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程笑雷专利>正文

双离合变速系统和车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81725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3 20: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离合变速系统以及具有该双离合变速系统的车辆,所述双离合变速系统包括与发动机驱动连接的第一离合器单元和第二离合器单元、与电机驱动连接的电机驱动单元以及中间传动单元和输出单元。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双离合变速系统能够提供制动能量回收,提高燃料经济性。经济性。经济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离合变速系统和车辆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车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离合变速系统以及具有该双离合器变速系统的车辆。

技术介绍

[0002]特殊用途车辆(例如,重型货车、拖车、叉车等)通常需要具有较大的输出功率以满足各种作业要求,然而,由于电池占据的体积、重量较大,因此通过无法仅利用电机和电池来满足这种特殊作业需求。此外,在利用发动机满足上述某些特殊作业需求时通常会导致较高的污染物排放。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双离合变速系统。
[0004]具体通过如下技术手段实现:
[0005]所述双离合变速系统包括与发动机驱动连接的第一离合器单元和第二离合器单元、与电机驱动连接的电机驱动单元以及中间传动单元和输出单元,所述第一离合器单元包括第一离合器、第一轴、第三主动轮、第一主动轮和第三同步器,其中,所述第一离合器设置在所述第一轴的一端以将所述第一轴选择性地结合到发动机,所述第三同步器固定地设置在所述第一轴的另一端,并且所述第三主动轮和第一主动轮固定地设置在所述第一轴上并且位于所述第三同步器与所述第一离合器之间;所述第二离合器单元包括第二离合器、第二轴、第二主动轮和第四主动轮,其中,所述第二离合器设置在所述第二轴的一端以将所述第二轴选择性地结合到发动机,所述第二主动轮和第四主动轮均固定地设置在所述第二轴的另一端;所述电机驱动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一离合器单元和第二离合器单元的一侧,并且包括电机、第五轴、第一齿轮和第四同步器,其中,所述电机驱动连接到所述第五轴,所述第一齿轮可旋转地支撑在所述第五轴上,所述第四同步器固定地结合到所述第五轴上以将所述第一齿轮选择性地结合到所述第五轴;所述输出单元包括输出轴和主减从动齿轮,其中,所述主减从动齿轮固定地设置在所述输出轴上,并且在所述输出轴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三同步器配合的结合齿,以通过固定地结合到所述第一轴上的所述第三同步器与固定地结合到所述输出轴的结合齿的配合而使所述第一轴驱动连接到所述输出轴;所述中间传动单元包括设置在发动机侧的第一传动单元以及设置在电机侧的第二传动单元,所述第一传动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一离合器单元和第二离合器单元的另一侧,并且包括第三轴、第四从动轮、第二同步器、第二从动轮、第一主减齿轮、电磁单向离合器和缓速器,其中,所述第四从动轮和所述第二从动轮均可旋转地支撑在所述第三轴上并且分别与所述第二主动齿轮和所述第四主动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二同步器固定地结合到所述第三轴并且位于所述第四从动轮和所述第二从动轮之间以将所述第四从动轮和所述第二从动轮中的一者选择性地结合到所述第三轴;其中,所述缓速器位于第二同步器与所述第一主减齿轮之间并且通过所述电磁单向离合器支撑在所述第三轴上,所述第一主减齿轮固定地结合到所述第三
轴上并且与所述第一主减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二传动单元包括第四轴、第二主减齿轮、第一从动齿轮、第一同步器和第三从动齿轮,其中,所述第一从动齿轮和第三从动齿轮可旋转地支撑在所述第四轴上并且分别与所述第一主动轮和第三主动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一同步器位于所述第一从动齿轮和第三从动齿轮之间并且固定地结合到所述第四轴上以将所述第一从动齿轮和第三从动齿轮中的一者选择性地结合到所述第四轴,其中,所述第一从动齿轮布置在所述第一同步器的下游侧并且固定地结合到所述第四轴上,所述第一从动齿轮与所述主减从动齿轮啮合连接。
[0006]本专利技术的效果在于:
[0007]1,利用电机和多组齿轮形成电驱动多档动力传递路径,可扩展该双离合变速系统的应用范围,同时,可利用电驱动多档动力来补充利用发动机形成的多档动力路径,从而提供双离合变速系统的动力输出能力,同时可使发动机始终在高效运转区运转,提高燃料经济性。
[0008]2,通过在中间传动单元上设置缓速器,并且利用电磁单向离合器将缓速器支撑在第三轴上,可在车辆正常行驶时关闭电磁单向离合器,以避免缓速器产生的阻力矩削减动力输出扭矩,此外,还可在车辆制动时打开电磁单向离合器,从而利用缓速器改善车辆制动性能,提高车辆制动可靠性。
[0009]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双离合变速系统还设置有发电路径,从而可在车辆长下坡时充分利用制动力以对车辆上的电池进行充电,同时提高车辆制动能力。此外,在长下坡工况下,还可避免摩擦制动器过度损耗而导致的安全隐患,提高车辆行驶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双离合变速系统的示意图。
[0011]其中:10

