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精灵北美冬青组培苗的培育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81606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3 20: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种植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红精灵北美冬青组培苗的培育方法,包括外植体的建立:选择无病虫害生长健壮的红精灵北美冬青嫩枝条作为外植体,对外植体进行前处理脱毒,处理完毕后晾干备用;初代培养:将处理过的北美冬青嫩枝条在无菌条件下接种到初代培养基初代培养,得到无菌苗后切成长2cm的茎段,随后在红光和绿光共同照射下对茎段进行愈伤组织诱导;生根培养;炼苗以及移栽。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红光结合绿光处理茎段诱导其愈伤组织的形成,提高了愈合组织的诱导率及组培苗质量的提升,进而提高了后续的移栽成活率,且生长周期短,遗传稳定性好,利于大规模推广种植。利于大规模推广种植。利于大规模推广种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红精灵北美冬青组培苗的培育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种植
,尤其涉及一种红精灵北美冬青组培苗的培育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北美冬青又名轮生冬青、美洲冬青,为冬青科冬青属多年生灌木,原产美国东北部,多生长在沼泽、潮湿灌木区和池塘边。北美冬青与冬青科大多常绿树种不同,其特点是冬季落叶。落叶后,密集、亮丽的红果挂满枝头,十分耀眼和喜庆。北美冬青在园林上有着广泛的用途,既可作为切枝观赏,也可作居室盆栽,以及庭院美化;
[0003]北美冬青切枝红果艳丽,水插期长达2个月,观赏价值高。在花卉市场上单枝售价达数十元。切枝栽培在第3年后即可投产,每树可剪切枝5

8枝,并逐年增加,剪取年限达30年以上,经济效益显著,回报期长。
[0004]国内每年从荷兰等国家大量进口北美冬青成品切枝,投放花卉市场,销售价格昂贵。为满足市场需求本申请提出一种红精灵北美冬青组培苗的培育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红精灵北美冬青组培苗的培育方法。
[0006]通过以下制备工艺来实现上述目的: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红精灵北美冬青组培苗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1)外植体的建立:选择无病虫害生长健壮的北美冬青嫩枝条作为外植体,对外植体进行前处理脱毒,处理完毕后晾干备用;
[0009](2)初代培养:将步骤(1)处理过的北美冬青嫩枝条在无菌条件下接种到初代培养基初代培养,得到无菌苗后切成长2cm的茎段,随后在红光和绿光共同照射下对茎段进行愈伤组织诱导;
[0010](3)生根培养:从步骤(2)扩繁的增殖苗中挑选高度为2

4cm,培养周期35

40天的植株,切去基部愈伤及丛生芽,转入生根培养基快速繁殖得到生根苗;
[0011](4)炼苗:将步骤(3)得到的生根苗移栽在草炭土与珍珠岩配比为3:1的营养土壤基质中,保持相对空气湿度50

60%,光照强度为8000lux;
[0012](5)移栽:炼苗15d后移栽到露天培养,建立北美冬青组培苗生产基地。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步骤(1)中,对外植体进行前处理脱毒即去除外植体多余的叶片,并在流水下清洗干净,然后将外植体放入质量浓度75%乙醇溶液中浸泡30s,再使用无菌水冲洗一次,再用质量浓度0.1%的HgCl2浸泡6

15min,无菌水冲洗3

4次,每次3min。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步骤(2)中,所述红光强度比为40

90μmol
·
m
‑2·
s
‑1,所述绿光强度为10

60μmol
·
m
‑2·
s
‑1。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步骤(2)中,生根苗进行炼苗前先利用处理液
浸泡2h,所述处理液配方组分为大蒜浓缩粉10

30g/L、生姜浓缩粉10

20g/L以及维生素C5

10g/L,溶剂为水。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步骤(2)中,初代培养基成分为WPM+IBA0.2mg/L+NAA1.0mg/L+活性炭1

3g/L+芦荟冻干粉2

6g/L+白糖20g/L,PH值为5.8。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步骤(3)中,生根培养基成分为1/2MS+IBA1.0mg/L+NAA0.3mg/L+活性炭1

