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包快充控制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815309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3 20: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包快充控制电路,该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包快充控制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USB接口、充电管理芯片、滤波输出单元、充电开关控制单元、用于连接电池的充电端、用于控制充电开关控制单元工作的MCU主控芯片、与USB接口连接并为MCU主控芯片供电的供电单元、与充电端连接并用于检测电池电压的电池电压检测回路、用于检测温度的NTC温度检测回路和用于显示电池电量的电池电量显示回路,该NTC温度检测回路和电池电量显示回路均连接MCU主控芯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对一节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包进行充放电管理控制,并且有对电池包进行多种保护功能,还可实现电池电量显示功能。量显示功能。量显示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包快充控制电路


[0001]本技术涉及充电
,特指一种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包快充控制电路。

技术介绍

[0002]传统充电保护电路功能单一,且存在保护失效风险,并在失效后对电池寿命有较大影响,甚至可能会产生安全问题。
[0003]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包快充控制电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该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包快充控制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USB接口、充电管理芯片、滤波输出单元、充电开关控制单元、用于连接电池的充电端、用于控制充电开关控制单元工作的MCU主控芯片、与USB接口连接并为MCU主控芯片供电的供电单元、与充电端连接并用于检测电池电压的电池电压检测回路、用于检测温度的NTC温度检测回路和用于显示电池电量的电池电量显示回路,该NTC温度检测回路和电池电量显示回路均连接MCU主控芯片。
[0006]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充电管理芯片的信号为MP2696,其自带预充电、恒流恒压充电、充电关断保护的功能。
[0007]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滤波输出单元包括有电感L1以及分别与电感L1两端连接的电容C13和电容C14,且该电容C13和电容C14均接地;所述电感L1一端连接充电管理芯片,另一端连接电阻R27

1及保险丝F1后连接充电端。
[0008]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充电开关控制单元包括有三极管Q10、三极管Q20和MOS管Q12,其中,该三极管Q10的C极连接电阻R15后连接VDD端,该三极管Q10的C极还连接MCU主控芯片,该MOS管Q12的D极连接充电管理芯片,该MOS管Q12的S极连接充电端,该MOS管Q12的G极连接MCU主控芯片,MOS管Q12的S极与D极之间连接有电阻R28;该三极管Q10的B极连接电阻R47后连接充电端,该三极管Q10的E极接地,该三极管Q120的B极连接电阻R26后连接MOS管Q12的D极,且该三极管Q20的C极连接电阻R9和二极管D4后连接MCU主控芯片,三极管Q20的E极连接MOS管Q12的S极,该MOS管Q12的D极还连接二极管D3后与电阻R9和二极管D4之间的连接线连接。
[0009]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MCU主控芯片型号为ES7P003。
[0010]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供电单元包括有与USB接口连接的二极管D1、与滤波输出单元连接的二极管D2、与二极管D1连接的稳压芯片和与稳压芯片的输出端连接的VDD端,该稳压芯片的型号为CE6375A50M。
[0011]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电池电压检测回路包括有MOS管Q17、与MOS管Q17的D极连接的电阻R35、与MOS管Q17的S极连接的电阻R46以及并联连接与电阻R46两端的
电容C20,该MOS管Q17的G极连接MCU主控芯片,该MOS管Q17的S极还连接MCU主控芯片,该电阻R35连接充电端。
[0012]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NTC温度检测回路包括有NTC热敏电阻、与NTC热敏电阻连接的电阻R20和并联连接于该NTC热敏电阻两端的电容C17

