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818931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3 20: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空气处理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现有的空调器出风范围较小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空调器,出风口设有出风栅组件,包括栅框及设置在栅框内上下分布的第一导风板组和第二导风板组,制冷时第一导风板组位于第二导风板组上方且向上倾斜,冷风从第一导风板组排出后因重力向下沉,流经第二导风板组的气流吹动下沉的冷空气,增大出风范围,提高了制冷效果;制热时第一导风板组位于第二导风板组下方且向下倾斜,热风从第一导风板组排出后上升,流经第二导风板组的气流吹动上升的热空气,增大出风范围,提高了制热效果。根据不同的出风需求,调整第一导风板组和第二导风板组的位置关系,从而控制空调器出风方向,提高空调器的换热效果。器的换热效果。器的换热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调器


[0001]本技术涉及空气处理
,具体提供一种空调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空调器成为了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设备。空调器的出风口处通常设置多个固定的导风板来引导出风方向,导致空调器在制冷或者制热时,送风角度比较单一。例如柜式空调器是通过出风口向外吹冷风或者热风来调节室温,但冷风或者热风直接从柜式空调器的出风口吹出,往往会存在对人直吹,使得室内存在局部过冷和过热的问题,导致人体不适的缺陷,且现有的空调器的送风形式单一,出风范围较小,使用过程中会影响用户的使用感受。
[0003]为了避免送风角度单一,改进后的空调器的出风口处设置可以摆动的导风板来调节出风方向。不过,在气流受到阻力的影响,出风距离较短,进而影响出风范围,导致空间环境内的温度分布不均。
[0004]相应地,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空调器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即解决现有的空调器出风范围较小的问题。
[0006]本技术提供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出风口,所述出风口处设置有出风栅组件,所述出风栅组件包括栅框以及设置在所述栅框内上下分布的第一导风板组和第二导风板组,所述第一导风板组包括多个水平延伸的第一导风板,所述第二导风板组包括多个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多个第二导风板。
[0007]所述出风格栅设置成:
[0008]能够在制冷模式下使所述第一导风板组位于所述第二导风板组的上方并且所述第一导风板组的导风方向倾斜向上;能够在制热模式下使所述第一导风板组位于所述第二导风板组的下方并且所述第一导风板组的导风方向倾斜向下。
[0009]通过上述的设置,在空调器的出风口处设置有出风栅组件,将第一导风板组和第二导风板组呈上下分布地设置在栅框内,改变了以往将水平或者竖直方向延伸的导风板单独固定于出风口的形式,可以根据不同的出风需求,将出风栅组件拆卸下来或者旋转,进而灵活地调整第一导风板组和第二导风板组的位置关系。在制冷模式下,第一导风板组位于第二导风板组的上方并且第一导风板组的导风方向倾斜向上,出风口处的低温空气一部分经第一导风板组后向上倾斜吹出,另一部分经第二导风板后吹出,流经第一导风板组的低温空气吹至高处后会向下流动,当流动至与第二导风板组的前方时被流经第一导风板组的低温空气吹动。在制热模式下,第一导风板组位于第二导风板组的下方并且第一导风板组的导风方向倾斜向下,出风口处的高温空气一部分经第一导风板组后向下倾斜吹出,另一部分经第二导风板后吹出,流经第一导风板组的高温空气吹至低处后会向上流动,当流动至与第二导风板组的前方时被流经第一导风板组的高温空气吹动。因此,这样的结构设置
在很大程度上增大了出风距离,进而增大了出风范围,使得空间环境内的温度分布更加均匀。
[0010]整体结构设计简单合理,制造实施可行性高,实用性强。并且出风口的出风范围扩大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空调器的能耗,使得空调器具有节能的作用。
[0011]在上述的空调器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栅框与所述出风口的边缘可拆卸地连接,以便能够在制冷模式下使所述第一导风板组位于所述第二导风板组的上方,能够在制热模式下使所述第一导风板组位于所述第二导风板组的下方。
[0012]通过上述的设置,将栅框与出风口的边缘可拆卸地连接,在空调器处于制冷模式下,栅框安装至出风口的边缘上,使得第一导风板组位于第二导风板组的上方,扩大冷空气的出风范围。在空调器处于制热模式下时,栅框安装至出风口的边缘上,使得第一导风板组位于第二导风板组的下方,扩大热空气的出风范围。此外,栅框与出风口的边缘可拆卸地连接,还能够方便出风栅组件的清洁除尘,出风栅组件维修和更换也更加便捷。