3g/L+芦荟冻干粉2

6g/L+白糖20g/L,PH值为5.8。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步骤(2)和(3)中,初代培养与生根培养的培养温度均为25

27℃,光照强度均为2500Lux,光照时间均为14h/d,培养时间均为5周。
[0019]本专利技术的原理:红光照射处理茎段可以有效抑制茎段体内多氧化酶的活性,遏制细胞内的酚物质氧化成棕褐色的醌类物质,同时,避免醌类物质于细胞内积聚抑制其他酶的活性,进而保证了后续茎段愈伤组织的形成,结合绿光照射茎段可提高其对碳源的摄入效果,保证能量的摄入,提高了愈合组织的诱导率及组培苗质量的提升,进而提高了后续的移栽成活率。
[0020]另外,大蒜浓缩粉及生姜浓缩粉结合使用能够促进根与茎输导系统的连通,保证水分与养分的运输,同时增强生根苗的机械组织结构,对病虫害的抵御性提高,有助于提高移栽的成活率及植株的株高。
[002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2](1)本专利技术采用红光结合绿光处理茎段诱导其愈伤组织的形成,提高了愈合组织的诱导率及组培苗质量的提升,进而提高了后续的移栽成活率,且生长周期短,遗传稳定性好,利于大规模推广种植。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实施例1初代培养阶段的组培苗的状态图;
[0024]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实施例1生根培养阶段的组培苗的状态图;
[0025]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实施例1炼苗阶段的组培苗的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以下具体实施方式只用于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上述申请内容对本申请做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
[0027]实施例1
[0028]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红精灵北美冬青组培苗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9](1)外植体的建立:选择无病虫害生长健壮的北美冬青嫩枝条作为外植体,去除外植体多余的叶片,并在流水下清洗干净,然后将外植体放入质量浓度75%乙醇溶液中浸泡30s,再使用无菌水冲洗一次,再用质量浓度0.1%的HgCl2浸泡6

15min,无菌水冲洗3

4次,每次3min,处理完毕后晾干备用;
[0030](2)按照现有技术中用于组培苗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制备初代培养基以及生根培养基,其中,初代培养基成分为WPM+IBA0.2mg/L+NAA1.0mg/L+活性炭1

3g/L+芦荟冻干粉2

6g/L+白糖20g/L,PH值为5.8;生根培养基成分为1/2MS+IBA1.0mg/L+NAA0.3mg/L+活性炭1

3g/L+芦荟冻干粉2

6g/L+白糖20g/L,PH值为5.8;
[0031]其中,WPM培养基含有成分为:
[0032]MgSO4370mg/L;KSO4950mg/L;KH2PO4170mg/L;NH3NO3400mg/L;Ca(NO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红精灵北美冬青组培苗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外植体的建立:选择无病虫害生长健壮的红精灵北美冬青嫩枝条作为外植体,对外植体进行前处理脱毒,处理完毕后晾干备用;(2)初代培养:将步骤(1)处理过的外植体在无菌条件下接种到初代培养基初代培养,得到无菌苗后切成长2cm的茎段,随后在红光和绿光共同照射下对茎段进行愈伤组织诱导;(3)生根培养:从步骤(2)扩繁的增殖苗中挑选高度为2

4cm,培养周期为35

40天的植株,切去基部愈伤及丛生芽,转入生根培养基快速繁殖得到生根苗;(4)炼苗:将步骤(3)得到的生根苗移栽在草炭土与珍珠岩配比为3:1的营养土壤基质中,保持相对空气湿度50

60%,光照强度为8000lux;(5)移栽:炼苗15d后移栽到露天培养,建立红精灵北美冬青组培苗生产基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精灵北美冬青组培苗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对外植体进行前处理脱毒即去除外植体多余的叶片,并在流水下清洗干净,然后将外植体放入质量浓度75%乙醇溶液中浸泡30s,再使用无菌水冲洗一次,再用质量浓度0.1%的HgCl2浸泡6

15min,无菌水冲洗3

4次,每次3min。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精灵北美冬青组培苗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所述红光强度比为40

90μmol
·
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明灼郭小芳张敏周鹏邹义萍梁有旺卓涛陶文楷黄亚健孙秋月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青好景观园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