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浮锚杆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82318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3 20: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浮锚杆检测装置,包括岩土体、混凝土垫层、钢梁、千斤顶、锚杆主筋、延长杆,所述岩土体内钻有桩孔,所述混凝土垫层设置在所述岩土体上,所述钢梁设置在所述混凝土垫层上,且位于所述桩孔的四周,所述千斤顶设置在所述钢梁上,所述锚杆主筋设置在所述桩孔内,且所述锚杆主筋的顶端向上延伸贯穿并伸出所述混凝土垫层外,所述锚杆主筋的顶端预留有丝头,所述锚杆主筋的顶端通过套筒和所述延长杆的底端连接,所述延长杆的顶端自下而上穿过所述钢梁、千斤顶,所述延长杆通过夹具和所述千斤顶锁紧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大大节省钢筋用量。钢筋用量。钢筋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浮锚杆检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抗浮锚杆
,具体为一种抗浮锚杆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由于各个地区特殊要求及各地检测机构检测仪器设备的差异,对抗浮锚杆的抗拔力检测各有差异。就珠海地区来说,检测机构对抗浮锚杆抗拔力检测的要求非常高,由于检测机构设备的精度高、设备外形尺寸大等因素影响,检测锚杆需要预留高出地面至少2.7m,预留长度远大于原锚杆预留长度。按技术规范要求,检测锚杆需在锚杆施工完成后,有代表性地随机按锚杆总数5%比例进行抽检,这将导致所有锚杆施工时必须在原有设计长度的基础上再增加1.0m

2.0m,极大地浪费钢筋原材。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可大大节省钢筋的抗浮锚杆检测装置。
[0004]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抗浮锚杆检测装置,包括岩土体、混凝土垫层、钢梁、千斤顶、锚杆主筋、延长杆,所述岩土体内钻有桩孔,所述混凝土垫层设置在所述岩土体上,所述钢梁设置在所述混凝土垫层上,且位于所述桩孔的四周,所述千斤顶设置在所述钢梁上,所述锚杆主筋设置在所述桩孔内,且所述锚杆主筋的顶端向上延伸贯穿并伸出所述混凝土垫层外,所述锚杆主筋的顶端预留有丝头,所述锚杆主筋的顶端通过套筒和所述延长杆的底端连接,所述延长杆的顶端自下而上穿过所述钢梁、千斤顶,所述延长杆通过夹具和所述千斤顶锁紧固定。
[0005]进一步地:所述钢梁包括横向梁和竖向梁,所述竖向梁设置有两根,两根所述竖向梁设置在所述桩孔的两侧,所述横向梁设置在两根所述竖向梁上,所述千斤顶设置在所述横向梁上。
[0006]进一步地:所述套筒为直螺纹套筒。
[0007]进一步地:还包括防水套环,所述防水套环套装在所述锚杆主筋上,且位于所述桩孔的孔口,所述防水套环和所述锚杆主筋之间填塞有密封剂,所述密封剂为遇水膨胀型密封剂。
[0008]进一步地:所述锚杆主筋设置有三条,三条所述锚杆主筋之间设置有固定筋。
[0009]进一步地:所述桩孔内灌注有混凝土。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在锚杆主筋的顶端预留丝头,锚杆主筋的顶端通过套筒和延长杆的底端连接,延长杆的顶端自下而上穿过钢梁、千斤顶,延长杆通过夹具和千斤顶锁紧固定。工作时,根据方案选定的待检测锚杆主筋,通过套筒将延长杆连接在锚杆主筋顶端的丝头上,延长杆的顶端贯穿横向梁和千斤顶,并通过夹具和千斤顶锁紧固定。使用过程中,通过控制千斤顶上升,便于拉拔锚杆主筋,对其进行抗拔力检测。无需在锚杆主筋原有
设计长度的基础上再增加1.0m

2.0m,节省受检锚杆的钢筋用量。另外,根据技术规范要求,锚杆检测比例为锚杆总量随机抽取5%,采用上述技术能使所有锚杆主筋均无需增加长度,大大起到节省钢筋的作用。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防水套环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技术锚杆主筋的结构示意图。
[0015]附图标记说明:1