[0013]在上述的空调器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导风板与所述栅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导风板的导风方向朝远离所述第二导风板的方向倾斜。
[0014]通过上述的设置,从第一导风板内排出的风能够朝向远离第二导风板的方向吹出,吹出后的风在下沉或者上升后,能够再次被流经第二导风板的气流吹动,增大了出风距离,加快了与室内空气的混合速度,提高换热效果。
[0015]在上述的空调器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导风板的两端与所述栅框可转动地连接,以便所述第一导风板能够绕其两端的转轴摆动。
[0016]通过上述的设置,第一导风板两端的转轴与栅框可转动地连接,能够根据不同的出风需求来上下拨动第一导风板,从而调整空调器的出风方向。
[0017]在上述的空调器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导风板配置有驱动其摆动的第一驱动机构。
[0018]在上述的空调器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导风板与所述栅框固定连接。
[0019]在上述的空调器的优选技术方案中,位于所述栅框的竖直中心面的两侧的所述第二导风板分别朝向远离所述竖直中心面的方向倾斜,以便所述第二导风板组形成远离所述竖直中心面的两个出风方向。
[0020]通过上述的设置,使得第二导风板组形成远离其竖直中心面的两个出风方向,两个出风方向的第二导风板在排风时互不影响,从第一导风板组中排出的风在下沉或者上升后,一部分风由第二导风板组向左吹动,一部分风由第二导风板组向右吹动,进一步加快了与室内空气的混合速率,扩大了出风的覆盖范围,并且能够避免空调器长时间直吹相同的方向,影响用户的使用感受的情况发生。
[0021]在上述的空调器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导风板的两端与所述栅框可转动地连接,以便所述第二导风板能够绕其两端地转轴摆动。
[0022]通过上述的设置,第二导风板两端的转轴与栅框可转动地连接,能够根据不同的出风需求来左右拨动第二导风板,从而调整空调器的出风方向。
[0023]在上述的空调器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导风板配置有驱动其摆动的第二驱动机构。
[0024]在上述的空调器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栅框与所述出风口的边缘卡接连接。
附图说明
[0025]下面结合附图来描述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附图中:
[0026]图1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中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中栅框的结构示意图;
[0028]附图标记列表:
[0029]1、壳体;2、出风口;31、栅框;32、转轴;41、第一导风板组;411、第一导风板;42、第二导风板组;421、第二导风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31]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内”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出风口,所述出风口处设置有出风栅组件,所述出风栅组件包括栅框以及设置在所述栅框内上下分布的第一导风板组和第二导风板组,所述第一导风板组包括多个水平延伸的第一导风板,所述第二导风板组包括多个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多个第二导风板,所述出风栅组件设置成:能够在制冷模式下使所述第一导风板组位于所述第二导风板组的上方并且所述第一导风板组的导风方向倾斜向上;能够在制热模式下使所述第一导风板组位于所述第二导风板组的下方并且所述第一导风板组的导风方向倾斜向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栅框与所述出风口的边缘可拆卸地连接,以便能够在制冷模式下使所述第一导风板组位于所述第二导风板组的上方,能够在制热模式下使所述第一导风板组位于所述第二导风板组的下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风板与所述栅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导风板的导风方向朝远离所述第二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雅婷孙升华李伟古静黄罡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