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CT设备前挡罩生产用治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81717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3 20: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CT设备前挡罩生产用治具,其结构包括治具本体和定位在治具本体上的前挡罩本体,前挡罩本体两侧较高边缘定位在垂直连接在治具本体底板上的侧支撑板顶部的连接板内侧,前挡罩本体后侧边缘定位在治具本体底板上的后支撑板内侧,前挡罩本体两侧较高边缘分别对称粘接有侧钣金,L形连接板压接在侧钣金上且安装在连接板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结构设计合理,可对前挡罩本体进行有效定位以及侧钣金的准确粘接,提高CT设备前挡罩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率和生产质量。率和生产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CT设备前挡罩生产用治具


[0001]本技术涉及的是一种CT设备前挡罩生产用治具。

技术介绍

[0002]CT设备即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设备,是利用精确准直的X线束、γ射线、超声波等,与灵敏度极高的探测器一同围绕人体的某一部位作一个接一个的断面扫描的设备,扫描时间快、图像清晰,可用于多种疾病的检查。
[0003]CT设备前挡罩是一些CT设备的重要结构,生产时,需要在前挡罩本体表面两侧粘接侧钣金,现有技术一般由工人手工确认位置进行粘接,粘接时时常发生前挡罩本体偏移或侧钣金位置便宜的情况,影响粘接位置准确性,不仅生产效率较低,还影响生产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出的是一种CT设备前挡罩生产用治具,其目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实现CT设备前挡罩生产准确性,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
[0005]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一种CT设备前挡罩生产用治具,其结构包括治具本体和定位在治具本体上的前挡罩本体,前挡罩本体两侧较高边缘定位在垂直连接在治具本体底板上的侧支撑板顶部的连接板内侧,前挡罩本体后侧边缘定位在治具本体底板上的后支撑板内侧,前挡罩本体两侧较高边缘分别对称粘接有侧钣金,L形连接板压接在侧钣金上且安装在连接板上。
[0006]优选的,所述的L形连接板、侧钣金和前挡罩本体上设有对应且贯穿的螺孔并通过螺钉固定,L形连接板通过螺钉安装在连接板上。
[0007]优选的,所述的前挡罩本体两侧较低边缘定位在治具本体底板上的内支撑块内侧。
[0008]本技术的优点:结构设计合理,可对前挡罩本体进行有效定位以及侧钣金的准确粘接,提高CT设备前挡罩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技术CT设备前挡罩生产用治具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中的1是治具本体、2是前挡罩本体、3是侧钣金、4是后支撑板、5是侧支撑板、6是内支撑块、7是连接板、8是L形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结合实施例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2]如图1所示,一种CT设备前挡罩生产用治具,其结构包括治具本体1和定位在治具本体1上的前挡罩本体2,前挡罩本体2两侧较高边缘定位在垂直连接在治具本体1底板上的侧支撑板5顶部的连接板7内侧,前挡罩本体2后侧边缘定位在治具本体1底板上的后支撑板
4内侧,前挡罩本体2两侧较高边缘分别对称粘接有侧钣金3,L形连接板8压接在侧钣金3上且安装在连接板7上。
[0013]L形连接板8、侧钣金3和前挡罩本体2上设有对应且贯穿的螺孔并通过螺钉固定,L形连接板8通过螺钉安装在连接板7上。
[0014]前挡罩本体2两侧较低边缘定位在治具本体1底板上的内支撑块6内侧。
[0015]根据以上结构,先将前挡罩本体2定位在治具本体1上的后支撑板4、内支撑块6和侧支撑板5上的连接板7内侧,然后粘接侧钣金3,粘接后安装L形连接板8,并将螺钉穿过L形连接板8、侧钣金3和前挡罩本体2保证粘接准确性。
[0016]以上所述各部件均为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使用任意可实现其对应功能的型号和现有设计。
[0017]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CT设备前挡罩生产用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治具本体(1)和定位在治具本体(1)上的前挡罩本体(2),前挡罩本体(2)两侧较高边缘定位在垂直连接在治具本体(1)底板上的侧支撑板(5)顶部的连接板(7)内侧,前挡罩本体(2)后侧边缘定位在治具本体(1)底板上的后支撑板(4)内侧,前挡罩本体(2)两侧较高边缘分别对称粘接有侧钣金(3),L形连接板(8)压接在侧钣金(3)上且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毅平李昌武王新凯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塑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