岩土体,11

桩孔,12

混凝土,2

混凝土垫层,3

钢梁,31

横向梁,32

竖向梁,4

千斤顶,5

锚杆主筋,6

延长杆,7

套筒,8

防水套环,9

固定筋。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图1至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抗浮锚杆检测装置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包括岩土体1、混凝土垫层2、钢梁3、千斤顶4、锚杆主筋5、延长杆6,岩土体1内钻有桩孔11,混凝土垫层2设置在岩土体1上,钢梁3设置在混凝土垫层2上,且位于桩孔11的四周,千斤顶4设置在钢梁3上,锚杆主筋5设置在桩孔11内,且锚杆主筋5的顶端向上延伸贯穿并伸出混凝土垫2外,锚杆主筋5的顶端预留有丝头,锚杆主筋5的顶端通过套筒7和延长杆6的底端连接,延长杆6的顶端自下而上穿过钢梁3、千斤顶4,延长杆6通过夹具和千斤顶4锁紧固定。
[0017]钢梁3包括横向梁31和竖向梁32,竖向梁32设置有两根,两根竖向梁32设置在桩孔11的两侧,横向梁31设置在两根竖向梁32上,千斤顶4设置在横向梁31上。
[0018]延长杆6的顶端自下而上穿过横向梁31、千斤顶4。
[0019]通过设置横向梁31和竖向梁32,将千斤顶4设置在横向梁31上,可使千斤顶4在加压过程中能够受力均匀,稳固。
[0020]套筒7为直螺纹套筒。
[0021]还包括防水套环8,防水套环8套装在锚杆主筋5上,且位于桩孔11的孔口,防水套环8和锚杆主筋5之间填塞有密封剂,密封剂为遇水膨胀型密封剂。
[0022]锚杆主筋5设置有三条,三条锚杆主筋5之间设置有固定筋9。
[0023]桩孔11内灌注有混凝土12。
[0024]工作原理:选定待检测锚杆主筋5,通过套筒7将延长杆6连接在锚杆主筋5顶端的丝头上,延长杆6的顶端贯穿横向梁31和千斤顶4,并通过夹具(图未示)和千斤顶4锁紧固定。使用过程中,通过控制千斤顶4上升,便于拉拔锚杆主筋5,对其进行抗拔力检测。
[0025]通过套筒7将延长杆6连接在锚杆主筋5顶端的丝头上,只需在原施工锚杆主筋5的顶端预留丝头,选定待检测锚杆后将套筒7和丝头连接即可,无需在锚杆主筋5原有设计长度的基础上再增加1.0m

2.0m,大大节省钢筋用量,另外,根据技术规范要求,锚杆检测比例为锚杆总量的5%,剩余95%的锚杆主筋5则无需预留,起到节省钢筋的作用。
[0026]上列详细说明是针对本技术可行实施例的具体说明,该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技术所述的等效实施或变更,或利用本技术所述技术方案和实施例,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技术方案和实施例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和实施例,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应包含于本案的专利保护
范围中。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浮锚杆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岩土体、混凝土垫层、钢梁、千斤顶、锚杆主筋、延长杆,所述岩土体内钻有桩孔,所述混凝土垫层设置在所述岩土体上,所述钢梁设置在所述混凝土垫层上,且位于所述桩孔的四周,所述千斤顶设置在所述钢梁上,所述锚杆主筋设置在所述桩孔内,且所述锚杆主筋的顶端向上延伸贯穿并伸出所述混凝土垫层外,所述锚杆主筋的顶端预留有丝头,所述锚杆主筋的顶端通过套筒和所述延长杆的底端连接,所述延长杆的顶端自下而上穿过所述钢梁、千斤顶,所述延长杆通过夹具和所述千斤顶锁紧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抗浮锚杆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梁包括横向梁和竖向梁,所述竖向梁设置有两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学全胡少卿熊茂塔汪辉忠严格呙东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建筑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