第一离合器,11

第一轴,12

第三主动轮,13

第一主动轮,14

第三同步器,20

第二离合器,21

第二轴,22

第二主动轮,23

第四主动轮,30

第三轴,31

第四从动轮,32

第二同步器,33

第二从动轮,34

第一主减齿轮,35

电磁单向离合器,36

缓速器定子,37

缓速器转子,40

第四轴,41

第二主减齿轮,42

第一从动齿轮,43

第一同步器,44

第三从动齿轮,50

电机,51

第五轴,52

第一齿轮,53

第四同步器,60

输出轴,61

主减从动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12]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双离合器变速系统以及具有该双离合变速系统的车辆。所述双离合变速系统包括与发动机驱动连接的第一离合器单元和第二离合器单元、与电机驱动连接的电机驱动单元以及中间传动单元和输出单元。
[0013]第一离合器单元包括第一离合器10、第一轴11、第三主动轮12、第一主动轮13和第三同步器14。
[0014]第一离合器10设置在第一轴11的一端以将第一轴11选择性地结合到发动机,第三同步器14固定地设置在第一轴11的另一端,并且第三主动轮12和第一主动轮13固定地设置在第一轴11上并且位于第三同步器14与第一离合器10之间。例如,当第一离合器结合时,发动机的输出轴可驱动理解到第一轴11从而可通过第一离合器传递发动机的动力,而当第一
离合器分离时,发动机的输出轴可与第一轴11断开连接,从而中断发动机的动力输出。
[0015]第二离合器单元包括第二离合器20、第二轴21、第二主动轮22和第四主动轮23。
[0016]第二离合器20设置在第二轴21的一端并且与第一离合器10嵌套设置,以将第二轴21选择性地结合到发动机,第二主动轮22和第四主动轮23均固定地设置在第二轴21的另一端。优选地,第一轴11可套设在第二轴21内,以节省布置空间。例如,当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离合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离合变速装置包括与发动机驱动连接的第一离合器单元和第二离合器单元、与电机驱动连接的电机驱动单元以及中间传动单元和输出单元;所述第一离合器单元包括第一离合器(10)、第一轴(11)、第三主动轮(12)、第一主动轮(13)和第三同步器(14);其中,所述第一离合器(10)设置在所述第一轴(11)的一端以将所述第一轴(11)选择性地结合到发动机,所述第三同步器(14)固定地设置在所述第一轴(11)的另一端,并且所述第三主动轮(12)和第一主动轮(13)固定地设置在所述第一轴(11)上并且位于所述第三同步器(14)与所述第一离合器(10)之间;所述第二离合器单元包括第二离合器(20)、第二轴(21)、第二主动轮(22)和第四主动轮(23);其中,所述第二离合器(20)设置在所述第二轴(21)的一端以将所述第二轴(21)选择性地结合到发动机,所述第二主动轮(22)和第四主动轮(23)均固定地设置在所述第二轴(21)的另一端;所述电机驱动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一离合器单元和第二离合器单元的一侧,并且包括电机(50)、第五轴(51)、第一齿轮(52)和第四同步器(53);其中,所述电机(50)驱动连接到所述第五轴(51),所述第一齿轮(52)可旋转地支撑在所述第五轴(51)上,所述第四同步器(53)固定地结合到所述第五轴(51)上以将所述第一齿轮(52)选择性地结合到所述第五轴(51);所述输出单元包括输出轴(60)和主减从动齿轮(61);其中,所述主减从动齿轮(61)固定地设置在所述输出轴(60)上,并且在所述输出轴(60)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三同步器(14)配合的结合齿,以通过固定地结合到所述第一轴(11)上的所述第三同步器(14)与固定地结合到所述输出轴(60)的结合齿的配合而使所述第一轴(11)驱动连接到所述输出轴(6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离合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传动单元包括设置在发动机侧的第一传动单元以及设置在电机侧的第二传动单元;所述第一传动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一离合器单元和第二离合器单元的另一侧,并且包括第三轴(30)、第四从动轮(31)、第二同步器(32)、第二从动轮(33)、第一主减齿轮(34)、电磁单向离合器(35)和缓速器;其中,所述第四从动轮(31)和所述第二从动轮(33)均可旋转地支撑在所述第三轴(30)上并且分别与所述第二主动齿轮(22)和所述第四主动齿轮(23)啮合连接,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笑雷
申请(专利权)人:程笑雷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