑轮,滑轮的上部挂接有升降绳,升降绳的一端螺栓连接有挂钩,另一端螺栓连接有吊环。
[0009]优选的,所述的刮泥板结构包括L型刮泥板,固定螺栓,漏泥孔和刮泥座,所述的L型刮泥板的垂直段前后两侧分别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L型刮泥板的水平段内部左侧开设有漏泥孔,L型刮泥板的水平段上部右侧一体化设置有刮泥座。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1]1.本技术中,所述的L型固定架,锚地螺栓,限位框架,L型固定座和限位轮的设置,有利于提高输送注浆管时注浆管的防倾倒效果。
[0012]2.本技术中,所述的接地架,轮架,滑轮,升降绳,挂钩和吊环的设置,有利于传递工具。
[0013]3.本技术中,所述的L型刮泥板,固定螺栓,漏泥孔和刮泥座的设置,有利于清理施工人员的工具或者鞋底的泥土。
[0014]4.本技术中,所述的格栅网层,钢筋层和混凝土护壁层的设置,有利于起到防止基坑内壁滑坡的作用。
[0015]5.本技术中,所述的排水管的设置,有利于通过外部排水设备排出基坑内积水。
[0016]6.本技术中,所述的调节管的设置,有利于根据积水位置调整调节管下端的位置。
[0017]7.本技术中,所述的限位柱的设置,有利于挂住吊环。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技术的可拆卸限位轮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本技术的升降滑轮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是本技术的刮泥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
[0023]1、土层;2、基坑;3、格栅网层;4、钢筋层;5、混凝土护壁层;6、排水管;7、管箍;8、调节管;9、注浆管;10、限位柱;11、可拆卸限位轮架结构;111、L型固定架;112、锚地螺栓;113、限位框架;114、L型固定座;115、限位轮;12、升降滑轮结构;121、接地架;122、轮架;123、滑轮;124、升降绳;125、挂钩;126、吊环;13、刮泥板结构;131、L型刮泥板;132、固定螺栓;133、漏泥孔;134、刮泥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具体描述,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一种松散堆积体滑坡抗滑桩护壁结构,包括土层1,基坑2,格栅网层3,钢筋层4,混凝土护壁层5,排水管6,管箍7,调节管8,注浆管9和限位柱10,所述的土层1的内部开设有基坑2,基坑2的底部左右两侧设置有注浆管9,基坑2的四周内壁均设置有格栅网层3,格栅网层3的内侧设置有钢筋层4,钢筋层4的内侧浇筑有混凝土护壁层5,混凝土护壁层5的前侧内壁中间部位设置有排水管6,排水管6的中部套接有管箍7,管箍7与混凝土护壁层5螺栓连接设置,排水管6的下端螺纹连接有调节管8,混凝土护壁层5的右侧内壁的下部螺纹连接有限位柱10。
[0025]其中一种松散堆积体滑坡抗滑桩护壁结构,还包括可拆卸限位轮架结构11,升降滑轮结构12和刮泥板结构13,所述的可拆卸限位轮架结构11和升降滑轮结构12均连接土层1;所述的刮泥板结构13连接混凝土护壁层5。
[0026]其中所述的可拆卸限位轮架结构11包括L型固定架111,锚地螺栓112,限位框架113,L型固定座114和限位轮115,所述的L型固定架111的水平段左部前后两侧分别螺纹连接有锚地螺栓112,锚地螺栓112起到固定或者拆卸L型固定架111的作用,L型固定架111的水平段上部右侧设置有限位框架113,限位框架113的左侧螺栓连接有L型固定座114,且L型
固定座114与L型固定架111螺栓连接设置,限位框架113的内部左侧轴接有限位轮115,限位轮115和限位框架113起到对注浆管9限位的作用,提高了注浆管9输送时的防倾倒效果。
[0027]本实施方案中,结合附图3所示,所述的升降滑轮结构12包括接地架121,轮架122,滑轮123,升降绳124,挂钩125和吊环126,所述的接地架121的上部水平段的下部螺栓连接有轮架122,将接地架121固定到土层1上部,轮架122的内部下侧轴接有滑轮123,滑轮123的上部挂接有升降绳124,升降绳124的一端螺栓连接有挂钩125,另一端螺栓连接有吊环126,将小型施工工具通过挂钩125与升降绳124固定,通过拉动吊环126,实现升降和传递施工工具的作用。
[0028]本实施方案中,结合附图4所示,所述的刮泥板结构13包括L型刮泥板131,固定螺栓132,漏泥孔133和刮泥座134,所述的L型刮泥板131的垂直段前后两侧分别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132,通过固定螺栓132便于将L型刮泥板131进行拆卸,L型刮泥板131的水平段内部左侧开设有漏泥孔133,L型刮泥板131的水平段上部右侧一体化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松散堆积体滑坡抗滑桩护壁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松散堆积体滑坡抗滑桩护壁结构包括土层(1),基坑(2),格栅网层(3),钢筋层(4),混凝土护壁层(5),排水管(6),管箍(7),调节管(8),注浆管(9),限位柱(10),可拆卸限位轮架结构(11),升降滑轮结构(12)和刮泥板结构(13),所述的土层(1)的内部开设有基坑(2),基坑(2)的底部左右两侧设置有注浆管(9),基坑(2)的四周内壁均设置有格栅网层(3),格栅网层(3)的内侧设置有钢筋层(4),钢筋层(4)的内侧浇筑有混凝土护壁层(5),混凝土护壁层(5)的前侧内壁中间部位设置有排水管(6),排水管(6)的中部套接有管箍(7),管箍(7)与混凝土护壁层(5)螺栓连接设置,排水管(6)的下端螺纹连接有调节管(8),混凝土护壁层(5)的右侧内壁的下部螺纹连接有限位柱(10);所述的可拆卸限位轮架结构(11)和升降滑轮结构(12)均连接土层(1);所述的刮泥板结构(13)连接混凝土护壁层(5);所述的可拆卸限位轮架结构(11)包括L型固定架(111),锚地螺栓(112),限位框架(113),L型固定座(114)和限位轮(115),所述的L型固定架(111)的水平段左部前后两侧分别螺纹连接有锚地螺栓(112),L型固定架(111)的水平段上部右侧设置有限位框架(113),限位框架(113)的左侧螺栓连接有L型固定座(114),且L型固定座(114)与L型固定架(111)螺栓连接设置,限位框架(1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文锦姚威侯龙童长坤朱珊瑚南松威俞松明赖以良高志极郑作火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