1,该NTC热敏电阻与电阻R20之间的连接线连接MCU主控芯片,该电阻R20另一端连接2.495V端,NTC热敏电阻与电阻R20连接的另一端接地,该2.495V端连接稳压源回路,该稳压源回路包括有精密稳压源芯片U2,该精密稳压源芯片U2的A脚接地,该精密稳压源芯片U2的K脚连接电阻R1后连接MCU主控芯片,该精密稳压源芯片U2的R脚连接MCU主控芯片,且2.495V端连接精密稳压源芯片U2的R脚和K脚。
[0013]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电池电量显示回路包括有多个分别用于指示电池不同电量百分比的LED灯,每个LED灯均连接所述MCU主控芯片。
[00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电池电压检测回路检测检测电池电压,并由MCU主控芯片控制电池电量显示回路显示电池电量,使用起来更加方便,并且在检测到电压为0V时,则为无电池状态,MCU主控芯片控制充电开关控制单元断开,处于待机状态,可保护整个电路;当检测到电压大于0V时,MCU主控芯片控制充电开关控制单元打开,并且由充电管理芯片控制整个电路对电池进行入预充,再恒流恒压充电,以保证电池的使用寿命;当NTC温度检测回路检测温度,当高于预设温度时,MCU主控芯片控制充电开关控制单元断开,以保护整个电路。也就是说,本技术可对一节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包进行充放电管理控制,并且有对电池包进行多种保护功能,还可实现电池电量显示功能。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7]见图1所示,为一种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包快充控制电路,其包括依次连接的USB接口1、充电管理芯片2、滤波输出单元3、充电开关控制单元4、用于连接电池的充电端5、用于控制充电开关控制单元4工作的MCU主控芯片6、与USB接口1连接并为MCU主控芯片6供电的供电单元7、与充电端5连接并用于检测电池电压的电池电压检测回路8、用于检测温度的NTC温度检测回路9和用于显示电池电量的电池电量显示回路10,该NTC温度检测回路9和电池电量显示回路10均连接MCU主控芯片6。上述的电池指代的是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包。本技术通过电池电压检测回路8检测检测电池电压,并由MCU主控芯片6控制电池电量显示回路10显示电池电量,使用起来更加方便,并且在检测到电压为0V时,则为无电池状态,MCU主控芯片6控制充电开关控制单元4断开,处于待机状态,可保护整个电路;当检测到电压大于0V时,MCU主控芯片6控制充电开关控制单元4打开,并且由充电管理芯片2控制整个电路对电池进行入预充,再恒流恒压充电,以保证电池的使用寿命;当NTC温度检测回路9检测温度,当高于预设温度时,MCU主控芯片6控制充电开关控制单元4断开,以保护整个电路。也就是说,本技术可对一节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包进行充放电管理控制,并且有对电池包进
行多种保护功能,还可实现电池电量显示功能。
[0018]所述充电管理芯片2的信号为MP2696,其自带预充电、恒流恒压充电、充电关断保护的功能。充电管理芯片2用于控制充电管理,主要功能有预充电、恒流恒压充电、充电关断保护、充电恢复。按本技术设计线路参数,电池电压0V可进入预充电流为150mA,转换正常充电时,充电电压为3.0V,正常充电恒流为1800mA,充电保护为4.2V,充电恢复为4.0V。
[0019]所述滤波输出单元3包括有电感L1以及分别与电感L1两端连接的电容C13和电容C14,且该电容C13和电容C14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包快充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依次连接的USB接口(1)、充电管理芯片(2)、滤波输出单元(3)、充电开关控制单元(4)、用于连接电池的充电端(5)、用于控制充电开关控制单元(4)工作的MCU主控芯片(6)、与USB接口(1)连接并为MCU主控芯片(6)供电的供电单元(7)、与充电端(5)连接并用于检测电池电压的电池电压检测回路(8)、用于检测温度的NTC温度检测回路(9)和用于显示电池电量的电池电量显示回路(10),该NTC温度检测回路(9)和电池电量显示回路(10)均连接MCU主控芯片(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包快充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管理芯片(2)的信号为MP2696,其自带预充电、恒流恒压充电、充电关断保护的功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包快充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波输出单元(3)包括有电感L1以及分别与电感L1两端连接的电容C13和电容C14,且该电容C13和电容C14均接地;所述电感L1一端连接充电管理芯片(2),另一端连接电阻R27

1及保险丝F1后连接充电端(5)。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包快充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开关控制单元(4)包括有三极管Q10、三极管Q20和MOS管Q12,其中,该三极管Q10的C极连接电阻R15后连接VDD端(71),该三极管Q10的C极还连接MCU主控芯片(6),该MOS管Q12的D极连接充电管理芯片(2),该MOS管Q12的S极连接充电端(5),该MOS管Q12的G极连接MCU主控芯片(6),MOS管Q12的S极与D极之间连接有电阻R28;该三极管Q10的B极连接电阻R47后连接充电端(5),该三极管Q10的E极接地,该三极管Q120的B极连接电阻R26后连接MOS管Q12的D极,且该三极管Q20的C极连接电阻R9和二极管D4后连接MCU主控芯片(6),三极管Q20的E极连接MOS管Q12的S极,该MOS管Q12的D极还连接二极管D3后与电阻R9和二极管D4之间的连接线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包快充控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略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启益电器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